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与爱义工团“领养人”计划 筹逾8万早餐经费
(芙蓉3日讯)诚与爱义工团推介“领养人”筹款计划,为清寒学生筹募营养早餐经费,期盼大众能够响应捐助。
该团今年设下“千人领养计划”,目标是筹集12万令吉,作为未来一年半的预备资金,而目前筹款进度已逾8万令吉,但距离目标仍有一段差距,希望社会大众踊跃响应。
该义工团主席姚韦辰于昨晚出席“2025乙巳年诚与爱义工团(蛇年)新春聚餐暨22所华小贫穷学生营养早餐支票颁发礼”上,宣布上述筹款计划。
他说,这项计划不限于理事,凡有意助学者,每月只需捐助10令吉,即可成为领养人。
“目前共有110名清寒学童受惠,平均每所受惠华小约有5名学生获得资助。”
他说,由于资金有限,因此无法给予要求增加受惠名额的要求。
“根据统计,今年2月至7月的早餐开销已达3万9655令吉,预计全年开销将达到8万令吉。”

诚与爱义工团晚宴的出席嘉宾进行捞生仪式,左起为石自发、曾汉明、李光宝夫妇、蔡意英、庄汀琇、周世扬、姚韦辰、薛智义、陈革锭及李意和。
罗白区州议员周世扬说,政府一直关注弱势群体的福祉,然而民间团体如诚与爱义工团,正是协助政府补足资源的重要力量之一。
“政府在推动学生食物援助计划(RMT)方面会持续改进,并强调相关援助计划须加强透明度和执行效率,以确保善款真正惠及有需要的学生。”
周世扬捐10份善款
周世扬在现场宣布,以个人名义捐助10份“领养人”善款,以实际行动支持该团的助学计划。
出席者有该团副主席游宝娇、法律顾问李光宝、顾问薛智义、蔡意英、缪汶江的代表石自发、领养人曾汉明及署理主席庄汀琇。
2025年清寒学生营养早餐计划22间受惠华小包括芙蓉国民华小、芙蓉三民华小、芙蓉振华华小、芙蓉马华华小、芙蓉加拉宾华小、 芙蓉丘晒园华小、拉务八里新村华小、达城(巴力丁宜)华小、瓜拉沙花新民华小、丹那美拉C新村华小、班台新村华小、芦骨中华华小、波德申苏密东华小、古打灵新村华小、知知港群英华小、日叻务双溪文都华小、留连知贝华小、武吉古鲁莪新村华小、利民济新民华小、武来岸新村华小、金马士国民华小及新那灵中华华小。
视频推荐 :
患骨髓纤维化需移植骨髓 林志强盼筹20万医费

(大山脚9日讯)一名父亲确诊患上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若不及时接受治疗,病情恐将变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如今唯一根治方法是进行骨髓移植,惟所需医疗费高达20万令吉,由于家属无力承担,于是盼民众伸出援手协助其战胜病魔。
来自大山脚的林志强(52岁)指出,他从去年开始出现食欲不振、体重骤减约10公斤等症状,原以为只是饮食不规律所致,未料竟是脾脏肿大压迫肠胃,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骨髓纤维化。
“医生说换骨髓是唯一治疗方式,但随着年龄增长,移植后排斥风险也会增加。我一度想放弃治疗,但想到太太需要我且孩子还小,我必须坚持下去。”
林志强坦言,他曾因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而感到绝望,但考虑到家人需要他,所以选择接受治疗,于是向大山脚瑶池金母慈善基金会申请援助,盼获得民众捐助。
该基金会主席拿督蔡瑞豪表示,林志强的病情若不及时处理,将迅速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他呼吁社会各界慷慨解囊,给予这名父亲重生的机会。
林志强原是工厂分行经理,在公司于2022年关闭后,前往新加坡工作。去年3月,林志强获一家公司录取担任司机,但在进行入职前体检时,医生发现其腹部异常坚硬,经超声检查,证实脾脏肿大至21公分(正常为11至13公分),血红素更低至6.9,于是医生建议他返国进一步检查。
他在去年3月确诊后,每3周需返回医院复诊及输血,但这只是暂时缓解贫血症状,并无法根治病情。医生指出,为避免长期输血引发免疫排斥,同时考虑到年龄问题,应尽快安排骨髓移植手术,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目前,林志强因需定期治疗已无法工作,一家三口仅靠妻子在印刷厂担任行政职的微薄薪资维持生活。两人育有一名年仅9岁的儿子,家庭经济陷入困境。
有关林志强的详情或疑问,可浏览https://www.onehopecharity.org,或致电016-419 2192、019-232 2192、04-539 9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