要闻

警突击非法回收厂 充公逾2100万电子废料

(大山脚7日讯)警方普通行动部队连同环境局及移民局于昨日傍晚成功捣破一家非法经营两年多的电子废料回收厂,充公市值预计超过2100万令吉的废料。

普通行动部队是在经过2周明查暗访后,与环境局及移民局对这家位于马樟武莫新村的回收厂展开行动。

其中,这家回收厂的11名外劳因未持有合法工作准证而被交给移民局处理,而环境局也将对并未妥善处理含硫酸等化学物污水的回收厂采取法律行动,一旦罪成将面对不少于10万令吉的罚款。

经点算后,执法单位在回收厂内发现280袋各种废料,包括电子废料、塑料、铜、铝等,而单只是电子废料、铜和铝,市值预计超过1800万令吉。

普通行动部队北旅部队指挥官沙仑高级助理总监说,警方是接到环境局的求助,侦察这座回收厂的内部情况。

他指出,展开行动期间,虽然有非法外劳曾丢下工作逃走,但他们依然被一早埋伏在回收厂四周的警员所逮捕。

准证2022年逾期

他说,这家回收厂在2016年至2022年的业务为处理塑料,而在准证于2022年逾期后,就转成处理电子废料和其他金属废料,但业者并未重新申请处理废料的准证。

“回收厂本来是拆解和捣碎废料,3个月前安装熔炉,业者准备把废料分类后熔成锭状转售,也能提高其市场价值,但熔炉还未正式投入使用,就被我们的突击行动而终止了。”

沙仑说,回收厂的地主和业者并非同一人,但他们都是本地人。

“业者雇用一名中国籍女子担任经理,另有10名缅甸和孟加拉籍工人,他们都没有合法的工作准证,包括该名去年1月入境大马的中国籍经理,其国际护照已逾期。”

槟州环境局主任诺拉兹兹表示,业者非法囤积废料,已经触犯1974年环境素质法令34B(1)(a)条文及18(1)条文,在前者下被提控且罪成者将面对10万至1000万令吉的罚款。而触犯后者的罪成者,将面对2万5000令吉至25万令吉罚款。

他说,回收厂内48袋的电子废料将转移至霹雳州务边的储藏库,9台机器被查封与充公,直至法庭作出判决。

视频推荐 :

反应

 

森美兰

作业方式威胁居民健康 森大臣带队取缔回收厂

(芙蓉7日讯)森州大臣拿督斯里阿米努丁与数个执法单位到废物回收与处理工厂展开联合取缔行动,除了开出违规罚单,也逮捕3名非法外劳。

上述废料处理厂坐落在晏斗,除了公开焚烧,厂家也涉嫌收购和以不符合标准作业程序的方式处理废料,作业方式被指威胁到当地居民的健康。

参与联合取缔行动的单位包括森土地与矿务局、森州环境局、森州警方、移民局等。

阿米努丁今日发文告指出,这家违规的工厂在2011年注册,自2002年开始运作,主要经营废弃物品的回收与处理。

他说,这家工厂共雇用8名外劳,其中,两名印度籍外劳逾期逗留,另一名孟加拉籍男子则没有入境准证。

“执法单位向厂方开出违规传单,并逮捕3名非法外劳。”

阿米努丁进一步表示,这家工厂自今年以来就展开露天焚烧活动,当局因此收到了许多社区居民的投诉。

“这家工厂就坐落在一所寄宿学校和淡小附近,周边都是住宅区,工厂的运作已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周边居民和师生的生活环境。”他说,电池和塑料等废物的错误处置方式将对环境造成影响,尤其是排入河流的污水,将污染当地的水质。

“为此,执法当局已采集了废料和土壤样本,以进行进一步的化验与调查。”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