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对木材征关税 大马业者忧引发倒闭潮
(吉隆坡18日讯)美国即将对木材进口产品征收关税,这也将对我国木材出口商造成重大冲击,业者警告,情况恶化将引发倒闭潮。
许多出口商已在应对运营成本上升及全球需求放缓的挑战,而新关税无疑将加剧压力。因为这一额外贸易限制将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扰乱供应链,并削弱大马木材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业内人士警告,部分企业已开始缩减业务,若情况持续恶化,可能引发倒闭潮。
大马木材出口商公会(TEAM)财政黄嘉伟(译音)透露,一些国内木材出口商,尤其是霹雳州的业者已退出市场。
“美国计划对所有木材产品征收25%关税,这让我们如何进入这个市场?”
他在2025年出口家具展上受访时向《太阳报》指出:“我听说,许多国内出口商最近都面临美国买家取消订单的问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3月1日签署行政命令,指示调查木材、木料及相关进口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并要求商务部长在270天内发布评估报告。
尽管美国拥有充足的木材资源,并估计可在去年满足95%的国内需求,但自2016年以来,美国一直是木材原材料的净进口国。该行政命令引发了对供应链稳定性及安全漏洞的担忧,可能进一步影响全球木材市场。
针对美国关税措施,黄嘉伟表示,出口商正积极寻找替代市场,但却面临重重挑战,因为许多国家早已建立稳定的进口市场。
他指出,各地区对木材等级的需求也不同。
“高档木材通常取自树木最优质部分,主要出口至欧洲和美国市场,因其对优质木材需求强劲;低档木材则多出口至中东、南非及印度等国,用于无需高端木材的应用。”
他补充,市场低迷下,大马与印尼的木材业受冲击最大,特别是新关税加剧了出口商的压力。
作为应对措施,黄嘉伟表示,东盟国家将借助大马担任东盟主席国的契机,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若缺乏区域合作,大马市场规模相对较小,难以单独产生重大影响。”
他坦言,部分出口商已被迫退出市场,需求下降与成本上升,导致企业倒闭情况日益严重。
“疫情爆发后,木材行业已举步维艰,运费大涨,如今关税更让情况雪上加霜。许多供应商因难以维持营运而倒闭,这也使整个行业的前景蒙上阴影。”
市场陷长期不确定/奕帆丰顺

“解放日”(Liberation Day)终于来临,但这项贸易行动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美国总统特朗普 (Donald Trump) 刚刚进一步升级了全球贸易战,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统一关税。
此外,他还宣布对60个被视为“最严重违规者”的国家实施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征收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征收20%。
对于中国来说,这项对等关税将在原有20%的基础上叠加,总税率将高达惊人的54%。
特朗普的最新举措出乎许多人意料,其严重程度甚至超越了几天前最悲观的贸易政策预期。在您惊慌失措、匆忙调整投资组合之前,我们建议您保持冷静。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解放日”宣布全面加征关税,加剧贸易紧张局势后,标普500指数上周四下跌4.84%。
对等关税极为激进
投资者原本期望特朗普会采取较为温和的关税策略,但这一希望迅速破灭。特朗普不仅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10%的基础关税,还对与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约60个国家额外征税。这包括对中国征收34%的对等关税,使对中国的总关税达到54%,略低于特朗普在竞选连任期间承诺的60%。
10%的统一关税将于4月5日生效,而更高的对等关税将于4月9日生效。与此同时,汽车关税已于4月3日生效。加拿大和墨西哥未被纳入新关税范围,但不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的商品仍需缴纳25%的关税。
总体而言,彭博经济研究的数据显示,美国的平均有效关税税率已由2024年的2.3%上升至22%,创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消费者恐吃不消
特朗普最新的关税举措给美国经济增长带来了进一步的下行风险,并加剧了通胀的上升压力。与他认为国外将承担成本的信念相反,关税实际上是由进口商承担的,而进口商通常会将负担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由于美国缺乏替代所有进口商品的制造能力,消费者别无选择,只能支付更高的价格。价格上涨可能会导致需求减少,而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70%,如果关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目前的高位,美国GDP可能出现萎缩。
除了宣布新关税外,特朗普取消了“最低限度豁免”规定。该政策此前允许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包裹从中国和香港免税进入美国。此项变动将对注重价格的消费者造成冲击,尤其是那些直接从 Temu和Shein等中国折扣平台进口廉价商品的消费者。
逢低买入需注重选择
罗斯柴尔德有句名言,“当街上血流成河时,就是买入的时机”。虽然这句逆向投资格言在今天和18世纪一样具有现实意义,但我们建议在逢低买入时采取选择性策略。投资者应关注那些股价下跌更多是由市场情绪而非盈利可能大幅恶化所驱动的高质量公司。
例如,零售商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因为特朗普对主要亚洲市场征收的关税破坏了他们此前将生产转移出中国的努力。Lululemon 40%的产品在越南生产,17%在柬埔寨生产;而耐克50%的鞋子在越南生产,18%在中国生产。
我们更青睐那些盈利与长期结构性趋势(如人工智能、数码化)相关的行业,因为这些行业的需求更具持续性。这类企业包括半导体产业及更广泛的科技行业的公司。
软件公司更具韧性
在科技行业中,软件公司(如Alphabet、Meta、微软)可能比苹果(Apple)等硬件公司更具韧性,因为苹果公司将制造业务外包给了面临高额对等关税的亚洲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印度和越南。
换言之,虽然苹果的盈利可能面临短期压力,但其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应能提供足够的韧性以应对挑战,并维持股票回购计划,从而对股价形成支撑。
另一个受关注的科技股是亚马逊(Amazon),该公司在其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商品高度依赖中国第三方商家。尽管亚马逊的销售额可能会放缓,但我们预计其亚马逊网络服务 (AWS) 和广告业务的持续增长将抵消这一影响。
此外,取消“最低限度豁免”规定反而可能提升Amazon的相对吸引力,使Temu与Shein的商品变得不那么具备价格优势。
中美贸易战升级
半导体行业暂时获得喘息机会,因为芯片并未纳入最新一轮关税。这意味着英伟达等美国公司暂时不受特朗普对台湾征收32%芯片进口关税的影响。
然而,特朗普在关税公告发布后,在“空军一号”专机上接受采访时表示,针对海外制造芯片“很快会开征”。
尽管如此,我们预计在当前的半导体上升周期中,全球芯片需求仍将保持强劲,MVSMHTR指数中的核心持股(如英伟达、台积电、AVGO、阿斯麦)有望在2025至2027年实现双位数以上的盈利增长。
此次对等关税公告并未带来明确的解决方案,反而为全球贸易格局注入了重大不确定性。关税取消缺乏明确时间表,并取决于特朗普对“贸易逆差缓解”主观评估,令市场陷入长期的不确定状态。
此外,鉴于关税将为其减税计划部分筹资,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愿意在多大程度上进行谈判。
中国和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采取的反制措施,也可能导致贸易进一步升级。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美国市场存在机会,并建议投资者对投资采取精选投资策略。
编按:此文撰写于特朗普最新宣布之前。根据特朗普的最新宣布,对除中国外的部分国家暂停实施新关税90天,在此期间将关税降至10%;而中国的关税提高至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