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玛琳河拦截网没清理
垃圾阻排流再肇水灾

玛琳再也成为马六甲市区的水灾黑区。右为谢守钦。

新闻特区:玛琳再也和柏卡第2路

(马六甲18日讯)玛琳再也大河中垃圾拦截网积满垃圾,河水无法排流而引致玛琳再也和柏卡第2路再次发生水灾。



相信这几天公假,设在当地水泵前的垃圾拦截网的垃圾没清理,结果昨日和今日的一场大雨,河水因为垃圾堵着而排水难困,使到当地又见水患。

居民罗健聪说,大雨后他住宅前的沟渠水满,他即到玛琳再也的水泵查看,发现沟水被垃圾堵塞,难于排流。

玛琳再也水灾源头来自人口密集、玛琳河垃圾影响排水等等,也是逢雨必灾的地区。

柏卡第2路商家刘志明说,他住在商店楼上,早上的大雨后水位上升和淹入店,随后再到水泵了解实况,见到垃圾拦截网有大量垃圾。

他说,自从该网建设后,每次下雨会因为河水受阻和不容易排流而淹水,仅是去年就10多次,今年有数次。

他认为水泵处是所有沟水的排流口,不需建垃圾拦截网,要建也是在其他小沟,避免排水口被垃圾阻塞影响排水。



格西当州议员谢守钦、汉都亚再也市议员林国团、纳登,以及市政局市议员张文杰接到投诉后,到场勘察。

建议设左右式垃圾阻挡网

谢守钦建议先拆除水泵前的垃圾拦截网,再在上游的河道建设左右式的垃圾阻挡网,把河中垃圾挡下来,而且也可以让河水顺畅流通。

“我们发现河中有不少难以溶化的塑胶袋、保丽龙等等,这都会影响玛琳河的河水排流。”

他也说,由垃圾外包商放在当地,收集河中垃圾的垃圾桶,被不知情者当作商业垃圾桶扔垃圾,使到工人由河中捡收垃圾后没有地方让他们扔弃。

玛琳再也人口密集

“玛琳再也的人口密集,而且是工业区,不排除有外劳把生活垃圾包括塑胶袋、枕头扔到玛琳河,除了污染水质,也会阻碍排水功能,尤其下雨,雨水排流不及溢至路面而令到玛琳再也一而再发生水灾。”

谢守钦建议拆除水泵前的整片式垃圾拦截网,改为河道左右式阻挡网。

谢守钦:曾反映事后查看未清理

谢守钦说,他在开斋节首日发现该处堆积垃圾,即向负责单位反映和要求清理,但事后再到场查看时,垃圾却还未清理。

“河中有很多大件垃圾包括床褥。民众应该自觉别胡乱扔垃圾,避免环境和水源被污染,也会引发水灾。”

他说,至于有人说垃圾拦截网不能移除,避免垃圾流到水泵处破坏水泵问题,他会与负责部门讨论和找出解决方法。

 
 

 

反应

 

灼见

【灼见】防范水灾勿沦口号/勤保伟

日前,柔佛新山连续几天遭遇暴雨侵袭,累计雨量高达150毫米,远超正常水平。加上涨潮影响,低洼地区遭遇严重水灾,导致上万居民受灾,财产损失惨重。街道被洪水淹没,交通几乎瘫痪,商店、工厂、住宅被水浸泡,许多企业因货物、设备受损而被迫停业。

这一场水灾不仅是天灾,更暴露了马来西亚长期以来面对的基础设施不足、城市规划问题以及应对极端天气能力的不足。水灾带来的损失不只是短期的财物损害,还涉及经济、商业、粮食供应、社会发展等各个层面。

根据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24年马来西亚因水灾造成的损失高达9亿3340万令吉,比2023年的7亿5540万令吉增加23.56%。其中,住宅损失最为严重,高达3亿7220万令吉,按年增长121%。其次是公共资产与基础设施损失3亿零340万令吉,农业损失1亿8520万令吉,商业场所损失5410万令吉。

游客锐减影响生意

在柔佛州,由于新山是新加坡游客的重要消费市场,水灾导致游客锐减,许多商家生意下滑,洗车行业、餐饮业及零售业都受到影响。原本周末应是消费高峰期,但新加坡游客减少,使市区的消费水平大跌,进一步加重经济冲击。

在水灾期间,多个主要公路被洪水淹没,导致车辆受困,交通严重瘫痪。许多商家因运输受阻,货物无法及时送达,供应链受损,增加物流成本。此外,大量汽车因水灾损坏,2024年的水灾汽车损失达1730万令吉,尽管较前年有所减少,但仍然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日常运作。

农业领域的损失同样严重。2024年因水灾导致的农业损害高达1亿8520万令吉,比前年增长53.56%。农田被淹,作物被毁,家禽、牲畜受灾,使得食品供应短缺,进而推高食品价格。这不仅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也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成本。

频繁的水灾也可能削弱投资者信心,影响房地产市场,甚至阻碍经济增长。若无法有效解决水灾问题,未来位于水灾黑区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下跌,企业投资意愿降低,阻碍城市的发展。水灾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损失,还影响了成千上万人民的生活。家庭财产被毁,居民被迫撤离,以及造成许多的不便。

面对频繁发生的水灾,政府与社会各界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以减少未来的损害。城市扩张速度远超基础设施的发展,许多地区排水系统不足,导致一旦降雨量过大,就容易发生积水。政府必须加大拨款,改善排水系统,加强河道疏浚,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以降低洪水的破坏性。

引入“海绵城市”概念

许多水灾问题的根源在于无序开发。大量森林被砍伐,导致雨水无法自然吸收,城市化导致地表硬化,雨水难以渗透,形成严重积水问题。政府应加强土地规划,避免在低洼地区大规模开发,并在城市建设中引入“海绵城市”概念,例如增加绿地、公园和蓄水设施,以缓解水灾影响。

科技可以在减少水灾损失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降雨模式,提高洪水预测精度;在城市关键区域安装智能水位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洪水情况;发展智能水泵系统,自动调节排水,以减少水灾发生的可能性。在预计到可能发生水灾时,提前通知民众,把贵重物品移至高处,甚至提早逃到安全的地方。

在马来西亚,水灾问题不是新鲜事,而是长期存在的挑战。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将变得更加频繁,因此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必须采取更积极的措施,以减少水灾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损害。

政府必须重新审视城市发展政策,推动基础设施升级,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防灾措施。唯有采取全面、系统的策略,才能真正降低水灾的经济损失,保护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