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泛亚高铁大马的新机遇/蔡元评
1950年代,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提出了“泛亚铁路”的构想,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为中点,建立一条贯穿欧亚大陆,向东奔驰,直达新加坡的干线。这条长达1万5000公里,加强亚洲国家互联互通的宏愿,正一步一步地推进,不再是空中楼阁!
1995年东盟峰会,马来西亚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倡议,修建辐射中南半岛7国的铁路网。以中国昆明为起点,汇集各国,南下曼谷、吉隆坡,直达新加坡,建立《泛亚铁路》的 “缩小版”。
政府须认真面对挑战
2006年,中国与各国签署了《泛亚铁路网协定》,提出中南半岛三方案。一是东线,由昆明向东南方向,经河内、胡志明市、金边、到曼谷;二是中线,从昆明经万象、曼谷、吉隆坡、到新加坡。三是西线,从昆明经仰光到曼谷。把半岛各国密实地裹着。
中南半岛各国都有铁路,但大半是殖民地时代残留,运载物资的火车。这种绿皮模样的“铁车”,由内燃机或蒸汽机提供动力,头顶喷着黑烟,时速四、五十公里,慢吞吞地拖着几节车厢行走。
随着区域合作理念越来越成熟,展开地缘关系、互联互通,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阳光大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金砖、上合,各种跨国组织一个接一个,巨流不可挡。铁路建设,加速物资和人力交流,成为政府必须认真面对的挑战。
汰旧换新成各国重点
建设中南半岛铁路网,多年来梦萦各国心头;但由于政治、资金、技术转让等问题纠结,一直悬而未决。近年,美西方萎缩,全球南方崛起,汰旧换新,成为各国的重点项目。
铁路有3类:普通铁路,时速160公里内;快速铁路,200公里左右;高速铁路,250公里以上。高铁造价昂贵,中国每公里2亿人民币。
中南半岛外的东盟大国印尼,是东南亚高铁的先河。2023年通车,造价73亿美元,全长142公里,时速350公里的雅万高铁,赢得了各方的掌声。
中南半岛则有待高铁竣工。中线方面,泰国先开头,从曼谷往北到呵叻第一段高铁,预计2028年完工。总理佩通坦访华后,再敲定第二段,从呵叻北上廊开高铁,准备今年开动;2031年建成后,泰国以北610公里的高铁全面通车。
同时,接通已在营运、从寮国首府万象直达昆明,414公里,设定为“快速”的中寮铁路。
马来西亚方面,362公里的隆新高铁有望今年定案。东线388公里的东铁“快速”铁路几经波折,预定2027年竣工。
构建中南半岛龙骨效应
中南半岛中线,泰国南部连接马东线,与哥打峇鲁对接,现存的普通铁路已陈旧,亟待整修。大马交通部长陆兆福呼吁泰国调适该段,体现从昆明起跑,穿越寮国、泰国,马来西亚5国无缝对接,直奔新加坡一条龙的景观。这条全程3900公里的干线,将成为中南半岛的“龙骨”!
东线方面,中越政府经过多年反反复复地讨论,双方议定,先合建一条388公里,从中国河口经越南河内到海防,车速120公里的普通铁路。
西线方面。缅甸局势扑朔迷离,和平之路困难重重;从昆明到仰光的中缅铁路停留在图纸上。
宏观的泛亚铁路,打开了世界工厂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联通,体现一体化的大门。在当前欧美沸沸扬扬的态势下,全球南方国家转过头来,专注国内发展,是必须,更是明智之举!
塑造全新“陆地经济”
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铁,是串联地缘国家,塑造全新的“陆地经济”,构建前所未见“陆权”的利器。《泛亚铁路》蓝图超越单纯的经济与旅游表象,形成地区利益共同体,抵消几个世纪以来,殖民地主义者以海权霸凌的局势。
曼谷和吉隆坡是中南半岛的两个亮点。尤其是吉隆坡,把中国南方的繁华和湄公河流域的动力,都网罗到动线上,穿越稳定的马来半岛直奔新加坡。隆新高铁是中南半岛威力的“最后冲刺”,从陆路接通马六甲海峡的大动脉。“泛亚铁路”提高了马来西亚的国际地位!
陆兆福5月与泰国交长会面 推动马中无缝铁路衔接

陆兆福(左三)在记者会上回答媒体的问题。左起杨肃宏和法米,右起阿兹哈阿末及贾纳山迪兰。
(布城18日讯)交通部长陆兆福说,他将于5月2日到曼谷与泰国交通部长会面,商讨泛亚铁路网发展事宜,其中大马列车通行泰国时的通关程序将是重点议题之一。
他说,大马早在30年前便设想建设泛亚铁路,但因部分路段缺乏衔接,计划至今未能全面落实。
陆兆福今日出席铁道资产公司(RAC)举办的客户答谢日及开放日活动时说,目前大马至中国的铁路路线已基本上可通行,但跨国列车仍受限于各国的通关程序,必须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展开常态化服务。
泛亚铁路网也被称为“昆明—新加坡铁路”,连接中国、新加坡与东南亚各国。
陆兆福指我国铁路基础设施已接近完成,仅剩柔佛一段尚未竣工。
“铁路发展不应局限于国内用途。目前我们专注于双轨电动火车(ETS)的客运服务,但政府也正积极推动货运服务,以加强东盟贸易及马中物流通道。
“一旦进入中国,其铁路网可通往全国,连接欧亚大陆,甚至延伸到欧洲。”
活动出席者包括通讯部长法米、交通部秘书长拿督贾纳山迪兰、RAC总执行长拿督阿兹哈阿末,以及杨忠礼通讯私人有限公司拿督斯里杨肃宏。
马中合作推动铁路现代化
陆兆福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马期间,马中签署了一份涉及铁路领域的了解备忘录,内容并非针对任何单一项目,而是确立双方在铁路发展方面的合作框架。
“中国在铁路技术方面先进,拥有丰富经验和企业资源。我们希望借此合作推动我国铁路现代化,包括技术转移、培训和本地产业链发展。”
他说,相关合作也将为马来亚铁道公司(KTMB)技术团队提供更多培训机会。目前中国企业正参与东海岸铁路计划(ECRL),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CRRC)也已透过招标,获得KTMB列车供应合约。
“我们不希望只是成为中国技术的使用者,而是要建立本地零部件供应体系,壮大本地铁路产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他重申,该备忘录不涉及隆新高铁项目,但未来不排除就任何项目展开进一步讨论。
铁路光纤网络建设
开放电讯公司加入
陆兆福说,政府现在开放机会,允许持有执照的电讯公司,在全国铁路沿线提供光纤网络服务。
他说,他向内阁提呈的一份备忘录促成这项决定,从而允许更多公司参与国家数字基建。
目前为止,杨忠礼通讯通过提案请求(RFP)被选中,将建设光纤网络,让国家铁路资产物尽其用。
“此前,FiberRail私人有限公司是获颁在所有铁路线上安装光纤专有权的公司。
“通过政策决定落实这项通行权,其他公司也获准使用该铁路线铺设光纤网络。”
作为首家中选的公司,杨忠礼通讯将建设从巴东勿刹到新山和吉兰丹道北的1600公里铁路沿线的光纤基础设施。
陆兆福强调,建设该网络的专有权并不只属于一方,而是向所有合格的电讯供应商开放。
他指出,这首先旨在确保我国铁路拥有更多的光纤网络,得以提升数字化和改善通讯,而且所有这些通行权还能给RAC带来额外的回报。
另一边厢,RAC发文告说,这项开放准入举措预计将为RAC创造新的收入,同时减少对政府发展拨款的依赖。
RAC所得收益将重新用于铁路领域的发展和改善,包括列车和火车站的维修保养或设施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