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没马华可骂的日子/黄子

打从陈修信开始,消遣、嘲笑、咒骂马华,早已成为众多华人茶余饭后不会缺少的乐趣。不过,这数十年来,几乎像华人日常生活脱离不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马华,很可能像打字机,从市场上消失。

率军而被剿得奄奄一息的廖中莱等着下台,已没什么话可言。硕果仅存的一席,必须扮演反对党角色也将顺理成章接棒的魏家祥博士,当然不能不语。



魏家祥说马华必须卸下原罪,不再为巫统买单,同时也可能改名换姓,按照政治正确,可以姓马,但不可名华,蜕变为多元种族的政党,跟随火箭或民政等等,摇身变为马来西亚人。

以当前形势,马华继续以捍卫华人权益为依归,已没有足以生存的市场。改走多元种族政党的话,至少十多二十年,同样也没什么市场价值可言?如何能与当权得势的民主行动竞争同一市场区隔呢?

只要五年十年,人材济济的行动党没有沦为黑心无耻贪官污吏,还会有多少华裔选民会觉得马华必须受到一定支持,不可任其灭亡,好叫它成为有制衡力量的反对党。

高歌马来西亚人



希盟新阁,已拖了一个月,第三批部长尚未出炉。除了媒体和一些华人脑筋还未转过来,还在注重财长归“华人”、还有多少个部长分配给“华人”?这看来全是种族主义作祟,全是民族感情氾滥——自作多情。

已上位的林财长一再郑重申明,若因他是华人而获委,他宁可不要。其获重任,其一是马来西亚人,其二为天下共见的理财才干。至于第一第二波未获部长职的立大功勐将,支持者拉布条喊话,承诺过关斩将后必委部长之言绝不可被食掉——倪可敏同样强调勿以华人看待,亦为马来西亚人也。

如今内阁有土团党捍卫马来人和回教徒的特权及诸般利益;多元种族的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亦一再保证马来人特权地位不变。诚信党更是为回教徒和马来人而斗争,他们或许会顺便照顾一下非土著的利益。

至于马来西亚人的部长们,要照顾的是全民的利益。华人没有政党或部长、议员特别照顾,绝大部分支持剿灭马华民政等华基政党的选民,应该都不在乎。

因此奄奄一息,或一席不存的民政党,像是年高气衰的老人病号,不被需要了。从此以后,华社生活中除了高歌马来西亚人之余,也许生活上会有些缺失—没有“汉奸走狗”般的马华可以笑骂消遣了。

此情可徒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反应

 

东海岸

郑春子声援董教总,批教育部调职欠专业

(关丹17日讯)马华妇女组宣传局主任郑春子,对近期霹雳州拉律峇登及司南马县大规模调动资深教师的举措,深表遗憾与失望,并认为此举不仅严重打击教师士气,也对学校运作、学生学习及教师个人生活造成极大干扰。

她表示,教育局表面或许是以“资源再分配”为理由,但实际执行却完全忽视个别学校与教师的实际情况。

“例如,有些学校虽然学生人数下降,但仍需这些熟悉校情的资深教师维持教学质量与校务稳定。一旦调离,学校将陷入人手短缺、教学中断、行政混乱的困境,学生学习也势必受影响。”

她在文告中说,被调职教师也需重新适应新环境、新同事与新学生,承受极大压力与情绪负担。这不仅打击了他们对教育的热忱,也使部分教师选择提前退休,进一步加剧原本就存在的师资短缺问题。

她认为,在当前全国师资不足的情况下,更应珍惜每一位经验丰富、敬业奉献的资深教师,而不是随意调动,让他们寒心离开岗位。教师的调职应以尊重专业与沟通为前提,必须兼顾学校需要、教师意愿与学生利益。

“希望教育部能正视这项问题,先暂停有关调动措施,认真检讨现有制度的不足,并展开坦诚的对话。只有通过共同商讨,制定出更合理、透明、以教育为出发点的调职机制,才能真正顾及老师、学生以及整个教育体系的长远发展。”

近日,董教总也发文强烈呼吁教育部即刻停止近期在霹雳州拉律峇登及司南马县大规模调动资深教师的举措。

据报道,这次调职行动影响超过200位来自华小、淡小及国小的资深教师。许多教师在毫无事前沟通或表达意愿的情况下,遭州属及县教育局强制调离原校,彷佛被迫接受指令,反映出对教育专业与教师尊严的严重忽视。

更令人忧心的是,部分教师被调往远离原居地的学校,通勤时间大幅增加,直接冲击其家庭生活与个人身心健康。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