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局退休制度改革 获世界经济论坛列典范

(吉隆坡29日讯)世界经济论坛(WEF)最近将大马雇员公积金局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列为新兴经济体建立长期退休制度的典范。
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面向未来的长寿经济:创新与关键趋势》白皮书中指出,公积金局具有适应性策略,可在财务永续、代际公平与包容之间取得平衡,以确保公共退休制度的长期韧性。
“这些改革为寻求退休制度现代化,应对人口与经济现实变化的国家,提供宝贵的经验。”
报告说,会员获准提出部分存款用于购屋、教育及医疗费用,显示公积金局在为退休保留长期储蓄,也提供适度的财务灵活。
在冠病疫情期间,公积金局推出特别提款计划,虽引发大马人会否面临退休金不足的担忧,但在当时得以协助公积金会员缓解经济压力。
去年,公积金局推出3个户头结构,将75%存款用于退休,15%为有条件提款(房屋或教育),以及10%让会员在紧急情况下可随时使用的灵活户头(第三户头)。
自愿缴纳人数增53%
公积金局也推出i-Saraan计划,鼓励非正规领域员工自愿缴纳公积金,政府提供20%配对缴纳补贴措施,每年限额500令吉。这使到参与人数从2023年38万人,于去年激增53%至58万人。
该局强调,我国在探索改革,以提高理财知识、将强制缴纳范围扩大至非正规员工及外劳,并促进社保权益跨就业形态转移。
通过立法改革与覆盖扩展路线图,我国有望缩小劳动力覆盖与正规退休计划之间的40%差距,但占劳动力大比重的非正规领域仍是个挑战。
实施永续融资机制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加强公共退休制度和提高后代财务安全的关键行动之一,是实施永续融资机制。
调整缴纳率、将退休年龄与预期寿命挂钩和多样化投资策略,有助于在不给年轻一代造成过重负担下,维持系统偿付能力。
此外,通过便携式退休福利和微型养老金计划等政策,将覆盖范围扩大到非正规及零工员工,并进一步改善传统就业结构以外人群的财务安全。
另一项关键措施是推行自动登记退休储蓄,而实行养老金或退休储蓄计划自动登记国家,其参与率显著提高,有效帮助中低收入群积累足够的退休储蓄,推动长期财务安全。
称美国仍为关键市场 EPF寻求多元化投资布局

公积金局
(吉隆坡16日讯)大马雇员公积金(EPF)表示,正在寻求扩大对其他地区的投资敞口,以确保投资组合更为均衡且具抗风险能力。
根据外媒报道,EPF在一封电邮声明中表示,美国依然是全球贸易的重要伙伴。
“美国与中国一样,因其市场规模、流动性及全球影响力,是EPF全球多元化投资组合的核心组成部分。”
不过,EPF并未在声明中透露具体将如何实现多元化投资。
EPF是全球最大的养老基金之一,与其他主要投资者一样,正面临美国总统特朗普所推行的关税及政策措施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挑战。
根据 EPF于3月发布的声明,截至2024年底,其投资总额为1兆2500亿令吉,其中,海外资产占总投资组合的37%,但为其贡献了50.3%的总投资收益。
相比之下,本地投资占其总投资的63%,带来了49.7%的投资收益。
得益于去年海外投资收入的优异表现,EPF在2024年派息率为6.3%,高于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