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险被夸大 越南经济前景仍乐观/奕帆丰顺

越南经济将转向由国内驱动的发展模式。
进入2025年,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再次聚焦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稳定构成威胁,给越南的出口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我们认为,实际影响可能不会如预期那般严重。正如俗话所言,“当一扇门关上了,另一扇门就会打开”。
尽管出口可能面临阻力,但越南国内经济有望在2025年推动增长,有助于抵消外部压力带来的任何放缓。
特朗普上任首日即宣布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关税措施,其中包括对特定国家的关税(例如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关税)以及对特定产品的关税(对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
特朗普亦提议对汽车、制药和半导体产品征收25%关税,这将影响到许多国家。
影响程度低于大马
回顾特朗普第一次执政期间,在对中国的贸易战中,越南和墨西哥是最大的受益者。
然而,目前的担忧在于,特朗普迄今为止一直主要针对与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顺差的国家,而越南是与美国第三大贸易顺差国。尽管出口可能有所放缓,但实际影响或许不会如外界担忧般严重。
根据特朗普宣布的最新关税政策,影响最大的将是半导体设备征收25%的关税,而该类产品在2023年占越南对美出口商品总额的约24%(电子电气相关产品)。不过,与马来西亚等地区同侪相比,其影响程度要小得多(马来西亚对美国的出口中有60%是电子电气相关产品)。
越南是否会被征收关税?目前来看,我们认为可能性相对较低,原因在于美国的工资水平仍然较高,且技术工人供应不足,难以在国内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生产“越南制造”产品。
此外,过去曾有人担忧“中国制造”产品通过墨西哥和越南转运至美国,以规避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然而,现实情况是,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中,只有大约2%是转运的中国商品。
竹子策略解决关税风险
考虑到越南一贯在双边贸易中采取“竹子”策略(Bamboo Approach)(即灵活和合作的态度),如果越南海关官员与美国技术专家能密切合作,这个转运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事实上,越南政府已宣布将通过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LNG)和飞机来缩小贸易顺差。
尽管关税不会对越南出口造成重大打击,但由于去年企业在特朗普上任前提前增加订单,导致对美出口激增20%,我们预计今年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
此外,美国强劲的国内经济可能推动越南出口增长,因为稳健的消费需求有望推高对“越南制造”产品的需求。
内需驱动经济
2024年,越南经济强劲增长7.09%,主要受益于出口强劲及外资大量流入。虽然我们预期2025年出口增长将有所放缓,但随着经济逐步转向更多由国内驱动的发展模式,我们仍有信心越南能实现6.5%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
家庭消费占越南GDP的60%以上,但过去两年,疲软的房地产市场和较高的利率抑制了消费者信心,导致零售销售仅按年增长5至6%,低于越南以往8至9%的增长水平。
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展望2025年,随着房地产行业逐步稳定,我们预计消费者信心将有所改善。此外,旅游业(零售销售的重要驱动力)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鉴于中国游客因安全因素开始避开泰国,加上来自北美和东盟游客兴趣日益增长,越南旅游业有望保持增长势头,进一步提振国内消费。
越南政府近期将2025年的GDP增长目标上调至8%,并承诺采取大胆积极的措施以实现该宏伟目标。该战略的关键动力是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包括:
●中越铁路计划——一项80亿美元的铁路项目,连接河内与中国边境;
●重启核电站建设计划;
●计划完成50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包括东部南北高速公路;
●计划投入使用3000公里高速公路,并完成胡志明大道与隆城国际机场的建设。
因此,我们预计2025年政府基础设施支出将增长15至20%,达到310亿美元,约占GDP的6%。鉴于越南财政状况良好(政府债务仍低于GDP的40%),这一支出增长不太可能对该国财政造成过大压力。
总体来看,在强劲的国内消费和政府投资增加的推动下,越南经济将在2025年增长6.5%,超过其地区同侪。
利率料维持不变
尽管1月通胀率超出预期,但仍处于越南国家银行(SBV)对2025年设定的3%至4.5%区间内。
我们预计全年通胀将维持在可控水平,从而减轻央行加息的压力。
与此同时,越南盾兑美元和人民币等主要货币汇率维持稳定。尽管近期受美国通胀预期上升及中国经济复苏前景推动,两大货币有所升值,但汇率大致维持在2024年水平,我们认为这一趋势是可持续的。
然而,一个关键风险在于越南外汇储备下滑,目前已回落至2019年水平。尽管目前储备仍然充足,但我们预计SBV将在2025年全年维持当前4.5%的利率,以防止外汇储备进一步大幅消耗。
尽管特朗普就任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但我们依然对2025年越南股市持乐观看法,因为我们认为越南经济将转向由国内驱动的发展模式,这一转变将受到更强劲的国内消费和政府支出增加的支撑。
视频推荐:
180天后生效 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

(华盛顿18日讯)特朗普政府宣布新计划,将自180天后对中国船舶与中制船征收港口费,借此振兴美国造船业并对抗北京主导地位。尽管在业界反弹之下,金额较先前提出的150万美元(约662万令吉)有所降低,仍冲击全球航运业。
BBC报道,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宣布的措施,比今年2月曾提出、对中国船只每次停靠美国港口征收高达150万美元更为宽松。根据公告,相关费用将于180天后开始实施,并会在未来几年逐步提高。外界担忧,此举可能进一步扰乱全球贸易,特别是在特朗普总统关税政策已引发紧张局势的背景下。
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在声明中表示:“中国基本上已经实现其产业主导地位的目标,对美国企业、劳工及整体经济造成严重不利影响。”据新规定,针对中方的船东与营运中方相关的制船舶的业者,将根据其货物重量、所载货柜数量或车辆数量来计算港口费用。
对于散装货轮,费用将依货物重量计算;对于货柜轮,则依货柜数量计算。措施初期,陆船东与营运商将按每吨货物收取50美元,之后三年每年再提高30美元。
另外,对于中制船舶,费用起跳为每吨18美元,或每个货柜120美元,并将在未来三年逐年上调。
而非美国制的运车船,将按每辆车收取150美元。这项费用将在每艘受影响船舶的每趟航行中收取一次,一年最多不超过五次。
英国出口与国际贸易学会会长福吉奥内表示,这些关税导致船舶数量大幅增加,尤其是在欧盟,同时也造成了英国港口严重拥堵。他说,原本前往美国的中国船只改道驶往英国和欧盟。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