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

校服需佩戴国旗徽章 教专:培养爱国情操

(吉隆坡27日讯)全国教师专业职工总会(NUTP)对教育部推行学生必须在校服上佩戴国旗徽章的措施表示支持,认为此举措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专总秘书弗兹今日发文告指出,这项措施不仅是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强化学生的国民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与融合的重要决策。

他说,配合有关措施的推行,教育部免费向所有学生发放每人2枚国旗徽章。

“教专也鼓励教师、家长和社会大众一同支持教育部这项措施,共同培养出既有家国情怀,又能为国家贡献才智的新时代青年。“

根据教育部发布通告(SPI 3/2025),自今年4月21日起,所有隶属于教育部的学校及教育机构的学生,必须在校服上佩戴“辉煌条纹“(国旗)徽章。

这一新规定适用于所有政府学校、政府资助学校、预科学院和师范学院。

相关新闻:

教总:国旗徽章流于形式 应妥善规划勿增经济负担

4月21日起校服须佩戴 教育部免费提供2国旗徽章

【独家】学生需佩戴国旗徽章 教育部拟下月21日开跑

视频推荐:

 

 
 

 

反应

 

言论

爱国之心看不见?/何燕羚

大家这个月都在“忙”着关心美国的关税大战,似乎开始“淡忘”了我们下周即将开跑的政策——学生佩戴国旗徽章。

身为母亲和媒体人,不管中美贸易关系多紧张,我并不会忘记4月21日这日子。自下周一起,所有隶属教育部的学校将分阶段推行学生佩戴国旗徽章的政策,旨在培养爱国情怀,并加强学生与国家之间的认同感。

初衷无疑是正面的,但政策一出,社会各界却有不同声音,特别是来自学生与家长的真实回馈,值得我们深思。我亲自“采访”家里10岁的孩子。 

我:你觉得佩戴这国旗徽章,你会更爱国吗?

他:不会。不管我有没有佩戴,我都不会乱丢垃圾,爱护这个国家,不用靠一个徽章。

存安全隐患

对这些正值成长阶段的孩子而言,爱国不是装饰在胸前的一块徽章,而是体现在生活点滴中的行为与认知。他们或许年纪尚小,却敏锐地指出,真正的爱国教育,必须超越表面形式。为何,我们的教育部却没看破这点呢?

同时,家长们也会多了一份担忧,国旗徽章采用金属扣针固定,对年幼或低年级学生而言,这类锋利物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孩子贪玩时不小心扎到自己或别人怎么办?”

“是否有更安全的替代方式?”

这都是家长群中所关注的。的确,爱国教育不该仅停留在象征性动作上。徽章虽小,但传递的意义却该有更深层的教育内容作支撑。如果缺乏配套教学、活动与内在引导,仅靠一枚徽章,恐怕难以真正达成“爱国”目标。

我们也不该一味批评政策形式化,而是应该呼吁在落实爱国教育时,更加重视“意义”和“安全”之间的平衡。例如是否可考虑使用不具危险性的熨烫徽章,或将“佩戴国旗”的动作结合课堂讨论、主题活动或故事分享,从而让孩子真正理解国旗的意义与国家价值。

国旗,是认同的象征。但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心中点燃对这个国家的归属感与责任感。这不能只靠一枚徽章,而应通过教育的智慧与温度,慢慢灌溉,深植于心。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