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马中关系进入微妙时期(上篇) —评马哈迪重访“唐山”/谢诗坚

马来西亚于今年5月9日变天后,首次出现政党轮替的奇迹。这意味着处于在野党地位的“统帅”马哈迪再一次以胜利者的姿态重新步入政坛,宣誓就任第七任马来西亚首相。除了创造两度拜相的纪录外,马哈迪也以93岁高龄重新统治这个国家,是神话中的神话。



但在“改朝换代”后,第一个对华的冲击就是马哈迪对中资在马来西亚的投资喊停。很多人不解其意,也不知道是新政另有隐情或有议程,因为这意味着马中融洽的关系将因这突如其来的“喊停”或“重检”而被“僵住”了。对于今后的马中关系的演变也有待重新评估了。

完善两国关系关键人物

如果说敦拉萨是马中重塑关系的牵头人,那么马哈迪就是完善马中关系的关键人物。

这是指1989年12月,马共经过41年的武装斗争后,终于在五次的谈判中取得丰硕的成果,马政府及泰政府与马共达成合艾和平协议,一劳永逸地解决森林游击战。这意味着马共放弃武装斗争,走出森林重返各自的国家。马中关系有了更大的开放。

1997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亚洲各国,马哈迪倡议开展“东盟加中日韩(10+3)东亚区域合作”正符合中国走向国际的目标之一。在这方面,中方承诺人民币绝不贬值,以稳住亚洲各国的币值。这对当时贬值40%的马币(兑美元)是十分关键的,因为马币如再滑落,国家经济可能瘫痪。



因为中国的积极介入,在2000年时马中双边贸易已突破80亿美元,而在2009年时跃升至519亿美元。

但也在这一年,中国首次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它取代了新加坡的地位。在东盟十国中,马来西亚独占鳖头,占东盟国家的40%。

转入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汶莱、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六个成员国间有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

换句话说,中国关税将从9.8%降至0.1%,而东盟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至0.6%。另外四个成员国(越南、寮国、柬埔寨及缅甸)在2015年步入零关税时代。

尤其令人鼓舞的是在2013年时,马中贸易额首次破了1000亿美元,其中马方的顺差是266.04亿美元,但要在2017年达致1600亿美元仍无法做到,因为2017年只达到960亿美元。

一带一路倡议带动经济

在旅游业方面,自从槟城和马六甲于200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从四面八方到来马来西亚旅游的游客日渐增加;尤其是中国旅客更是及快加入这一热潮。根据中国方面的消息,在2006年时,有53万人次访问马来西亚;到了2016年,已飙升至260万人次。

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后,马来西亚已成为中国的投资重点。在2015年的记录中,中国对马来西亚的直接投资增长超过10倍,已累积超过33.8亿美元,领先于美国、日本和新加坡。

从2010-2016年,中国累积对马来西亚投资182亿令吉,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方面。在全部282个获得审批的中国制造业项目中,总价值140亿令吉的197个项目已经落实,也制造了3万341个就业机会。

反应

 

要闻

【视频】吉隆坡市政厅今取缔违规招牌 黎正兴:无关敦马投诉

(吉隆坡21日讯)吉隆坡市政厅咨询理事会成员黎正兴说,隆市政厅今日在隆市西冷路(Jalan Silang)展开取缔违规招牌行动,跟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指吉隆坡处处是中文招牌,仿如人在中国一事毫无关联。

他说,政厅展开的每一项行动都需要时间进行安排,不可能几天内就成事带队出发。

他说,今日在西冷路的行动也是政厅早前安排的,而这一带的许多商业招牌都不符合规格,包括使用孟加拉字眼等。

“而且有关行动不只是针对招牌上的语文,也不是针对中文招牌。”

“隆市政厅不会因为普罗大众的一言一语就贸然行事。”

“如果大家有关注市政厅脸书专页,就会发现其实当局每周都会至少一次针对性的大规模取缔行动,这包括拆除档口等,这次的行动主要跟进14天通知限期已届满。”

隆市政厅的上述行动,让人联想到是否跟马哈迪的“吉隆坡商店清一色中文字”言论有关。马哈迪日前在社交媒体贴文,指周末开车到吉隆坡时,发现当地所有招牌以中文字为主,但找不到一个马来字,顿时让他突然感觉自己身处中国。

林立迎:明与市长开会将反映

另一方面,民主行动党甲洞国会议员林立迎受询时说,商业招牌的规格有其标准,也是全国各地方政府通用,包括国字体必须显著,以及其他语文较小且不能使用粗俗或敏感字眼等。

他希望隆市政厅的有关行动跟马哈迪的有关言论扯不上关系。

他说,本身无意回应马哈迪的相关言论。

”我明天恰好会跟吉隆坡市长会面,我会顺便反映,吉隆坡市政厅不应该是因为某某人讲了些什么就行事。“

隆市政厅执法组今日联手执照组及语文局展开大规模取缔行动,在包括半山芭、西冷路(Jalan Silang)、泗岩沫的Publika及满家乐 (Mont Kiara)一带取缔商业招牌。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