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反华恩将仇报 中国重估非洲战略安全

报道:宋阳标
尼日尔军政府打击中资企业,并驱逐中国籍高管,不顾中国昔年援建之恩。非洲政权不稳,中国须重估非洲战略安全。
西非国家尼日尔军政府领导人奇亚尼(Abdourahamane Tchiani)3月13日签署紧急政令,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津德尔炼油厂(Soraz)及西非石油管道公司(WAPCo)的3名中国籍高管在48小时内离境,并查封炼油厂账户。同日,尼日尔旅游部以“歧视性经营”为由,吊销了中资阳光国际酒店的营业执照。
12年前,众多在非洲国家加纳淘金的中国人被抢劫一空,有人员伤亡,他们被迫抛弃从远隔重洋的中国运去的辎重设备,逃回中国。
3月14日,尼日尔军政府还没收了中石油4亿美元(下同,约17.7亿令吉)的款项。今年3月,尼日尔军政府应该兑付中石油贷款,但是由于其仍陷于财政动荡中,因此不但没有商谈延期,反而直接要求中资金德尔炼油公司缴纳1.3亿美元的“天价税单”。
据了解,中国在尼日尔约有70亿美元国有资产。数据显示,2023年,西非政变国家对华债务违约率已飙升到47%,远超非洲大陆23%的均值。
尼日尔位于撒哈拉沙漠中心地带,国土面积为126.7平方公里,其中80%是沙漠,但该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诸如石油、煤炭、黄金、石膏、磷酸盐、白银、锡和铀等矿产资源,其中磷酸盐储量居世界第4位,铀储量达42万吨,是世界第5大产铀国。尼日尔铀矿占中国核燃料进口总量的12%,直接关系到中国国内17座核电厂的运行安全。
中资尼日尔20余年
尼日尔军政府2023年上台后,驱逐了美法驻军。赶走美法之后,尼日尔引入俄罗斯雇佣兵瓦格纳集团,同时接受美国2.5亿美元基建援助。但在此过程中尼日尔陷入了财政危机,此时中国伸出援手,由中石油提供4亿美元低息贷款,帮助其渡过危机。早自2003年开始,中国人耗时22年,先后在尼日尔投资60亿美元,给尼日尔建立起一套石油工业体系,并修建了从尼日尔到贝宁沿海港口长度近2000公里的输油管道。2024年5月,第一艘油轮从贝宁航向中国。
目前,中国石油在尼日尔、乍得两国的员工近2000人。尼日尔炼厂持续加大对尼方员工的培训力度,保证尼方本土化进程稳步推进。中国企业在尼日尔投资的石油企业产出占据了其GDP的10%,贡献了财政的12.5%。
目前,尼日尔的态势尚未明了,中国在其境内的利益将会如何走向,都有待观察。
中国与贝宁关系良好
尼日尔政变后,与其南部濒海邻国贝宁一直处于关系紧张状态。贝宁甚至封锁了尼日尔石油的出口。
2024年8月,中国向尼日尔的邻国贝宁捐赠了一批榴弹炮和配件。贝宁军方表示,这些装备“有助我军更好地应对在地面打击恐怖主义威胁的行动挑战”,“来自中国的支持是两国军事合作的一部分,这种合作每天都在加强和多样化”。
贝宁军队正在该国北部与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接壤的边境地区与恐怖分子作战。
2023年9月,贝宁总统塔隆访华,中贝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去年5月,中国石油在尼日尔的第一艘百万桶油轮即从贝宁塞梅港启程前往中国。
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从1970年代修建坦赞铁路开始,当时耗费5亿美元、花费人力5.6万,牺牲69人。从此以后,坦赞铁路成为中非友谊的象征。
西方指责中掠夺非洲资源
赞比亚也是中国在非的主要投资国,惟该国在主权债务违约时,却随着西方阵营的宣传指责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掠夺非洲资源,最终中国企业遭遇重大损失。
2021年,中国拿下几内亚芒杜铁矿开发权,但不久该国发生军事政变,新上台的军政府指责前任政府“贱卖资源”,要求提高几内亚持股比例、追加基础设施投资(援建铁路、港口等)。在2023年开发方被迫承诺为几内亚修建650公里铁路和深水港,并将几内亚政府持股比例提高至15%。
中国垫资38亿美元修建的蒙内铁路,肯尼亚方面表示还款期限推迟到50年,中国方面只好寄望于10年经营权有所收益。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美列10项不公平贸易 中日泰上榜大马未入列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星期一发表“10项不公平贸易行为”。图为代表办公室大楼。(取自美国总务管理局【GSA】官网)
(华盛顿8日讯)美国本月起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关税后,不少贸易伙伴纷纷赴美谈判争取有利条件。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7日又发文强调“10项不公平贸易行为”,开头就点名中国,日本及欧盟也入列,在本月2日关税清单加征24%的大马则未上榜。
办公室7日那天在X平台宣布“10项不公平贸易行为”,并列出美国所承受的损失。贴文开头就提及中国:“单在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上,每个月就有超过10万面中国制造的美国国旗售出。”
办公室指出,这已导致美国制造商损失200万美元(下同,约897.7万令吉)的销售额,最终造成就业机会流失和企业倒闭,并强调“美国国旗应该是美国制造”。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也点名印度及泰国,表示印度禁止进口美国乙醇作为燃料,泰国同样限制燃料乙醇进口,需要批准和许可证,但自2005年以来便未曾核发过这类许可,“如果美国能取得对印、泰燃料乙醇出口市场准入,每年将可增加至少4.14亿美元的出口值”。
美国总统特朗普稍早才与日本首相石破茂就关税通电话,特朗普本人还直言“我们聊得愉快”,但日本仍出现在“10项不公平贸易行为”榜上。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写道:“日本对美国海鲜维持高达10.5%的关税,并对多种鱼类实施复杂的进口配额制度,让美国出口商难以稳定进入市场。”
据办公室说法,日本这些“不公平的贸易做法”每年造成美国海鲜业约1.89亿美元的出口损失,损害仰赖全球市场来维持生计的美国渔民与沿海社区。
欧盟的“反砍伐森林产品规则”(下称EUDR)也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点名,“这项规则禁止进口牛、可可、橡胶及木材等7种产品,除非出口商符合各种繁琐的合规要求。据估计,EUDR可能影响美国每年价值86亿美元的农业及工业出口”。
办公室另提到南美洲、非洲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及附上3月末上架的年度《国家贸易评估报告》(NTE)连结,供外界参考美国出口商面临的其他不公平贸易行为。这份报告涵盖了美国近60个贸易伙伴。
新闻来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