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林冠英整合华人身分的分裂?/李慧易

新任财长林冠英的在记者会上的一段话,从新建构大马华人的身分认同,林冠英以马来西亚人自居,并不是所谓的“华人”(抑或中国人)。

当然上述言论出来后,引起各种的评价。可是作为大马人的林冠英,他的身分认同没有半点的错误,他对于自身的认同是坚定与务实的。



从马来西亚独立至今,华人身分认同一直是陷入暧昧、模糊及分裂状态的认同。同时,身分认同在多元族群与文化下,无疑地,可被解释为策略性的身分认同。

从历史学家王赓武将马来亚的华人分成三个政治体:甲集团与中国的政治保持联系, 经常与中国的命运认同;乙集团包括大多数精明而讲求实际的华人,保持低调或作间接的政治联系; 丙集团是属于那些少部分的摇摆不定的人,因为他们难于确定自己的身份,但一般上倾向于某种程度的对马来亚的效忠。

这种说法,比前一种说法较为明朗,但末涉及思想上划分他们的歧异。就王的看法是马来亚的华人在战后所受到的政治冲击,基本上可以分成下列三类:

(一)倾向中国, 但是属于国民党分子或是具有右派的思想。



(二)倾向中国,但思想左倾。

(三)土生华人, 受英文教育,思想倾向西方,尤其视英国为其效忠对象,他们被称为“峇峇”。

“同化”政策不奏效

王赓武也谈到了马来亚的日剧时代对于这三者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更深的影响是在在马来亚独立后,华人与马来人的政治分水岭。独立至今超过60年,马来西亚政治出现的更多个“集团”。就以林财长的“大马人”自居,确实让华人身分认同开始趋向身分整合的可行性。

不得不提及的是,早期的新马华人在身分认同上,是处在分裂状态。无可否认的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惨痛教训,唤醒了东南亚人民,普遍对政治醒觉和重视,民族主义浪潮排山倒海而来。但是,马来亚政治发展算是比较缓慢的,以致不需经过流血斗争即能迫使英国让步,当然这也是英国的深谋远虑──在政治上让步换取经济的既得利益。

非马来人对于长期在马来亚居留后,将因此获得合法地位及政治权利的条件,却表现得不热衷。可能他们仍然对日治时代余悸未消,长期以来他们未被英国接受为马来亚人及被视为外来人,他们还是不能确定本身的身分,因此并不重视这个问题。

上述的论述是从最早期的华人认同来解释,加上许多东南亚国家的政府推动“同化”的政策,譬如印尼或泰国的华人已被同化,特别是印尼华侨经过排华惨痛事件后,为了生存及现实情况而情非得已之下,认同所谓印尼籍的身分,甚至以印尼文的名字作为一种对于国族认同的表述。

但是“同化”这政策似乎在马来西亚并不奏效,更不适合研究马来西亚华人。马来西亚华人一向是遵循民族建构的想像,而成为政策上必需管制的对象。最后导致当下的马来西亚华人在认同上虽称自己为马来西亚人,但继续对华人这个身分心情复杂。不得不说,深受大马华人爱戴及仰慕的林财长,其“大马人”自居论说出后,冲击着多少华人心中的真正认同?

反应

 

霹雳

谢保恒:政商媒体合作 中小企迎更多机遇

(怡保30日讯)九洞区州议员谢保恒指出,通过政府、媒体和企业界的通力合作,中小型企业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迎来更多机遇,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他今日出席《南洋商报》主办的“2024年南洋非凡盛典”致开幕词时说,这场盛典不仅是表扬的时刻,更是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契机,尤其今日特设的分享会环节将为企业家们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

“借此能通过展现品牌理念与企业文化,进一步提升自身影响力,并探索共赢合作的新模式。”

他表示,作为九洞区州议员的他特别关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因其是区域经济的中流砥柱,更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他续说,过去一年他和团队积极推动中小型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尤其在中小型企业和国内外合作伙伴的联系,包括与中国、韩国以及台湾等商会,和企业进行深度交流,以寻找更多商机和投资机会。

“这些努力初见成效,我们团队亦将继续秉持‘企业强则区域兴’的信念,与企业同行,共创未来!”

他也感谢《南洋商报》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一个非凡展现与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希望获奖者能够再接再厉,继续发挥作用,为社会带来更多正能量。

出席嘉宾包括圆明园风水景观墓园首席营运官曾啟鸿、霹雳中华总商会总会长拿督廖志明、北霹雳中华总商会会长杜宝强、霹雳中华大会堂会长拿督关和贵、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霹雳州分会会长蔡启仁、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霹雳州分会会长黎永强、马来西亚中国客家总商会霹雳分会署理会长蓝金海、马来西亚中小型企业公会(怡保分会)会长兼南洋企业挚友霹雳州推广大使谢万源、OBOR GLOBAL 有限公司董事尹家兴、黄国荣、BBX Malaysia有限公司营销与销售经理李慧易、霹中总青商团团长罗万俊等。

本报代表则有《南洋商报》总执行长刘鸿辉以及霹雳州经理黄佩诗等。

盛典重点是颁发《2024年南洋非凡奖》表扬本地卓越人士及企业,同时让本地企业分享品牌故事

刘鸿辉:推动数字化转型 南洋商报与企业合作共赢

《南洋商报》总执行长刘鸿辉表示,《南洋商报》与时并进,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利用社交媒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内容精准度,并与本地企业合作,实现共赢。

他表示,本报创刊逾百年,始终与本地华社和企业紧密合作,未来将以创新姿态,深化国际合作。

他披露,“金鹰奖”俱乐部在12月推出海南康养商务考察团,助力本地企业开拓新市场。

谢万源:助减轻负担 冀车主皆拥汽车医药卡

MyCar Warranty创办人谢万源表示,推出“汽车医药卡”旨在减轻车主负担。该医药卡主要保障引擎、冷气系统、变速器和制动器等关键部件。

他的愿景是让每位车主拥有一张汽车医药卡,并将MyCar Warranty打造成全马第一品牌。目标是明年发展至300家合作伙伴,目前已有近100家合作维修中心。

曾启鸿:助做好事前规划 圆明园打造景观墓园

圆明园风水景园墓园首席营运官曾启鸿表示,该园协助人们做好事前规划,选择合适的“人生后花园”,避免遗憾。

他提到,圆明园计划打造环保充电设施,成为怡保著名景点,不仅延续先祖精神,也培养后代传承。

他强调,圆明园视野开阔、交通便利,是风水宝地,并致力于在5年内成为怡保游客首选的景观墓园。

李慧易:最大易货交易平台 BBX助企业节流与增收

BBX Malaysia有限公司营销与销售经理李慧易介绍,BBX作为全球最大易货交易平台,拥有90千多名活跃会员,覆盖马来西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家。

她提到,平台旨在协助中小企业处理库存、推动数码化转型,构建高效交易平台,帮助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节流与增收。

符捷胜:深圳设马来西亚馆 森彤国际助融入中国市场

森彤国际有限公司代表符捷胜表示,公司已与深农集团、深圳福田批发市场及海吉星物流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在深圳设立“马来西亚馆”,为本地商家融入中国市场提供支持,包括办理食品进口许可证、产品准证及制定品牌策略等。

他强调,深农集团覆盖23个省的32个批发市场,为马来西亚产品提供广泛的销售与宣传渠道。

他呼吁商家抓住中马投资机遇,将本地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林秉翰:依3步骤进行 企业减碳好处多

Carbon Next共同创办人、企业减碳导师林秉翰表示,减碳好处很多,其中企业可申请绿色融资之余,亦符合大马交易所今年起规定呈报的碳排放,从而免去上市公司的碳排放审核以及符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使得企业产品能出口至外国。

他指出减碳共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算、报、减”,商家们大可根据这三步曲为企业进行减碳。

他分享道,第一步骤‘算’往往让商家们感到有难度,因为其温室气体协定下的碳核算过于复杂,因此建议这一步应寻找专家协助进行计算。

他表示,企业碳核算将会涵盖整个产业链,其中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采购、运输、厂库、生产、销售、财务等方面。

他续说,第二步骤便是“报”,商家们切勿为算而算,定要有报告,方才可得知自身企业的年度碳排放量。

“一旦有了报告,便可进行最后一步,规划企业未来3至5年的减碳路线图以及估价碳定价机制,避免成本的浪费。

“早在今年6月大马政府就说明我国即将实行碳税,而首相安华亦在上月便宣布2026年正式征收碳税或碳排放税,大马交易所亦在今年7月进行了碳积分的拍卖会。”

他强调,我国已向联合国承诺将于2030年前减碳45%,因此减碳势在必行。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