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倡廉反贪须坐言起行/南洋社论

前首相纳吉4日被控上庭,成为东南亚国家首位面控的政府最高领导人。

纳吉的4宗失信案和贪污案,定于8月8日进行案件管理,在此之前,根据法庭所发出的“封口令”,媒体一概不准对案件作任何置评;领衔控方团队的总检察长汤米托马斯对此显然不服,认为此举有违言论自由,况且也对海外媒体起不了作用。



不管怎样,“无罪推定论”相信是法官发出封口令的主要依据,大众尤其是媒体对案件的主观评论,或将对案件的审讯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民间有一句令人丧气的话,指法庭是个讲求证据多过于寻求真相的地方,罪犯往往可以通过法律的漏洞而得以逍遥法外,因为如此,公共评论对审讯的公正性所带来的“副作用”,确实不容小觑。

大马政府谈肃贪谈了好多年,马哈迪医生担任第四任首相时,曾因巫统党内横行无忌的金钱政治流下男儿泪;而第五任首相阿都拉2004年大选首度领军国阵之所以取得狂胜,跟当时祭出的肃贪口号有很大关系,可见人民对国内贪污现象的恨之入骨。

来到纳吉,国阵政府的肃贪口号也不曾消停,然而,这位第六任首相如今却在失信和贪污罪名下被控上庭,当中的讽刺性委实让国人深感难受。



对于本身的案件,纳吉盼望能获得公正审讯,他喊冤说,“如果这是我为国家服务了42年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我愿意(接受)。”

纳吉的这番话固然是想表达自身的“委屈”,但一个人无论担任公职多久,也不管曾对国家社会作出多大贡献,也不可因此涉贪,也不可将之当作赎罪条件,再说,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更高职位的公众人物,更应该懂得洁身自爱才是。

贪污是国家进步发展的基石,可大马独立至今超过一甲子,从国人的角度看,贪污情况非但从未消减,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对此,人民对希盟政府有所寄望,但愿新政府真正具有倡廉反贪的诚意,扫除政党和政府部门永远是藏污纳垢之地的刻板印象。

反应

 

言论

怕穷,更怕短浅/南洋社论

根据统计数据,东海岸由伊斯兰党长期治理的吉兰丹是国内发展滞后及最贫穷的州属,很多年轻人被迫要跨越马泰边境或其他有更多工作机会的州属谋生。

有人说,保守的宗教主义,还有教条戒律,束缚了经济的自由发展,像吉兰丹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几乎挂零;甚至有人还批评丹州政府因缺乏愿景,政策逻辑、管治的滞后和失能,导致持续贫穷的问题一直都没法有效解决。

的确,贫穷是问题,可是真正的问题还在于没有认识问题,没有善用头脑清晰地分析问题,去务实地解决问题。

还记得多年前,伊斯兰党向巫统列明要恢复共识、重归旧好就须先遵循以下条件,包括:抑制抵触回教的活动,例如禁舞禁酒,还要有传教的自由、宣教及播放宣礼歌。

显然只想恪守宗教道德和教规的政党领袖,对吉兰丹州的贫穷、基建的落后,长期困扰民众的水灾等问题,只能是一筹莫展。

在今日快速变化的社会,怕穷,更怕“短”,像浅陋笨拙的“短浅”,考虑不周的“短视”,不擅长之处的“短板”,讳疾忌医、不敢直面问题的思想“短路”,都是极可笑的。

利用东铁全链对接

其实,要刺激投资,就须利用东铁的全链对接,打造横跨彭亨、登嘉楼及吉兰丹的经济走廊,引进农业科学、新能源企业及旅游,延伸价值链;以及借助港务与物流,打通与外部世界的链接。

“短褐穿结”、“短吃少穿”、“箪瓢屡空”的穷困虽可怕,更可怕的还是那种困扰在小事的“人穷智短”,因短视而最后落得“短叹长吁”。

要进步发展,就要以科学 的理论框架,以科学管理的政策,去将马来西亚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包容的开放社会。

人类社会不断发生变化,过去的旧东西和陈规,现在已经不管用,也帮不到我们。

各种教派的教义经典并没有把世界的每一件事都一一记载下来,只拘守成规、旧说而不知变通,是行不通的。

未来的竞争与挑战越来越激烈,不努力就被淘汰;要真正摆脱贫穷,就必须先摆脱短视和浅薄陋见的旧思维。

人类社会各种新技术和颠覆性的科技创新,给世界带来深刻的变革,我们更要应用自己的才智、设想,和新的创见,去创建新的远景。

在此,更要奉劝那些恣意争权的政党领袖,与其为无谓的小问题争扰,不如用精密的脑去做更有建设性和更有意义的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