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蒂面临反人类罪指控 国际刑事法院提交181项证据

杜特蒂(档案照)
(海牙27日讯)菲律宾前总统杜特蒂的法律团队,已收到国际刑事法院检方对他提起的反人类罪的首批181项证据材料,其中包括关键证人的证词、法医报告等。
《菲律宾星报》报道,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21日向预审分庭提交了这些证据材料。这些证据被列为机密,仅限案件相关方知悉。虽然具体内容未对外公布,但国际刑事法院检方表明,这些证据与逮捕令中的指控基础密切相关。
国际刑事法院在针对杜特蒂的逮捕令中表明,有合理理由认为杜特蒂在2011年11月1日至2019年3月16日任职时期以及肃毒行动期间,导致数千人死亡,犯下危害人类罪。
目前,杜特蒂需等待9月23日的控罪确认听证会,而他的阵营已向菲律宾最高法院提交请愿书,挑战杜特蒂被逮捕的合法性。
菲律宾已于2019年退出国际刑事法院。杜特蒂的法律团队计划以程序问题为由,要求国际刑事法院撤销指控,并寻求暂时释放杜特蒂。

2025年3月17日,马尼拉警察阻挡向马拉卡南宫前进的抗议者。在杜特蒂被捕后,抗议者们呼吁菲律宾政府重新加入国际刑事法院。
但,《马尼拉时报》引述国际刑事法院发言人法迪说,任何涉及释放杜特蒂的请求,都必须提交给国际刑事法院,只有国际刑事法院法官才能决定是否释放杜特蒂。
此外,法律专家普遍认为,不管逮捕是否合法,国际刑事法院仍有对此案的司法管辖权。
菲中南海主权争议再升温 谷歌地图改标注介入纷争

谷歌地图从本周一开始,直接显示菲律宾西部海域为“西菲律宾海”(West Philippine Sea)(红圈),而不是之前统称的南中国海。 (谷歌地图)
(马尼拉16日讯)菲律宾媒体报道,谷歌地图14日把菲专属经济区内、位于菲律宾西边的水域标注为“西菲律宾海”,此前这片水域广泛被称为南中国海。与此同时,美菲今年的联合军演宣布首次使用反舰导弹,两起事件料进一步挑起区域敏感神经。
公众如今无须输入关键字搜索,最新的谷歌地图就会显示“西菲律宾海”。西菲律宾海以北和以西的海域仍被标注为南中国海。谷歌受询时解释,地图一直都有标注西菲律宾海,如今只是让这个名称无须放大地图就能看到而已。
菲武装部队发言人帕迪拉15日发声明说,谷歌地图此举说明国际社会对菲律宾主权的认可,并赞扬这是“对事实表述与公众认知的有力贡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当天在例行记者会上简短回应说:“长期以来,南海(南中国海)一直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通用地名,为世界各国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广泛接受。”
国际普遍称这片水域为南中国海。2012年9月,时任菲总统阿奎诺三世签署政令,把菲群岛西侧的南中国海专属经济区命名为西菲律宾海,以宣示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