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

陈友信:不解决师资短缺 华教恐被连根拔起

(芙蓉23日讯)董总主席拿督陈友信指出,不解决师资短缺问题才会让华文教育面对被连根拔起的危机。

他说,不需要别人上法庭去关闭华校,而是没有老师,华校的特征自动会被改变。

他举例说,一所学校虽然有90%的学生是华人,但华裔老师只剩下约10%,那学校怎么可能保存华校的特征呢?

一家协巫裔占多数

他说,有一所华中的家教协会,如今开会都是用马来语,因为老师绝大部分都是马来人,“这一些问题是我们华社没有注意到的,所以今日就趁这个机会告诉大家,这个问题比较严重。”

他说,华小招生成绩其实比以往进步,但不能因为这样而忽略了师资长期短缺的问题依然严峻。

“我要当老师”运动
激发华校生对教育热忱

陈友信说,自2020年以来,“我要当老师”运动其实激发年轻华校生对教育的热忱,吸引更多人才投身教育领域,特别是在长期缺乏师资的华小、缺乏华文老师的国民型华中以及国中。

“最近这几年,我们看到的招生成绩更胜往年,比如开放给华小组师资学员的784个名额全都填满。教育部当然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的这个运动也有起了一些影响。

董总盼优化申请系统

“我要特别感谢教育部及其团队对‘我要当老师’运动的鼎力支持,包括去年首次拨款5万令吉来推动这项工作。”

他指出,董总也希望教育部能够继续优化申请系统及完善招生机制,而且过程必须要公平、公正,让申请者能够顺利投身教育界。

“因此,我们呼吁广大华社积极响应‘我要当老师’运动,鼓励身边的年轻人报读教师学士课程。一旦今年报读的人数比去年的4311人更多甚至翻倍,就有望连续两年百分百达标,如此便能有效解决华小师资短缺的问题。”

反应

 

文教

华教综合大厦今年动工 董总盼筹2千万建费

(士毛月22日讯)董总计划于近期发动初步目标为2000万令吉的筹款运动,以筹建董总华教综合大厦。

董总主席拿督陈友信说,这项工程肯定在今年内动工,具体日期到时会再行公布。

他说,由于建筑材料及各方面成本的增加,董总还在修改大楼图测、建筑面积及是否要筹建一栋或两栋等事宜。

陈友信今日出席在士毛月富贵山庄举行的林晃昇逝世23周年公祭仪式后,向记者发表谈话。

近期发起筹款运动

陈友信说,除了硬体设施是必要条件,也还必须关注软体建设,这是董总华教综合大厦的精神内涵建设。

“我们要把大厦发展成为数字化、智能教育的基地,以及发展成职业教育建设。因此,该大厦除了是充作改考题与师资培训功能用途,还有这两项重大目标建设。

“董总将在近期发起一项筹款运动,以筹募包括上述软体设备在内的经费。

“我希望这一届董总领导任内,会把工作做好。”

林晃昇对华教3大功劳

陈友信说,被誉为“独中统考之父”的林晃昇,其一生对华文教育影响最关键在于3大功劳。

“林老先生对华教最具影响的3件事是救华教于存亡、以统考团结所有华校,以及推动了全国华教运动,考量了须以政治力量寻求突破即发布了华教宣言。”

他说,在当年独中教育最低沉时候,基于当时政府鼓励学校接受改制,结果好多的独中接受了改制。

“当时在霹雳州董联会主席胡万铎领导下,开始推展了我们的独中复兴运动,林老先生当年为董总主席,也义不容辞地加入复兴运动。”

陈友信说,林晃昇将这项复兴运动,推广成全马的独中复兴运动。

他说,林晃昇在华教面临生死存亡时站出来,即使知道会面对压力,他还是站出来了。

另外,他说,当年政府不批准设立独立大学时,林晃昇要为独中寻找出路,就创办了统考。

出席公祭仪式的包括林晃昇女儿林锺玉、孙子杨立楷、孙女刘立瑜、董总副主席卢成良、吴小铭、杨才国、副秘书长黄再兴、萧汉昌、常务委员罗志昌、中委萧福才、李佳胜、吴思亿、林泽民、教总主席谢立意、财政王金忠、校友联总会长萧成兴、林连玉基金主席侯洲富、留台联总署理会长颜振辉、留华同学会会长林国元、华研董事陈松青、人民之声主任柯嘉逊、巴生光华独中、吉隆坡坤成中学、循人中学、尊孔独中、芙蓉中华中学、居銮中华中学及关丹中华中学的学生,以及富贵山庄(士毛月)高级经理陈莉华。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