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华小新生均来自友族 吉北两华小开学零新生

吉北部分华小面临新生来源不足。
(亚罗士打14日讯)2025年新学年来临之际,吉北的两所华小,即指南华小和甲板南民华小,面对“零”新生困境。
指南华小仅有一名三年级巫裔学生就读,是这所学校的“唯一”。
另一方面,还有3所华小在新学年迎来的全部新生均来自友族,即吉打笨筒茹嫩小学、吉打象屿益群小学及浮罗交怡明南小学。
指南华小董事长杜汶新今日受询时说,该校自去年开始,已连续两年没有一年级新生报读,目前全校仅有一名三年级巫裔学生。
他说,若这名学生毕业后还是没有新生,学校的未来是个未知数。
甲板南民华小董事长周华民说,该校今年首次历史性地面临“零”新生的困境,目前全校共拥有32名学生,其中26位华裔、5位巫裔及1位印裔学生。
他说,甲板区的居民主要从事务农和经营家族生意,而年轻一代华裔大多已经搬迁至城市寻求工作,导致华小的新生来源严重短缺。
他提到,甲板区几乎快成了“老人村”。
益群华小仅剩20学生
吉北象屿益群华小董事长陈义敬无奈指出,该校在开学日迎来了2名巫裔一年级生,而去年有4位学生毕业后,今年全校只剩下20位学生。
笨筒茹嫩小学今年迎来了6名一年级新生,其中包括3名巫裔和3名暹罗裔学生。
浮罗交怡明南小学则有11名一年级巫裔新生,以及1名卡达山族学生。
在2025年新学年开课至少迎来1名新生的华小,分别为耕余小学(迎来1位华裔新生,目前全校共有12位学生)、农商小学迎来12位新生 (其中5位华裔、6位巫裔及1位暹裔)、巴东得腊县高华小学迎18新生 其中2位华裔、9位巫裔、以及7位暹裔, 全校共有131位学生。
视频推荐 :
王鸿财:成败影响华小师资 应关注中学华文班

(吉隆坡17日讯)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主席拿督王鸿财指出,中学华文班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且关键的一环,其发展成败将直接影响华小师资的来源。
他日前出席由华理会联合吉隆坡教育厅及雪兰莪州教育厅举办的“2025年雪隆中学微型小说集体备课坊”闭幕典礼致词时表示,绝大多数华小教师,基本上都是中学时期报读及报考华文科的学生所培育出来的。
“中学华文班一直以来都是华理会高度关注的重点领域。尤其是许多华小生升上中学后,选择放弃报读及报考华文,这是我们极为忧心的问题。”
他说,根据数据显示,每年升入国中的华小生中,到了中五参加大马教育文凭考试时,约有30%的学生未报考华文科。
“自华理会成立以来,我们每年都会固定举办SPM华文作答技巧训练营,希望给予学生更多鼓励与支持。”
他指出,近年来SPM华文科考获A的比率显著提升,全国每年考获华文科优等成绩的学生约占22%,因此,过去“华文难考高分”的印象,已逐渐成为历史。
本次为期两天的备课坊共吸引了200名来自雪隆区192所中学的230位华文教师参与。
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亦亲临此项备课坊,并主持闭幕典礼。
出席者包括吉隆坡教育厅华文科助理厅长赖国俊督学、雪兰莪教育厅华文科助理厅长马惜群督学、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助理司长郑美晶、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伍爱群、大马华人姓氏总会联合会总会长拿督王鸿兴、大马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主席丹斯里林景清、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副主席彭德生和秘书长范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