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误邀媒体人进作战计划群组 美媒:白宫国安顾问仕途堪虑

(华盛顿25日讯)美国一名杂志总编辑24日披露,他被意外拉入国安高层的通讯对话。

《大西洋》杂志(The Atlantic)总编辑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因而得知美国国安高层有关空袭也门行动的讨论。事件曝光后震撼华府,民主、共和两党都有国会议员认为应对此究责。

美国“政治”新闻网指白宫国安顾问华尔兹的仕途堪虑,并引述华府一名高官报道,在24日那天已有多名政府人员在讨论如何处置华尔兹,“有半数人认为他(华尔兹)绝对无法留下来,或者不应该留下”。

这名高官说:“不查清楚谁在对话里,太粗心了。在即时通讯平台Signal上讨论那些事(战争计划)也很粗心。当国安顾问不能这么粗心。”

两名白宫高级幕僚认为,华尔兹应该辞职,避免让总统特朗普陷入不利的处境。另有一名白宫消息人士向“政治”直言:“白宫所有人都同意一件事,那就是华尔兹是个大白痴。”

戈德堡24日那天《大西洋》发文说,他是在3月11日收到华尔兹Signal账号的加入邀请,随后又被加进一个名为“Houthi PC小组”的群组对话,Houthi即也门叛军胡塞武装。

据戈德堡说法,“Houthi PC小组”有18名成员,包括美国副总统万斯,以及华尔兹、国务卿卢比奥、防长海格塞斯、中央情报局局长拉特克利夫、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等美国国安高层。

“政治”新闻网强调,华尔兹是否官位不保目前仍未定案,特朗普可能会再观察几天再做决定。有白宫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已与华尔兹谈过此事,目前仍支持对方。

特朗普24日那天在白宫告诉记者,他对此完全不知情,“我又不是《大西洋》的追随者”。另一名白宫官员随后表示,已对此事展开调查,特朗普也已获得相关简报。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休斯证实,有关报道所提的信息串“应该是真实的”,现正调查为何会有人无意将此号码加入群组。

白宫发言人利威特发表声明称,特朗普表示美军15日针对胡塞武装的空袭“极为成功且富有成效”,“特朗普对他的国安团队仍维持极高的信任,包括国安顾问华尔兹”。

“政治”新闻网引述白宫官员说,他们发现内部已渐生压力,要华尔兹为自己的一时失误负责,亦即可能要他辞职。但这名官员说,华尔兹最终的命运仍取决于特朗普如何看待这件事。

另外两名官员指出,尽管特朗普可能指责华尔兹让美国国安出现漏洞,但他也可能对万斯在对话中违背了政府的外交政策,或指责海格塞斯在群组中分享敏感细节。

根据戈德堡分享的对话截图,万斯针对空袭也门行动表示:“我很讨厌再度出手救欧洲。我不确定特朗普是否意识到这项行动与其他对欧洲的信息有多么不同调。我们还可能面临更多风险,就是油价可能小幅至大幅上涨。”

新闻来源:太报(TaiSounds)

中俄监控未加密手机

美众议长:无心错误

另一方面,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共和党籍的约翰逊表示,在媒体人无意中被加入高官通讯群组的事件上,总统特朗普政府确认是一个错误,但他认为确实见到白宫高层官员正在履行职责,而且做得很好。

约翰逊又说政府正应对及追查原因,确保不再发生同类事件。

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要求全面调查此事,强调任何将敏感军事计划对外发布的政府人员,都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

另一方面,此事曝光后震撼华府,国会两党都有议员认为应追究责任,甚至指责相关官员犯法。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阿克西奥斯”报道,曾是空军准将的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共和党籍众议员贝肯表示:“我也曾不小心误传简讯给错误的对象。我们都曾经历过。”

不过他强调,此事不合理之处在于“通过不安全的网络发送这些讯息”。

“这些信息绝不应通过不安全的系统发送,俄罗斯和中国肯定都在监控他们未经加密的手机”。

 
 

 

反应

 

国际

中国六代战机歼-36试飞 退将:这两点美国F-47比不上

(台北30日讯)美国宣布第六代战斗机F-47后,中国第六代战斗机歼-36则进行测试飞行。台湾退役中将帅化民认为,中国六代机携带油料多、飞得更快,这两点,美国六代机比不上。

帅化民29日在中天《前进战略高地》节目中表示,中国六代机外型像树叶,没有尾舵,有比较好的隐身效果。还有中国六代机巡航速度2到3马赫,若对方战机只有1马赫,六代机就可以绕到后面去,从旁边打你,敌人机群就会受到两面攻击,这是第一种用法。第二种用法,中国六代机可攻击你的预警机,让你瞎眼,还可偷偷从旁边来打你的加油机,让你来得了回不去。

帅化民接着表示,中国六代机第三种用途,则是直接做斩首行动,因为它有3个雷达,每个雷达有120度视线,3个雷达就有360度。

他更点出,中国六代机的机翼是整片三角形,可携带油量很高,机背上还有一具发动机,是用固体燃料,没有空气时使用省油的方式,又飞得更快。美国六代机的三角形机翼则比较小,前面还有一对副翼,油料携带得少。光是这两点,就把美国的比掉了。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