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本土与日系品牌 中国车企掀价格战
(吉隆坡18日讯)中国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BYD)、奇瑞(Chery)、哪吒(NETA)及即将进入市场的iCAR,正以激进的降价策略在本地市场掀起价格战,部分电动车(EV)和燃油车的降幅高达1万8000令吉。
独立市场分析师阿玛吉星表示,此举可能重塑本地汽车行业格局,迫使本土品牌宝腾(Proton)、第二国产车(Perodua),以及日系品牌丰田和本田调整定价策略,以维持竞争力。
赚幅缩水
“降价可能导致汽车制造商利润缩水,削弱传统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已购车的车主可能面临二手车贬值,短期内带来投资损失。”
他表示,金融机构同样受到冲击,因车辆价格下跌可能导致融资利润下降、拍卖车残值降低,并提高贷款违约风险。
市场不稳定性还可能波及汽车零部件、配件行业及供应链,导致消费者保持观望。
“一些车主因车辆贬值而蒙受损失,潜在买家则可能等待价格进一步下降。”
不过,阿玛吉星认为,这场价格战也为市场带来了机遇,让更多消费者能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电动车及燃油车,从而推动马来西亚向永续交通发展。
“这场价格战对新购车者是好消息,但对现有车主、传统车企、金融机构及整个汽车生态系统而言,都是一场严峻考验。”
特朗普下周急与乌克兰签稀土协议 中国恐成重大推手

美国高度依赖中国稀土,如今想要减少对中方的依赖, 图为在福州一场交易会展示的稀土加工产品资料照。
(华盛顿18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原本预期,几周前就会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达成稀土矿产协议,但没想到双方爆发激辩,以致没签成。如今特朗普宣布,这项协议将会在下周签署。
“我们有项矿产协议,我想它会在周四签署,”特朗普周四与意大利总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在椭圆形办公室会面时说,“我认为,他们会签这项协议。”
《南华早报》18日报道,就在特朗普宣布后不久,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登科在社群媒体上发文说,双方其实已签署了备忘录,以作为达成协议的第一步。而正值此际,中美贸易战不断升高,特朗普祭出高额关税,北京则加强控制关键稀土矿出口。
这项美乌联合发展协议赋予美企进入丰富矿藏的权限,并授权它们参与重建乌克兰基础设施。根据德国智库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估计,美国从2022 年1月到2024年12月间,在援助乌克兰上花费了1197亿美元(约5279亿令吉)。然而,特朗普声称,美国在同一时期援乌金额超过3000亿美元(逾1.3兆令吉)。
虽然协议细节还不清楚,但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的报告显示,乌克兰拥有世界上约5%的关键原料。其中石墨、钛、铍和铀,以及用于武器、风力涡轮机和电子产品的稀土。
而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在采矿还是精炼上。国际能源总署(IEA)估计,中国生产了世界上约61%稀土,并处理了全球92%的精炼制程。关键矿产对美国经济、国家安全和清洁能源至关重要,其中许多关键矿产依赖进口,供应很容易中断。在中美贸易战升级的情况下,特朗普为了回应北京在4月4日对7种稀土矿实施出口限制,下令审查对美国进口关键矿产征收新关税的可能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