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势先机】比特币为何近期走向疲软?/吴承珅

受到全球经济与政治局势不确定性的冲击,加密货币市场陷入了宏观经济压力和行业本身因素的多重影响之中。
就在几周前,比特币还在10万美元附近盘整,市场参与者普遍对市场保持乐观态度。
如今,随着比特币在8万美元附近徘徊,市场情绪已经明显发生转变。投机活动降温,Bybit的骇客事件让不安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削弱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宏观经济对市场影响
同时,市场仍然释放一些利好消息,例如:美国比特币战略储备的建立以及加密行业监管方式的建设性转变。
原本受特朗普赢得大选推动的股市上涨趋势已在近期明显逐渐消退,配合宏观经济压力的上升,导致全球股市与加密市场双双经历下跌。
特朗普的激进贸易政策(关税)引发全球贸易紧张,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更近进一步加剧了未来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尽管有部分积极信号,例如美国白宫举办首届加密货币峰会、SEC撤销对部分加密货币企业的诉讼、机构投资者兴趣上升等,但整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对加密市场形成明显的压制。
而黄金价格在这一周突破3000美元,投资者纷纷涌入这一传统避险资产。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年内分别下跌3.8%和8.2%,显示市场风险偏好下降。
比特币既未完全扮演避险资产角色,也未与股市保持同步,呈现出独特的市场特征。

加密市场内部变化
加密市场内部格局也在调整。比特币市场主导地位从2022年11月的37%升至61%,主要受现货比特币ETF推出及机构投资者(如MicroStrategy)增持的推动。相较之下,山寨币市场份额明显下降。
在过去的市场周期中,比特币主导地位下降往往伴随资金向山寨币轮动,形成“山寨币季节”。但当前市场情绪低迷,轮动尚未发生。同时,meme币的热度下降,进一步削弱散户投资者的兴趣。
以太坊(ETH)相较比特币的表现也持续疲软,ETH/BTC比率降至0.022,回落至2020年5月水平。历史上,该比率上涨通常伴随山寨币市场繁荣,而当前低迷状态反映出山寨币市场整体疲软。
以太坊区块链上的活动减少,加上之其它像是SOL的区块链崛起,使得ETH表现欠佳。
个人认为,若ETH/BTC比率反弹,宏观经济改善,且监管政策进一步明朗,山寨币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上涨。
市场波动与杠杆调整
近期,比特币波动性上升。虽然长期趋势显示比特币波动性有所下降,但短期内仍可能出现剧烈价格波动。
BTC的7日已实现波动性达0.9,导致杠杆交易清算增多。
不过,比特币期货市场数据显示,当前杠杆头寸相较数月前更为健康。
期货未平仓合约回归至大选前水平,过度杠杆已被清理,未平仓合约相对市值的比例下降,表明市场投机活动减少,为未来市场增长提供更稳定基础。
处市场周期哪个阶段?
历史数据显示,比特币MVRV比率(衡量市值与已实现价值的比率)是判断市场周期的重要指标。当MVRV比率高于3.5,市场通常处于过热阶段;接近1则意味着市场可能触底。
目前,比特币MVRV比率为1.9,而年初时曾接近2.65。
这表明市场处于中期调整阶段,既非熊市底部,也未进入牛市狂热期,处于一个前所未见的局势中。
整体而言,市场前景依然乐观。政府对加密行业态度转向支持,SEC监管政策逐步明朗,托管、银行业务参与加密市场,稳定币与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等发展方向均为市场大规模采用奠定基础。
尽管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但政策逐步明朗化、潜在的降息预期及流动性释放,可能成为推动市场下一阶段增长的关键动力。
视频推荐 :
纳入国际收支表 比特币正式“转正”

比特币
(华盛顿29日综合电)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出一项举措备受瞩目,其发布了最新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七版(BPM7),在全球金融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此次更新的一大亮点,便是将比特币(BTC)等加密货币正式纳入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直以来,比特币这类加密货币素以去中心化、不受监管自居,倍受炒家、灰产大鳄喜爱,在金融领域的定位存在诸多争议。
而这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新制定的标准,比特币以及与之类似的加密货币,如今在全球经济统计体系中被明确归类为非生产资产。
这意味着加密货币在国际经济统计范畴内有了清晰的定位,也预示着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角色正逐渐被官方所定义和规范。简而言之,就像梁山好汉,被官家认证的概念。
更新后的手册已于3月20日正式发布,这一事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次把关于数字资产的详细指导内容纳入其全球统计标准之中。
这不仅体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数字资产发展趋势的重视,也为全球各国在处理加密货币相关经济数据统计时提供了统一且权威的参照依据,未来或许将深刻影响各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与统计方式。
文: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