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联促推迟调涨30%港口费 否则航运流量恐转移到邻国

苏添来
(吉隆坡8日讯)大马厂商联合会(FMM)呼吁政府推迟拟议中的30%港口收费上调措施,因此举将降低大马的成本竞争力,并可能导致航运流量转移到收费较低的邻国,最终危及我国作为全球供应链关键参与者的地位。
该会总会长丹斯里苏添来说,特别是涉及货柜装卸和仓储费的调整,会明显增加制造商和托运人的营运成本,并影响整体经商成本。
根据了解,巴生港务局和柔佛港务局正敲定西港、北港及丹绒柏勒巴斯港(PTP)的收费调整方案,以提呈交通部并在宪报颁布。
苏添来接受马新社访问时表示,巴生港口每年处理约1400万个标准货柜(TEU),当前每个标准货柜的处理费为300令吉,若调涨30%,将使单个货柜的处理费增加90令吉。
“这涨幅将导致每年额外增加12亿6000万令吉的成本,并直接冲击依赖港口进出口的托运人和制造商。”
他认为,拟议调高的港口收费率还将让巴生港口的货柜处理费从每标准货柜120美元(约532令吉)提高至130美元(约576令吉),这将使巴生港口货柜处理费提高至与新加坡和香港相当,甚至可能更高。
苏添来强调,大马港口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托运人的成本效益选择,与新加坡、香港和印度等地区业者相比,所提供的港口收费率具有竞争力。
“不过,如今上调建议可能将削弱这优势,并导致大马与泰国、越南和印尼等东盟邻国的差距扩大,这些国家的货柜处理费显然更便宜。”
他表示,若实施拟议调高的港口收费率,进口每标准货柜在免费期后的仓储费将从每天15令吉飙升至介于51令吉75仙(涨幅245%)和95令吉40仙(涨幅536%)之间。
“同样的,出口的每标准货柜费率则将从每天4令吉上涨至介于13令吉80仙(涨幅245%)至25吉44仙(涨幅 36%)之间。
“成本大幅增加将进一步加重业界负担,也将加剧大马竞争力不断下降的问题,同时阻碍简化贸易和物流营运的努力。”
促透明审查港口收费
苏添来敦促政府对拟议的港口收费调整进行透明审查,他强调30%的涨幅可能导致托运人被收取额外费用,而这些成本原本应由港口运营商承担。
“根据现有特许协议,港口运营商有合同义务利用其运营收入来承担所有开发和基础设施成本。”
他指出,联邦港口的财务表现稳健,仅在2019至2023年期间便创造了324亿6000万令吉的收入。
“对港口收费调整进行透明审查,将有助于防止托运人承担不必要的开发和基础设施费用。”
他补充,虽然该会支持大马港口的永续与公平发展,但政府必须确保收费调整的过程透明公正,并符合国家经济目标。
“我们强烈敦促交通部推迟拟议的港口收费上调,在全面审查完成之前推迟调整,以确保大马港口保持竞争力和成本效益。”
自2015年以来,厂联一直担任大马船运协会(MNSC)的常任主席和秘书处。
马中签31备忘录成良好开端 贸易多元化应对美关税
报道:郭晓芳
(吉隆坡18日讯)市场人士认为,马中签署31个了解备忘录和协议,多层次深化合作是推动我国贸易多元化的良好开端。
他们认为,这些协议将推动我国的贸易与投资领域,进一步强化大马作为中国投资者进入区域市场的战略基地,助政商领域应对美国关税可能带来的贸易挑战,并为商界注入信心。
Bank Muamalat Malaysia首席经济学家莫哈末阿扎尼占博士告诉《南洋商报》,本次马中签署31份了解备忘录和协议是双方进一步整合与深化合作的良好开端,也是中国欲与东盟携手,应对当前世界不稳定局势的战略协作。
“本次的深化合作,凸显大马政府正积极采取行动推动我国贸易多元化,应对美国关税可能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也为商界注入信心。”
他认为,“两国双园”合作的升级,尤其是马中关丹产业园(MCKIP)具有重要意义。
“它与其他基础设施(如东海岸铁路、关丹港和巴生港之间的陆桥)有着密切连接。这将对在地经济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扩大此类投资,预计将对我国经济带来更大推动作用。”
此外,他也希望通过技术转移,大马能从中国创新科技及先进技术受益,助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升级,加速打入外国市场。
抓住潜在商机扩大规模
他建议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善用《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协定》(ACFTA),抓住区域潜在商机扩大规模,助企业抗应关税贸易战将带来的挑战。
“目前国内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并未全面善用自贸协定,商家应趁此良机让协定资本化,进一步渗透海外市场。”
鉴于马中刚签署了解备忘录,他预计政府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包括与中国就达成协议内容整合法规,以推动双方贸易策略顺利对接。
“短期内,评估协议经济效益还言之过早,但它将会是良好的开端,助政府及商界多元化贸易市场,应对关税不稳定局势。”

苏添来
须打造高价值工业生态系统
大马厂商联合会(FMM)主席丹斯里苏添来说,马中的多层次合作,重点关注区域互联互通、多边贸易框架,以及加快《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推进。
“但它不能仅停留在贸易量和投资数字上,而是必须着眼于共同打造高价值工业生态系统,支持两国发展愿景,将大马的《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与中国的创新驱动增长议程对接。”
他向《星报》表示,两国在战略性领域如先进制造业、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电动出行、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智慧物流方面存在巨大潜力,这些合作将促使两国共同开发高影响力项目以及可持续、增值的供应链。
他也提到,两国政府与商界可共同推动,设立更具结构性的双边合作机制,如建立联合创新中心及绿色和数字产业园区,进一步加强大马作为中国投资者进入东盟和区域市场的战略基地。

大马半导体行业协会(MSIA)会长拿督斯里王寿苔
可借鉴中国数字化经验
马来西亚半导体工业协会(MSIA)主席拿督斯里王寿苔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先全球,大马可借鉴其经验,加速政府数字化和更全面的数字经济体系建设。
此外,他也说,大马将在与中国顶尖大学的合作中受益,尤其在新兴科技领域方面。

马中签协议藏商机
中总总财政拿督孔令龙说,大部分马中签署的了解备忘录和协议,都可带来商机。
“除了制造业,马中互免签证协定、蓝色经济、研发中心、设立检疫中心、铁路交通及清洁能源的合作,也是商界可探讨的业务方向。”
他表示,一旦互免签证协定落实,将推动大马旅游业,游客开销将有助于提振大马消费。
而蓝色经济的合作深化,料对渔业提高产能,特别是甘榜与渔民有很大帮助。
“中国的渔业技术将助大马杜绝非法捕捞和精准捕捞,帮助提高大马产业链及供应链。”
至于马中合作创设研发中心,他预计将带来长期效应,为大马培养更多研发人才,助中小企业开发高质量产品,供应更多出口市场,应对关税问题。
他也希望,中方能在大马设检疫中心,统一合格验证,提高检验标准,让大马农产品,包括榴梿鲜果和鲜椰能够快速通关。
此外,他也预期,中国为铁路交通提供更好的系统和技术,将直接和间接帮助大马改善物流效率。
至于清洁能源,尤其是风力发电的开发,他认为可有助于降低大马对能源发电的依赖。
“大马拥有很长的海岸线,沿海地区多适合发展风力发电,而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中国高度重视大马
UniKL商学院经济分析师艾米祖哈兹米副教授告诉《前锋报》,马中签署多项了解备忘录,主要为我国贸易与投资领域带来巨大推动,也显示中国在多方面高度重视大马。
“这些了解备忘录不仅涵盖贸易,也涉及科技发展、教育、国防等多个领域,使两国关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访马行程早已筹划多时,但在当前,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下,此行显得尤为关键。
“中国视大马为区域一个极其重要和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大马现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中国不仅视大马为贸易伙伴,更是一个必须深化外交关系的关键国家,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地缘政治背景下。”
“除了越南和柬埔寨,习近平此行选定大马作为访问对象,表明中国在国际关系上对大马的高度评价。”
当被问及这次协议中“知识转移”的益处时,他说大马必须学习中国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经济与科技,成为世界领先国家之一。
“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发展蓝图中学习,如何建立强大的创新文化,使我国能自主研发技术,进行科研,并将创新成果商业化。”
他认为,大马不应只充当外国投资者“组装工厂”,而是要学习中国,自主设计和制造自己的元件。
“国家研发预算必须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而不是像目前这样,连1%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