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美国的隐藏负债/丹尼尔·布里茨、罗伯特·道格

前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最近打趣说:“财政刺激就像一种存在耐受性的药物;为了保持持续增长,就必须得让赤字不断扩大。”



像萨默斯这样的人之所以为赤字忧心,是因为他们怀疑政府借来的钱是否最终被用到了可以推动GDP长期增长超过债务增长的手段上。除非支出组合发生变化,否则债务相对GDP的比率将继续增长,直到灾难降临。

其他人却对此不以为然。

例如在左派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曼就认为,对于一个“美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债务危机根本不可能发生。”

而隶属于右派的《福布斯》杂志政治经济编辑约翰·塔姆尼也觉得应该“把那些没完没了的危言耸听抛诸脑后,预算赤字委实无关紧要。”

但尽管各方对美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判断存在分歧,但他们都接受衡量这一指标的标准方法的准确性。



这就是一个错误,甚至可能是灾难性的。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最近报告称,本财年前十个月的联邦预算赤字较去年同期高出1160亿美元(约4640亿令吉)。

国会预算办公室目前预计到2020年时年度赤字将达1兆美元(约4兆令吉)。

这虽然令人担忧,但却并未反映出严酷的事实:去年的年度赤字几乎已经肯定超过了1兆美元。

要理解这一点,可以把美国想象成一个天花漏水的屋子。

如果你想将房屋出售给通过抵押贷款来筹措房款的买家,联邦房地产法会要求你先对房屋进行评估,而评估结果肯定会写明屋顶需要维修。

在这种情况下你无法拖延维护。

法律会要求你披露并支付修复屋顶的隐性费用,否则的话你就是在盗取买家的利益。

推迟不代表消失

的确,与资产负债表上的抵押贷款不同,你可能不会将屋顶维护费用视为当期负债。

但是推迟这笔支出并不会让问题消失。它仍然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债务——只是暂时未计入而已。

联邦政府也有一些人们往往都不会留意到的未计入债务。

已计入的债务是公众以美国国债形式持有的15.6兆美元(约62.4兆令吉);而未计入的债务包括维护道路、供水系统和5万4560个存在结构缺陷桥梁的延期成本,以及减轻气候灾难性影响所必需的、尚未建成的低碳能源系统。

但这些只是其中两个影响比较广泛的例子而已。

根据美国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所占的份额进行的计算,向清洁能源系统转换将额外花费6.6兆美元。

基建和减碳债务达47兆

那么美国究竟有多少隐藏债务呢?在这方面我们只依靠粗略的估计。例如,根据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升级该国摇摇欲坠的基础设施需要耗资5.2兆美元(约20.8兆令吉)。

根据国际能源署2014年发表的报告和我们根据美国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所占的份额进行的计算,向清洁能源系统转换将额外花费6.6兆美元(约26.4兆令吉)。

加起来就是11.8兆(约47.2兆令吉)包含通胀因素的未入账负债。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债务不仅仅是联邦债务。过去大多数基础设施和气候成本都由州和地方政府负责。

然而已经承受超过3兆美元(约12兆令吉)市政债务的各州政府被其大规模延后支付设施维护负债以及最近才列入记录的缓解气候变化成本压得喘不过气来。

修复成本逐年增加

但由于气候变化和基础设施安全是国家而不是地方事务,这11.8兆美元的基础设施和环境相关债务最终还是要由联邦政府负责。它们就是美国这个国家的“漏水屋顶”。

这个数字会逐年增加,因为随着桥梁结构的不断瓦解,修复它们的成本只会更高;随着海平面和气温的持续升高、森林火灾的加剧,降低灾害损失的成本也会增加。

事实上,在2012至2016年间,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将美国年度基础设施投资缺口预测数提高了2210亿美元(约8840亿令吉)——每年增加约550亿美元(约2200亿令吉)。

而从2012年到2014年,国际能源署将向清洁能源系统转换的估计成本每年调高大约2700亿美元(约1.08兆令吉)。

加起来排除通胀因素后的赤字总额达3450亿美元(约1.08兆令吉)——仅仅是因为推迟了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气候减排支出。

2017年美国联邦赤字为6650亿美元(约2.66兆令吉),这反映了实际得到核算的债务增加额。

但如果将未计入的基础设施和气候债务纳入其中,2017年的全部赤字将超过1兆美元。

这虽然都是些粗略的计算,但它们指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为什么美国去不计算其隐藏债务?

简略的回答是法律并不要求这样做。

联邦“债务上限”从来都不是一个固定架构,并且在压力之下它已经变成了一种软性的“天花悬挂系统”好让政府可以尽可能多地借钱。

打劫未来的美国人

与此同时,一项原本旨在通过禁止赤字在十年内增加超过1.5兆美元(约6兆令吉)以确保政府能负起财政责任的国会裁定,已沦为逃避第11年及随后年份责任的会计技巧。

但正如隐瞒和拖延维修漏水屋顶形同于从购房者处偷钱那样,当我们忽视政府在全部范畴内的负债时,实际上就是打劫未来的美国人。

除非所有债务都被记录在案,否则我们甚至无法了解财政政策究竟会对未来增长产生正面还是负面影响。

丹尼尔·布里茨

投资管理顾问

罗伯特·道格

汉诺瓦远期资本公司管理合伙人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ADVERTISEMENT

 
 

 

反应

 

国际财经

小米成功试产首款3纳米芯片 恐被美国盯上

(北京22日讯)中国官方透露小米自研芯片将进入设计定案(tape out)阶段,并有望采用3纳米制程生产,引起科技界关注。惟美中科技战火延烧,华为已遭白宫列入黑名单,若小米先进制程研发技术也引起美方关切,后续要紧盯美国是否出手干预。

第一财经报道,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唐建国20日公布,小米成功“流片”中国首款3纳米手机系统单芯片(SoC:System on a Chip)。

流片指芯片公司将设计好的方案,交给晶圆制造厂,先生产少量样品,检测设计的芯片能不能用,再根据测试结果决定是否要优化或大规模生产。为测试芯片设计是否成功,必须进行流片,这也是芯片设计企业在前期需投入巨大成本的原因。

根据数据分析,该3纳米芯片预计在性能上显著提升,甚至可能达到或超过现有市面上顶级行动处理器如高通Snapdragon 8 Gen 3或联发科天玑9300,并有机会在台积电生产。

法人指出,小米若能将自研芯片投入先进制程量产,预期可能会减少对联发科旗舰芯片采购量,对联发科手机芯片会有少许影响,不过联发科目前亦具备独立数据机芯片产品线,因此仍可对小米供应非手机芯片产品。

业界评估,对小米开发自研芯片抱持保守态度,原因在小米先前投入自研芯片松果澎湃以失败告终,加上现在中美科技战,虽然小米尚未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中,但美国对于中国发展及投片先进制程仍抱持保守态度,未来能否顺利投片量产仍待观察。

港媒指出,小米是否能依赖台积电的先进制程量产,仍是未知数,加上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持续升温的贸易制裁,很有可能成为小米自研芯片的绊脚石。

目前手机品牌自研芯片最成功的案例是苹果,但苹果也是耗费10多年,不断投入研发才有今日的成果,OPPO、vivo等非苹大厂先前也都传出投入自研芯片领域,但最终仍宣告失败。

业界认为,华为遭美制裁,至今中系手机芯片研发仍滞碍难前,即使华为勉强延续自家麒麟系列芯片生命,但少了台积电先进制程助威,效能仍难以与高通、联发科比拟,而小米并未被美国制裁,因此很可能接替华为,肩负起国家任务,为中系芯片产业扬眉吐气。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