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一年涨2次 药品价料再涨10%

(吉隆坡11日讯) 由于令吉贬值且缺乏价格管控机制,药品及药剂产品的价格可能上涨5至10%。

马来西亚药剂师协会(MPS)主席安拉希表示,通常情况下,超过一半的进口药物原料,每年都会经历两次涨价。

“药品价格主要取决于其活性成分的成本。”

根据此前报道,我国医疗成本上涨12.6%,远高于全球5.6%的平均通胀水平。这一涨幅主要受两大因素推动:一是自2019年以来,新增60万名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二是药价上涨直接推高整体治疗成本。

安拉希接受《马来西亚前锋报》访问时指出,大马制药行业实行自由市场机制,但未有效遏制药价上涨。“涨价可能影响卫生部及国内贸易与生活成本部监管的基本药物供应。”

他补充,缺乏价格管控将导致治疗成本持续上升,因此有必要建立国家医疗融资计划。

该协会曾呼吁设立国家医疗融资机制,以应对不断上涨的医疗成本、提高医疗可及性,并确保医疗体系的永续发展。

安拉希建议引入共同支付机制(co-payment mechanism),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同时确保各阶层民众都能负担得起医疗费用。

年花20亿购仿制药

我国每年在仿制药采购上的投入超过 20 亿令吉,主要用于公共医疗领域,占全国药品总开支的约 25%。

政府鼓励医疗机构采用仿制药,以确保民众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获得高质量治疗。仿制药已被证实在治疗多种主要疾病方面安全且有效。

目前,市场上的仿制药涵盖多种类别,包括抗生素、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等。

此外,还有许多适用于常见疾病的仿制药,为患者提供更具经济效益的选择,同时确保药效和质量不受影响。

发马(PHARMA,7081,主板保健股)董事经理祖基菲里表示,仿制药的疗效取决于个人健康状况和服用方式。

他强调,发马生产的所有仿制药均已获得国家药剂监管局(NPRA)批准。

“从治疗效果和临床试验数据来看,我们的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同样有效,相关研究已证实这一点。”

他说,根据 IQVIA 的报告,我国每年在仿制药上的支出超过 20 亿令吉,其中公共医疗领域占比约 25%。

祖基菲里指出,发马生产仿制药所需的主要活性成分仍依赖进口。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生产超过200种仿制药,并获得 NPRA及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可在本地市场销售。

“为了维持仿制药价格的可负担性,我们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等方式,并与政府及分销商合作,以确保市场竞争力。”

此外,他表示,该公司通过高效库存管理,并与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及药房合作,确保仿制药供应充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面对持续上涨的医疗成本,专家建议更广泛采用仿制药或重新品牌化药物(rebranded generic drugs),以在确保治疗质量的同时降低患者负担。

李文材建议加速推广国产仿制药
卫生部前副部长拿督李文材医生表示,我国应加快推广本地生产的仿制药,以更有效地控制医疗成本。

然而,由于我国仍依赖进口原料,仿制药价格仍可能受外部因素影响。

为此,他建议政府采用批量采购机制,以获得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虽然部分小型医院可能难以执行这个策略,但柔佛医药保健(KPJ,5878,主板保健股)、班底医院等大型私立医院具备更强的采购能力,能够推动该措施。”

他补充,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拥有相同的活性成分,但由于不受专利保护,制造商可通过优化生产方式,以更低成本提供相同疗效的药物。

李文材指出,马来西亚的药品价格几乎每年都会上涨 3% 至 8%,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两位数涨幅。

“过去3至4年,药价涨幅尤为显著,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全球药品成本上涨、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原材料价格飙升,以及令吉贬值推高进口药物成本。”

他表示,政府医院提供的低价医疗服务(如咨询费仅1至5令吉),使政府难以完全吸收药价上涨带来的额外负担。

品牌药有专利价高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社区健康专家沙丽法教授解释,品牌药(branded drugs)通常由制药公司持有专利,因此价格较高。

“品牌药的专利期一般为 15 至 20 年,专利到期后,其他制药公司才能生产仿制药。”

 

 
 

 

反应

 

国际财经

为新关税铺路 特朗普启动芯片和药品进口调查

(华盛顿15日讯)特朗普政府通过启动由商务部牵头的调查,推进了对半导体和药品进口加征关税的计划。

这些周一在联邦公报上宣布的举措被视为加征关税的前奏,可能进一步扩大特朗普发起的全面贸易战。

商务部在两份公告通知中表示已开始调查“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药品和药品成分,包括成品药”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这些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在4月1日启动的调查可能持续数月。根据法律规定,商务部长应在270天内提交调查结果,但特朗普及其他官员暗示相关程序可能更早结束。

特朗普长期批评外国生产药品和芯片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并以加征关税作为推动生产回流美国制造的手段。然而,这些关税也可能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并推高美国消费者的费用。

从汽车到飞机,从手机到消费电子产品,这些产品都离不开半导体,而潜在关税措施可能使全球销售额超过6000亿美元的芯片行业陷入困境。冠病疫情造成的供应链受损尚未完全修复,如今可能因美国的关税举措再度承压。

在最新行动的几天前,特朗普政府宣布半导体、手机、电脑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进口暂不适用对中国的145%关税。该决定被视为利好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但特朗普及其顾问很快表态称,这种关税豁免只是暂时的,芯片仍将面临单独征税。

商务部针对半导体的调查范围广泛,将评估传统芯片和尖端芯片的进口情况。根据政府公告,此次调查将涵盖所有半导体的进口,以及用于制造这些半导体的设备,还包括含有这些部件的电子产品。

对半导体行业征收关税可能影响每年向美国输送数十亿美元微处理器和相关商品的众多公司。如果特朗普兑现关税威胁,台积电和韩国SK海力士等外国先进芯片制造商可能被迫提价或接受利润缩水。

这些措施还可能增加特朗普推动扩大本土芯片制造的战略成本,尤其是如果来自阿斯麦等公司的芯片制造设备也被加征关税。

另一项针对药品的调查将涵盖所有药品进口,包括成品仿制药和原研药,以及用于生产这些药品的成分。调查人员还将审查关键药用成分的进口情况。公众可在未来21天内就这两项调查提交意见。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