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季招聘上演抢人大战 哪个行业人才最受宠?

2025年上海市春季促进就业综合性大型招聘会现场。
(北京24日讯)在DeepSeek刮起旋风、官方的推波助澜下,AI应用可以说是今年初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也让春季招聘市场上演“抢人大战”。据统计,今年中国春招首周,关于AI工程师的职位年增率达到69.9%居冠,平均招聘月薪超过2万人民币(约1.2万令吉),有超过三成的职位,年薪超过50万人民币(约30万令吉)。
中国求职季主要有春招、秋招,前者时间为2到5月,后者为9到11月,在这两个时间段,众多企业都会为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群体,发布大量职缺,相较过去几年,中国网络平台企业的“裁员潮”受到关注,据北京商报,今年春招,蚂蚁、腾讯、京东、百度、字节跳动等多家中国网络平台巨头,都开启大规模人才招募。
以蚂蚁集团为例,今年春招剑指2026届实习生和2025届应届生,开放技术类、产品类、营运类、设计类、风险策略类和综合类共6大职类。在发布于众多招聘网站的职缺中,AI相关的技术职缺数量最多,以AI搜索智能体算法专家为例,该职缺年薪超过百万人民币。
此外,京东、百度招聘讯息中,同样着重AI与金融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京东科技方面指称,将持续加码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投入,解决金融风控问题,深化智能投顾、自动化风控等场景应用。
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5 AI技术人才供需洞察报告》显示,近一年,中国最紧缺的AI技术职位是演算法工程师,人才需求占AI人才比率超过67%,其次是影像演算法、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在所有职缺中,年薪50万人民币以上的最多,占约31%。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相较前几年中国企业对AI人才的需求、使用方式不断变化,一名求职者坦言,“今年初,DeepSeek掀起的热潮再度给了大家希望,又都愿意在这上面下功夫了。”
曾任中国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的冯丽娟认为,只要有新的、带有一定突破性的产品出现,就可能带动投资,相应的职位数量可能在今年增长。
麦肯锡曾发布一份报告表示,预计到2030年,AI为中国中国带来的潜在价值可望超过1兆美元(约4.4兆令吉),随各大企业涌入,中国对这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增至600万,由于中国外大学及现有顶尖人才储备只能提供约200万,因此,“即使市场出现收缩,人才招募仍会越来越难。”
科技赋能成为各家银行重点方向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全国“两会”,增加AI人才的培养就受到热议,中国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锺章队建议,北京应打造AI人才培养摇篮;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建议,学校应增加人工智能通识课,建议将AI能力纳入新的课程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网络平台企业,中国金融业对AI人才也有很大需求。据华夏时报,素喜智研资深研究员苏筱芮说,从业务端来看,科技确实为银行机构的业务效率提升及产品、服务的优化创新提供助力,因此,科技赋能成为各家银行年度战略工作中比拼的重点方向。
在此之下,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北京农商行、上海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在今年的中国春季招聘中,强调AI相关职缺。
苏筱芮说,因为ChatGPT、DeepSeek的火热,推动中国银行机构更重视AI等尖端技术的部署,加速对AI等新科技领域的人才储备。
对此现象,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分析称,AI技术人才之所以昂贵,更在于其主导或参与的技术成果,决定著公司的产业地位,甚至影响全产业趋势,“改变一旦出现,剧震就可能随时发生。”
新闻来源:经济日报
【独家】中企:智能化水平不足 大马须优化营商条件

独家报道:李琇云
(吉隆坡29日讯)在大马营运的中资企业认为,我国具备多项利好因素,但同时也面临数个不利因素的牵绊,需着手改进以加强投资者信心。
他们指出,大马整体投资环境稳定,政策相对友好,具备发展潜力。
然而,在实际营运过程中,仍面临如本地人才储备不足、投资被局限等,相较于新加坡的先进管理模式,大马的智能化水平仍显不足。
为此,中资企业建议,大马政府应加快推动设备管理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升级与政策配套,尤其是在吸引外资企业参与本地项目时,应提供更具现代化与智能化的运维环境,以提升整体投资吸引力与营运效率。
上述在马营运的部分中资企业代表,日前在“促进中资企业发展”主题座谈会时,发表对我国的有关看法。
该座谈会是由马来西亚中资企业总商会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联合主办,聚焦中资企业在马发展的实际挑战与合作前景。
与会者包括厦门大学大马分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兼MBA中心主任王培明、副教授杨军节、研究助理林方烨和彭浩宇。
中资企业总商会方面则由总会长兼中国交通建设(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庆久为首,出席者还有来自航运、环保、通讯及保健品等领域的多位会员企业代表,包括副会长代表及中远海运集运(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胥佳明、会员刘俊宏(中兴通讯(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政企业务总监)、邓成(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马来西亚总代表)和郑媛媛(哈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副董事)。

优化法规框架
提升投资信心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大马作为区域枢纽,具备多语种优势、战略地理位置及相对稳定的营商环境。
在此基础上,若能进一步优化法规框架、加快政策执行效率及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将能有效提升中资企业的营运信心,并促进本地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
环保企业代表邓成指出,大马的垃圾处理方式仍以填埋为主,急需引入更高效的焚烧发电技术。
他说,中资企业在推动相关投资时,常受限于法律上的外资股权比例,导致项目难以推进。
他建议大马政府,应在环保与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放宽外资参与比例,并推动科研项目由企业与高校共同参与,提升本地技术与管理能力。
运输企业代表胥佳明说,该公司在货柜箱运输与仓储方面具发展计划,但他认为,除了一些较大型的港口外,我国大部分港口规模仍偏传统,与新加坡在港口现代化与智能化管理方面相比,尚显不足。
他说,大马具备一定的地理优势,但仍有进一步提升与改善的空间。
通讯企业代表刘俊宏指出,大马发展智慧城市与数字基础设施虽有方向,但政策落地尚不明确,行业协作亦欠缺。
他建议政府可挑选重点行业设立数字化示范区,推动资讯通讯科技(ICT)企业与本地传统企业融合,加快智能化转型。
哈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郑媛媛指出,大马在传统中医药知识方面相对薄弱,相关教育资源不足,建议加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培养本地专业人才,以支撑中医药产业在马发展。
王培明教授表示,本次的交流会除了作为该校的资料收集,他也会把企业代表意见与面对的困境,向适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协助企业更有效对接大马政府所提出的良好亲商政策与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