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视频】曼谷78层第2高楼 如钟摆左右摇晃15秒!

(取自King Power Mahanakhon官网)
(曼谷30日讯)缅甸规模8.2强震震到南边的泰国曼谷,曼谷有78楼的第2高楼王权大京都大厦(King Power Mahanakhon),当下宛如钟摆般明显左右摇晃,15秒画面让人心惊。
缅甸28日发生规模8.2大地震后,有网友分享曼谷第2高楼王权大京都大厦当下画面,15秒影片显示,相较邻近建筑,王权大京都大厦宛如钟摆般明显左右摇晃,画面引发网友热议,有人留言表示看起来很可怕。
也有网友看到影片后惊呼大楼被震到变形,中间好几个楼层错位,顶楼甚至塌陷,不过这实际上是王权大京都大厦原本就有的特殊设计,整栋大楼外观宛如马赛克砖,中间楼层的玻璃帷幕外墙呈现像素化效果,因此又有“碎片大厦”的别名。
28日地震发生过后,王权大京都大厦所有人王权免税集团(King Power)发文宣布,为了安全起见,大楼暂时关闭,不过29日又表示已完成安检,大楼恢复营运。
王权大京都大厦座落在曼谷市中心的钟那席(Chong Nonsi)空铁站,外型有如马赛克砖的王权大京都大厦一共有78层楼,高达314公尺,2016年竣工时曾是曼谷第1高楼,王权大京都大厦主要为酒店使用,顶楼有观景台,可欣赏曼谷景色。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
大马 “无震” 走向终结?/许文谦
近日,缅甸发生 7.9 级大地震,这场地震威力巨大,其影响范围远远超出缅甸本土。泰国部分地区有明显震感,甚至远至中国的一些区域也受到波及。就连一直以来地震相对较少的马来西亚槟城,也感受到了余震带来的晃动。
沙巴地震惊醒全马
长期以来,马来西亚民众对地震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在人们传统认知里,大马似乎是远离地震威胁的安全区域。然而,现实并非如此。随着周边国家地震活动愈发频繁,马来西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面临的地震风险。
回顾历史,2015 年沙巴发生的地震,是马来西亚近代以来较为严重的一次。那次地震给当地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也让人们意识到马来西亚并非处于绝对的 “无震区”。
从地理角度看,地球板块运动从未停止,马来西亚所在区域也可能会受到板块移动的影响。周边多个国家频繁发生地震,正是板块活动的表现。尽管马来西亚大部分时候只是在周边地震时建筑稍微摇晃,但这也足以敲响警钟,说明马来西亚正面临地震风险增加的局面,极有可能告别过去相对平静的 “无震时代”。
自 2015 年沙巴发生地震后,地震已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虽然马来西亚的土地构成以较为稳定的花岗岩和变质岩为主,相比泰国曼谷的松软土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震动的放大效应,但这并不意味着马来西亚可以对地震威胁掉以轻心。

随着地球板块持续运动,大马极有可能会因 “断层再活化” 发生地震。一旦大规模地震发生,现有建筑能否继续保证安全,仍要打一个问号。
在应对地震风险方面,大马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马来西亚设有 80 个地震传感器用于监测地震活动,为获取地震信息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在建筑物防震层面,政府应有相应举措。
大马建筑设计基本还可以应付里氏 7 级以下的震动,槟城的槟威大桥在建造时就考虑到了防震需求,具备一定的防震能力。不过,现有大马大部分建筑在设计上仍然缺乏抗震、免震、制震技术,因此这些建筑的抗震性能有待评估与提升。
对于马来西亚来说,当下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政府应加大对地震研究的投入,提升国内对地震的监测和预警能力,让民众能在地震来临前获得更多准备时间。
须加强民众安全教育
同时,要全面检查和提升全国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尤其是人口密集地区和重要基础设施的抗震加固工作,刻不容缓。此外,加强民众的地震安全教育也至关重要,让民众了解地震发生时该如何应对,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和防灾意识。
东南亚地震频繁发生,马来西亚告别 “无震时代” 并非危言耸听。面对可能增加的地震风险,政府、社会和民众都需积极行动起来,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中最大程度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