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砂石油公司和国油合作范围 安华:中央与砂政府会面详谈

(万宜22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表示,中央政府将与砂拉越州政府会面,详谈砂拉越石油公司(Petros)和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之间的合作范围。

他表示,会探讨两家公司将开展的合作,涉及任何领域的新项目。

“目前,我代表中央政府和砂拉越总理丹斯里阿邦佐哈里达成的协议,是承认所有的相关法律问题。”

他出席内阁部长干训营后召开记者会说,他和副首相拿督斯里法迪拉会去联系砂拉越政府。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先召开一场会议听取砂州的建议,我认为会从中得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他说,在下周一的国会下议院会议上,中央政府将承认砂拉越参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愿望。

他补充,这一愿望已写入将于今年3月1日生效的2016年天然气分销条例(修正案)(DGO)中。

“天然气分销条例(修正案)与1974年石油发展法令(PDA)同读,砂拉越石油公司将在砂拉越扮演聚合商的角色。”

反应

 

灼见

【灼见】异像各展,稳定何在?/胡逸山博士

一些具权威的民意调查显示,民众对于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所领导的团结政府满意度好像逐步上升,看来我国政局到下一届大选前应该还是稳定的。

“稳定”到什么程度呢?起码在安华眼中看来是“稳定”。他借着我国是今年度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当儿,几乎每隔几星期甚至几天就飞到外国展开官式或工作访问。

即使安华难得地留在国内,也一位接一位地接待多国来访的外宾。看来安华对这些外事的确是乐此不彼。

这令我想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生加勒比海但在英国成名的奈包尔在上世纪的一本书《在信仰者之间》,是他走访包括年轻时的安华在内的亚洲数位青年宗教运动领袖后写成的作品。

这里面有描述他对安华的印象,主要就是一位时时刻刻都很匆忙、到处飞行、到处趴趴走去开会的活跃分子。

看来半世纪后,安华的积极奔走全球的习性也还是生龙活虎的。这当然必须是建立于他对自身所领导的政府稳定性信心十足。

但也不时收到国盟有意无意地通过一些重量级领袖放出的一些讯息,强烈暗示不排除在下届大选前,他们还是有可能更换政府。团结政府对此也不是完全掉以轻心,还是重量级的领袖出来回应、驳斥等。

国盟越来越获重视

另一方面,大家也可看到,一些外国驻大马的高层外交人员,越来越频繁地拜访或接待国盟(尤其是伊斯兰党)的大小领袖,或主动出击地到国盟所执政的州属去考察交流,看来对他们是越来越重视。

本地的一些社团,甚至是私人企业等,在搞活动时甚至会跨越意识形态地邀请伊党的参与,大家齐聚一堂、欢天喜地,好不快乐!

这几个看起来好像不太“合拍”的政治社会现象,到底是显示出本地何种的政治现实呢?

先说民调吧!政府的声望也许的确是越来越高,因为面向公众的服务层比几十年前,也许在态度与效率上是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如果民调再进一步询问民众,如他们是否更乐意迎来能有更符合他们整体价值观的政府来治国,结果会是如何?可能也是个未知数,甚至可能会是惊人的。

换政府未必空穴来风

再说,换政府的消息好像安华般不时地飞呀飞,未必是空穴来风或不可能的事。

其一当然是有前车之鉴,即5年前的喜来登政变的确成功推翻了一个民选出来的政府,大家当然还是心有余悸。

其二如之前所述,反跳槽法不是确保政治稳定的万灵丹,而至多只是有着千疮百孔的乳酪,有着许多缝隙让民选议员在不更换党籍(也不触动会导致他们丧失所持议席的反跳槽法)的情况下得以变更他们的政治支持。

至于各界看来都很热衷地与国盟(主要是伊斯兰党)交流这一点,首先大家要理解,大多外国驻本地的使领馆,当然有着自身的本地政情分析功能。

起码一些大企业也有着自身的类似分析功能。而这些内部的政情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许多时候也不亚于公开的结果。

说白了,也许是他们预测到了另一边在大选前后上台执政的可能性颇大,且是或迟或早的问题,当下才公开地“买”一些政治“保险”,与另一边开个亲切交流的先端。

总的来说,其实主要就是我国有着一个越来越壮大的群体,希望本地的整体政治社会文化等(经济方面还有待观察),朝着符合他们的意识形态或价值观的方向走。

这个越来越成为主流的潮流,是很难逆转的,当然也是会影响政治的稳定性。这里点到即止,大家心里有数,未雨绸缪,方为上策。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