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通缩未必可贺/胡逸山博士

上篇谈到邻国印尼最新经济数字显示该国已经踏入轻微的通货萎缩,而非举世闻之色变的通货膨胀。这里要强调的是,这里不是说印尼的经济发展已然萎缩了,起码还不是如此,而只是说印尼的整体商品价格下滑了。
但也要强调的是,通缩如果不处理好,的确也会导致经济衰退的。
换句话说,通缩当然不是自动的可喜可贺的一回事,因为通缩,尤其是持续的通缩,会引发至少两个相关的问题。其一是精打细算的消费者们会抱着侥幸的心态,本来看到更为便宜的商品眼看就要购买了,但回心一想,不是说通缩吗?说不定明天、后天、下个星期、下个月的商品价钱会更便宜呢?倒不如那时才买不就更为划算?所以也就目前暂时不买了。
然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就是所谓的延迟消费了。而整体下滑的社会经济所需要的,不是中长期的、“以后更便宜时”的消费,而是现在立刻马上的消费来为经济注射强心针。正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也。大家都把消费不断地往后推,说不定在这期间经济就已崩溃了!
商家不愿越卖越便宜
其二,商家的心理也很重要。在商言商,商家们当然都希望商品能够越卖越贵,这样彼等所能赚取的利润才会越来越高,而彼等扩充营业的意愿才会越来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向来对通胀极为“过敏”的美国联邦储备局(相等于其中央银行),也把它的通胀率目标定为两巴仙左右,而非零巴仙。
如果零通胀,那么商家至多也就是维持目前的营业规模,不敢说彼等会不思进取,但总之就没有那股要把生意越做越大的冲劲,那么整体经济发展也就难以往上冲了。
而如果是反向的持续性通缩,则商家们眼看商品的价格一直下滑,则也会对这盘生意意兴阑珊,轻者可能规模会越做越小,重者则干脆把整盘生意结束掉也未尝不可。如此一来对于整体经济的发展也就严重打击了。
所以,持续的通缩在供给侧与需求侧两方面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只是可预见的短期通缩,那么可能还算可以吧,消费者们心想当下的商品低廉价格应该只是昙花一现,不赶快大买特买等到价格很快回升时那就走宝了;而商家们至少也会想到既然这通缩只是暂时的,那就把生意撑下去等着价格回弹吧!
通缩仅因电费跌?
此所以印尼的有关当局忙不迭地出来澄清,谓这趟的通缩是因为这阵子印尼的电费下跌,导致整体的生产成本下跌,那么商品价格也就应声下跌了,所以这通缩应该是突发的以及短暂的。
这种解释,坦白说颇为牵强。一方面如果需求侧(譬如说消费意愿)持续庞大的话,那么即便生产成本下降,精明的商家也还是至少维持原价,而非应声降价。可见需求侧其实也还是颇为薄弱的。
另一方面,如果只是电费的下跌就能导致通缩,那就更证明了整体价格本来就徘徊在或正或负附近,被下跌的电费推了一把也就跌往负面了。那意思说本来的价格形势本来就很疲弱。
再说,电费的下跌肯定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因为政府的能源补贴政策的,也就是说政府花上大笔公帑来把电费价格人为地压低,那也就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又加上还有还有什么学童免费午餐等印尼总统的心头所爱项目,通通都是很花钱的。
所以就印尼的通缩来说,“好消息”可能是,这类的电费津贴可能难以长久地维系下去,至于那以后回升的电费是否就能减免通缩,那就只好拭目以待了。
视频推荐:
不仅自由 还要公平!/胡逸山博士

马来西亚被美国特朗普政府列入所谓的“肮脏十五国”行列里,即在特朗普眼中所谓在贸易方面尤其让美国“吃亏”的国度或经济体,在特朗普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时所用的展示板中可是排在第一张的,还被特朗普以接近惊叹的口吻报出国名。
因此大马被美方施以24%的对等关税。不过,在后来特朗普暂时豁免针对大多数国度的高昂对等关税(而只抽取一律的10%关税)凡90天时,幸好大马也名列其中。
其实,假如特朗普有更为细心观察国际贸易形势时,对于大马不应是有如此的惊叹的。因为大马不是一个普通最落后小国,而是贸易量方面在世界排名25,算是名列前茅的外向型经济体。而类似的领先的贸易型经济体,无不被他的政府列入“肮脏”行列的。
理念不新颖
这里我要表达的讯息是,“肮脏”这字眼固然刺耳,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值得引以自豪的。因为大多与本地同时独立建国的亚非拉国家,一直到当下也还是在社会经济方面别说展翅腾飞了,而根本就是在挣扎求存。
这几年因为工作需要,到了好几个此类的国度去,亲身体验了当地的民生条件,用“肮脏”来形容当地的卫生条件那才是名副其实。所以回来的感受真的是要某种程度的知足,幸好是生在大马而非当地。
无论如何,看来美国这一轮的超高关税,应该不是最终要抽那么高的关税,而是要逼使其他国家赶快来与美国进行新的贸易谈判的一种高压手段,以尽早削减在特朗普眼中所谓的对美国的贸易不公平。
的确,美国贸易官员们当下都纷纷强调,这世上不止要有自由贸易,而是要有自由而且公平的贸易。
值得一提的是,公平贸易这个理念其实也不新颖,而是已经通用了多年,但起初主要是被具有社会民主理念的左派微观地拿来形容某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剥削劳工权益、让主要生产地的社区有所裨益、没有过度损害大自然等,后来却也被一些右派商家拿来促销或(有理据地)卖贵彼等的商品了。
观念大转移
例如有时购物,就会看到某种产品的标签上,注明该种产品是所谓的通过“公平贸易”的方式来制造的,通常价格会比较贵,愿者上钩。
此类产品从咖啡等食品到成衣等商品都有,而在越来越多消费者们自认热爱大自然、关心遥远的劳工或佃农的权益等的当下,愿意上钩而讨更多的钱出来购买者可也不少。
而当下不折不扣的大右派特朗普就更老实不客气了,索性来个观念大转移,把“公平贸易”从微观转换成宏观的理念,说成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量要平衡、关税要对等、非关税壁垒不应被实施等,而不只是之前左派所关心的社会经济课题了。
所以在未来的至少一段日子里,在美国的强势要求下,看来世上大多国家要谈的,可不止是自贸协定,而是自公贸协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