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转卖斋戒月市集执照 安华:立即吊销

(布城10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指出,若发现斋戒月市集执照被转售,将立即吊销。

他说,这是因为每年总有一些人趁机转售这些执照,以轻松获利。

“如果有协会收取数十令吉作为监督和清洁费用,我可以理解,但它被转售。

“因此,我们必须确保获得执照者亲自工作。如果他转让执照,就立刻吊销。”

他今日在首相署常月集会上,这么说。

安华说,目前吉隆坡市政厅已针对非法转卖斋戒月市集执照的商贩采取吊销措施,其他地方政府可以仿效。

“不纠正或引发治理崩溃”

他提到,如果对这些小事置之不理,可能会导致国家治理体系崩溃。

“如果我们任由这情况发生,那么到处都是。从小档口到大型项目,都会有人侵占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相信在港口和机场也应该实施。我们看到一些系统如今更井然有序,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些必须监督的违规行为。”

此外,安华也呼吁我国回教徒为下月初到来的斋戒月做好准备,包括重温及阅读斋戒月的含义、好处及信息。

“斋戒月强调自律、精神力量和信念,以及更加中庸、关注被边缘化和被忽视群体的命运。”

反应

 

灼见

【灼见】异像各展,稳定何在?/胡逸山博士

一些具权威的民意调查显示,民众对于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所领导的团结政府满意度好像逐步上升,看来我国政局到下一届大选前应该还是稳定的。

“稳定”到什么程度呢?起码在安华眼中看来是“稳定”。他借着我国是今年度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当儿,几乎每隔几星期甚至几天就飞到外国展开官式或工作访问。

即使安华难得地留在国内,也一位接一位地接待多国来访的外宾。看来安华对这些外事的确是乐此不彼。

这令我想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生加勒比海但在英国成名的奈包尔在上世纪的一本书《在信仰者之间》,是他走访包括年轻时的安华在内的亚洲数位青年宗教运动领袖后写成的作品。

这里面有描述他对安华的印象,主要就是一位时时刻刻都很匆忙、到处飞行、到处趴趴走去开会的活跃分子。

看来半世纪后,安华的积极奔走全球的习性也还是生龙活虎的。这当然必须是建立于他对自身所领导的政府稳定性信心十足。

但也不时收到国盟有意无意地通过一些重量级领袖放出的一些讯息,强烈暗示不排除在下届大选前,他们还是有可能更换政府。团结政府对此也不是完全掉以轻心,还是重量级的领袖出来回应、驳斥等。

国盟越来越获重视

另一方面,大家也可看到,一些外国驻大马的高层外交人员,越来越频繁地拜访或接待国盟(尤其是伊斯兰党)的大小领袖,或主动出击地到国盟所执政的州属去考察交流,看来对他们是越来越重视。

本地的一些社团,甚至是私人企业等,在搞活动时甚至会跨越意识形态地邀请伊党的参与,大家齐聚一堂、欢天喜地,好不快乐!

这几个看起来好像不太“合拍”的政治社会现象,到底是显示出本地何种的政治现实呢?

先说民调吧!政府的声望也许的确是越来越高,因为面向公众的服务层比几十年前,也许在态度与效率上是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如果民调再进一步询问民众,如他们是否更乐意迎来能有更符合他们整体价值观的政府来治国,结果会是如何?可能也是个未知数,甚至可能会是惊人的。

换政府未必空穴来风

再说,换政府的消息好像安华般不时地飞呀飞,未必是空穴来风或不可能的事。

其一当然是有前车之鉴,即5年前的喜来登政变的确成功推翻了一个民选出来的政府,大家当然还是心有余悸。

其二如之前所述,反跳槽法不是确保政治稳定的万灵丹,而至多只是有着千疮百孔的乳酪,有着许多缝隙让民选议员在不更换党籍(也不触动会导致他们丧失所持议席的反跳槽法)的情况下得以变更他们的政治支持。

至于各界看来都很热衷地与国盟(主要是伊斯兰党)交流这一点,首先大家要理解,大多外国驻本地的使领馆,当然有着自身的本地政情分析功能。

起码一些大企业也有着自身的类似分析功能。而这些内部的政情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许多时候也不亚于公开的结果。

说白了,也许是他们预测到了另一边在大选前后上台执政的可能性颇大,且是或迟或早的问题,当下才公开地“买”一些政治“保险”,与另一边开个亲切交流的先端。

总的来说,其实主要就是我国有着一个越来越壮大的群体,希望本地的整体政治社会文化等(经济方面还有待观察),朝着符合他们的意识形态或价值观的方向走。

这个越来越成为主流的潮流,是很难逆转的,当然也是会影响政治的稳定性。这里点到即止,大家心里有数,未雨绸缪,方为上策。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