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岛上女皇塑像/欧宗敏

那年在伦敦旅游,搭火车去温莎城堡,城堡外面逾百人排队等待入场。我们没有买票(行程紧凑,不打算参观城堡),在城堡围墙外面观赏雄伟建筑。

城堡外的路口有一尊维多利亚女皇塑像,我走近环绕一圈看看,路口值勤警察看我几眼。这也难怪他的好奇,毕竟周围逾百游客,只有我一个人观赏塑像。那也是首次与女皇塑像如此近距离接触。

槟城维多利亚女皇塑像位于岛上车水路与邦咯路交界处的中华体育会草场角落,两条马路是交通要道,车水马龙,只是许多人可能路过而不知。而我和她擦身而过逾万次。

女皇塑像于1930年4月由时任海峡殖民地总督金文泰爵士主持开幕礼,这也是他上任以来首次来到槟城。

维多利亚女皇于1901年逝世,全球大英帝国殖民地子民纪念女皇“日不落帝国”极盛时代,槟城作为英国海峡殖民地一员,当然也不能置身事外。只是女皇塑像揭幕时,她已经离世29年了。

女皇逝世后,隔年槟城殖民政府展开纪念女皇计划,不过有关计划在执行时面对一些难题。在乔治市市区建立公园纪念女皇是最初的构想,不过殖民政府预算有限,购地经费大约5万元要靠民间筹款。

华社筹款购地

槟城民间两个群体,华社和英社(英籍人士),为主要募款对象,而前者的人数与财力,超过后者。基于一些原因,2个群体未能合作,后来由华社负责筹款购地,自行负责建设纪念女皇公园。

最初女皇公园的建议地点是在油较路一带,与后来购地地点有别。1903年华社以6万2050元买下一块地,取名为Victoria Green,地点是目前的中华体育会。中华体育会的大门处于维多利亚操场路,官方名称为Jalan Padang Victoria,路名由此而来。

华社捐献买地的名单有40个社团与个人,涵盖岛上名望社团与人物,其中捐献金额最高排名是谢公司、胡子春、颜五美、邱公司、戴喜云、郑大平等。而捐献草场石碑上有注明草场供给华社使用。

女皇塑像刻有捐献草场石碑,记录了史料。

塑像基座有4只狮子与米字旗盾牌,由邱善佑捐献。

易远看难近观

女皇塑像揭幕后,1939年莱特铜像举行揭幕礼,据知2座塑像是同一位雕塑家作品。

二战期间,为了保护女皇塑像避免受到日军破坏,塑像四周用木板围圈,犹如货舱,据知木板写上日军宣传文字,上面升起日本国旗。如此简单装置与构造,掩人耳目,竟然让女皇塑像安然无恙,渡过难关。

维多利亚女皇塑像坐落在马路交界处,由于在操场内,所以容易远看,难以近观。如果有机会走进中华体育会,不妨多走一些路,走到女皇塑像前,看看一段“日不落帝国”历史,感受一股殖民遗风。

 
 

 

反应

 

北马

质疑首长说法 指将破坏生态 槟城民间团体促取消填海

(乔治市29日讯)槟城非政府组织对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关于填海计划不会影响中途滩生态系统的保证表示质疑,并呼吁州政府立即取消相关计划。

“维护卡巴星大道行动委员会”主席占德拉瑟卡兰指出,尽管曹观友声称位于日落洞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填海工程不会对中途滩造成影响,但科学证据显示,该工程仍会对该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占德拉瑟卡兰今天发文告警告,填海工程将造成泥沙淤积、栖息地破坏及洋流紊乱等问题,严重威胁该区域丰富但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海草床和其他海洋生物。

他表示,就连槟州政府旗下智库槟城研究院也曾在研究中指强调,中途滩具极高生态价值,应加以保护,但州政府如今的立场却与该研究院的调查结果相互矛盾。

“即便没有实际侵占,首长也忽视了填海工程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间接但毁灭性的影响。”

他补充,根据槟城研究院的报告,该填海工程地点正位于或毗邻中途滩,工程将使用约520万立方米的沙石填海,涉及面积达28.3公顷。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自然之友协会(SAM)也发声明支持ProtectKarpal的立场,并敦促州政府取消该项填海计划,避免污染及破坏海洋生态。

该协会主席米娜丝拉曼指出,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已明确表明,日落洞垃圾填埋场可在不扩展土地的情况下进行拆除与修复,根本无需填海。

她表示,该报告提出三项方案,包括全面关闭与修复垃圾填埋场并将其改造为公园;全面重建发展;或关闭后将垃圾清除。

她警告,垃圾填埋场存在渗滤液、垃圾填埋气体、恶臭及地面沉降等问题,将影响附近居民健康并造成环境污染。

米娜丝拉曼也引述环境评估报告的研究发现,指填海工程可能造成水质恶化、泥沙混浊度升高、污染物再悬浮、氧气耗竭、营养盐释放及浮渣形成等问题,势必对周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