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入金砖国摆脱美欧制约 大马橡胶直售俄罗斯露曙光

独家:郭晓芳

(吉隆坡9日讯)大马加入金砖国(BRICS),让本地橡胶对于摆脱美国和欧洲制约,直接出售给俄罗斯一事重见曙光,国家橡胶产业机遇再现。

基于某些障碍,之前出口到俄罗斯的橡胶有一定限制,如今大马成为金砖伙伴国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原产品出口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也有望打破橡胶出口隔阂。

然而我国橡胶业也面对着不少问题,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就提到,本地橡胶业长期以来面临“上游产业萎缩、下游产业发达”的结构性问题。

目前国内约九成的橡胶园是由小园主经营,因大型种植公司往往认为它无利可图,重启橡胶种植仍存在许多挑战。

尽管大马仍是全球主要的橡胶手套生产国,但本土天然胶供应短缺,使得行业需依赖从泰国、越南等国进口。如何在加入金砖国后借助新经济合作机会,推动上游产业的复苏,成为政府与企业需共同思考的课题。

陈泓缣:上游萎缩下游发达

橡胶业“头轻脚重”

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坦言,目前大马橡胶业面临“头轻腳重”局面,即下游发达,上游却“瘦田没人耕”。

“现在大马的天然胶处于不够用状况,这与60至70年代呈相反局面,那时候的上游(种植业)很旺,带动下游产业发展,直到更廉价的原料替代品出现,才形成天然胶和其他原料混合使用的局面。”

不过,陈泓缣指本地业者未必使用天然胶,更多时候是从泰国及越南进口。这让大马的下游产业继续存活下来,并成为世界第一的手套出口国,上游却因此步入式微之境。

“因大型种植公司认为无利可图,目前九成的橡胶园由小园主经营,希望随着大马加入金砖国带来利好消息,能激励大型种植公司多元化业务。”

陈泓缣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指出,重启橡胶种植并不容易,仍存在许多挑战。例如割胶方面,很少人愿意早起,若改用机器人割胶,却面对地势不平坦及成本问题。

42万公顷荒芜橡胶园待开发

“种植及原产业部长之前提及,国内有42万公顷荒芜橡胶园待开发,虽然已有重新整合的概念,但对于引入哪些管理方式割胶,仍有很大挑战。”

无论如何,陈泓缣指大马成为金砖国伙伴国是利好消息,因为可以出口更多原产品至新崛起的市场,而不只是依赖欧美国家。

他说,随着其他国家崛起,全球告别单极年代并迈向多极社会,如今越来越多国家也“抬头”,当中包括全球南方,其中一个代表组织就是金砖国家。

“然而大马才刚加入,尚无法预测其增长数据,且现阶段我国的橡胶出口数据,由天然胶及非天然胶制品组成。”

他说,美国依然是大马最大的橡胶出口国,出口市场不会因加入金砖国就改变。

跨部门合作整合发展

陈泓缣说,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已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宣布一些针对橡胶业的措施和拨款,但实际进行模式、应对方案和拨款分配,还有待种植及原产业部与乡村及区域发展部跨部门合作,联合提呈内阁后决定。

“整合模式的细节,在这之后才能进一步敲定。”

为鼓励小农生产乳胶,首相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给予橡胶小园主发展局(RISDA)6000万令吉配对补助,以鼓励他们生产乳胶,满足工业需求。

至于荒芜的私人橡胶园,将通过2000万令吉的拨款重新开发。此项措施采用土地租赁的方式,即荒芜土地将被租赁以重新开发,利润将根据小农、执行机构和土地持有人之间的协议进行分配。

展望未来,政府目标是在5年内,将橡胶进口额从目前的60亿令吉减至30亿令吉,减少对外国橡胶的依赖。目前大马橡胶产业年产天然胶达35万吨。

去年首10个月  马向俄出口10亿农产品

种植及原产业部数据显示,去年首10个月,大马向俄罗斯出口总值9亿9048万令吉农产品。

出口值最高的是可可,达3亿5390万令吉,其次是橡胶,共3亿548万令吉,油棕则以3亿4513万令吉位列第三,烟草是1975万令吉,木材出口额最低,仅684万令吉。

当中,可可出口值同期增长率最高,达2.51%,其次是烟草2%、橡胶1.5%及油棕1.15%,木材为唯一出口值萎缩的农产品,跌6.23%。

橡胶方面,乳胶产品出口值为1亿7751万令吉,同期增长1.14%,主要由手套贡献,达1亿6260万令吉,其他乳胶产品则贡献1491万令吉。

天然胶输俄首度破亿

2023年首10个月,手套贡献1亿4328万令吉,其他乳胶产品贡献1267万令吉。

至于天然胶,大马去年首10个月对俄罗斯出口值首度破亿,从同期的3779万令吉,增长3.19%至1亿2076万令吉,数量从5947吨增长2.59%至1万5384吨。

2023年大马对俄罗斯的天然胶出口额为5644万令吉,共8729吨。对比2019年的523万令吉及729吨,5年出口额及数量均稳定增长,各增10.79%及11.96%。

过去5年,橡胶出口俄罗斯于2021年达到最高峰,创下8亿7267万令吉出口额记录,2023年则跌至2亿4787万令吉最低点,两者主要是受手套出口额影响。

橡胶售俄按两国货币交易

根据早前报道,大马橡胶理事会(MRC)主席拿督斯里莫哈末苏巴拉迪指纳入金砖国之后,大马橡胶将可直接出售给俄罗斯,并按照俄罗斯货币与令吉当前汇率接收付款。

他指之前大马无法直接销售橡胶,俄罗斯需通过中国进行采购:“这是一个新进展,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受到美国和欧洲制约,但现在得到放宽。”

他也说,大马橡胶理事会与大马橡胶局已找到一种新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橡胶产量。

中国成金砖国最大经济体

金砖国家+中最大的经济体是中国,其次是印度、俄罗斯和巴西。

2023年,大马与金砖国家+的贸易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23.2%(约6113亿令吉),在2019年相关比率为23.7%。大马对金砖国家+的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18.9%。

中国仍是大马最大贸易伙伴(占大马贸易总额的17.1%),2023年对中国的出口占大马出口总额13.5%。对印度及阿联酋的出口份额分别为3.2%及1%,其他成员国份额甚少(介于0.1至 0.4% 之间)。

金砖国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的重要代表,正推动全球经济多极化发展,摆脱对欧美市场的单一依赖。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东盟国家感压力 泰国入金砖触动美日

作者:杨保筠

泰国申请加入成为金砖成员国,引起美日两国的疑虑。泰方则认为“入砖”提供经济机遇,并且外交上仍然与大国保持友好关系。

泰国于喀山会议上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金砖+),并积极争取明年8月成为正式会员国,引起日本媒体和舆论担忧,警惕可能导致东盟国家集体放弃“平衡外交”政策,仿效泰国纷纷争取加入金砖,冲击日本在东南亚影响力(现时日本的对外援助预算中的70%拨给东南亚),成为影响东亚乃至世界格局的重要事件。

泰国与东盟长期致力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全球化,与金砖国家理念相通,金砖机制建立开始,就与泰国保持紧密联系,泰国2017年受邀进入“金砖+”框架。然而,随着美国拜登政府对中国进行经济围堵,推出“印太经济框架”等含有“阵营形成”意味的计划,东盟国家感到一定压力。

带来经济机遇

泰国前财长拉猜前年批评美国,指“印太经济框架”针对中国的意图极为赤裸,去年8月,拉猜就建议泰国应该与金砖国家紧密结盟,更指“入砖”将为泰国带来经济机遇。

泰国前首相社德他执政期间(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为了提振经济,积极展开多边合作,今年4月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递交了入会申请书,以及大力加强与各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今年年底前有望完成泰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的谈判,他于2月访问斯里兰卡期间亦与该国签署了双边自贸协定。

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回潮等不明朗因素下,泰国认为金砖组织能提供泰国所需的稳定性。泰国加入“金砖+”后,将有利于贸易合作、投资及政治方面的发展,获各界好评和欢迎。如泰国《国家报》(The Nation)称,金砖国家将为泰国带来经济机遇,也有研究中心和智库的报告认为,泰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占比较高,加入金砖国家将促进贸易多样化,有利经济发展。

经济上,金砖国家经济总量大且增速高,与泰国贸易额占比高,成为金砖伙伴国后,泰国可依托金砖国家的广阔市场和丰富资源提振经济,如采用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依赖,利用金砖国家位于上海的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等机制支持基建和民生专案。

 

提高国际地位

国际战略上,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力量代表,引领构建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秩序,泰国可依托其实现参与构建新型国际秩序的政治理想。泰国外交部表示,加入金砖国家有利于提高泰国国际地位,成为国际事务的重要参与者。

地缘政治上,金砖国家组织不搞阵营对抗,泰国外交一贯秉持“大国平衡”战略,加入金砖国家可避免其承受选边站队压力。

从金砖国家组织角度看,东盟四国的加入将带来更多代表性和影响力,特别是泰国作为首个申请加入金砖国家的东南亚国家,能够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吸引更多东盟国家加入,提升 “金砖” 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与东盟相比,金砖国家组织更具灵活性,能快速应对全球挑战。

有学者认为,作为东盟的重要成员国,泰国、大马加入金砖的意愿刺激了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印尼,使印尼重新启动加入金砖国家的计划,同时带动越南考虑加入。事实证明,这2个东盟国家最终都在喀山金砖会议上成为金砖伙伴国,这将为更多东盟成员国强化与金砖国家的关系、加强全球南方的声音做出重要贡献。

然而,泰国“入砖”也引起了西方舆论的议论。一方面,金砖国家为泰国提供了平衡西方关系的选择,使泰国作为美国盟友加入金砖国家让美国感到意外和焦虑;另一方面,许多西方评论认为泰国加入金砖国家是为了国内政治目的,不利于泰国实施结构性改革。
或影响东盟地位?

日本一位国际关系专家表示,东盟四国加入“金砖+”可能对东南亚多边框架的统一性和中心性构成挑战,也许会成为东盟的分裂点。还有西方分析人士指出,泰、马等东盟国家加入金砖可能带来经济利益,但也面临过度依赖中国经济的风险,或将削弱东盟所提倡的中心地位(中心性,centrality)。

对此,泰国各界也做出了澄清和反驳。泰国清迈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东盟研究中心主任尼西特指,即便泰、马等国加入金砖,东盟仍会努力在美中间保持平衡,美国在东盟的优势或影响力不会显著减弱,东盟将以经济层面为首要优先考虑,与有影响力的国家保持友好以获取更多利益。即使是一些西方官员也对本国学者的议论表示质疑,如日本外交部长助理兼东南亚和西南亚事务部总干事中村良表示,日本政府对泰国加入金砖国家的决定不持怀疑态度,并认为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身利益选择合作对象。

(作者杨保筠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