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中国主导研究成果发布
设计水稻或成现实

黎志康研究员(左)在田间指导水稻育种。

(北京29日讯)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26日在线长文报道“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成果,有利于最终精准设计出水稻新品种。

中国经济网报道,这项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导,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16家单位共同完成。



这是中外水稻研究专家大协作的重大成果,体现了中国农业科学在水稻基因组研究方面居于世界领先位置,扩大了中国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国际领先优势。

专家说,“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这一重大科技成果,将推动水稻规模化基因发掘和水稻复杂性状分子改良,提升全球水稻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水平,加快优质、广适、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

该成果将极大地推进水稻功能基因组和育种科学,科学家据此可以找到某个性状的缺失具体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最终精准设计出水稻新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表示:“下一步,我们要把水稻基因组研究与分子育种结合起来,尽快育成高品质、高质量的新品种,满足不同人群的高品质需要。”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品质和产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利用对于育种成果影响巨大。



反应

 

言论

勿再错失新稻米种植良机/南洋社论

我国农业及粮食安全部与中国科学家合作,即将生产耐盐碱性稻米品种,以提高国内稻米产量,同时加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

第12大马发展计划下,大马农业研究与发展局(MARDI)积极推动粮食长短期工程。这个项目下的新品种稻米,预计能在明年面市。

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在世界粮食危机越发严重的当下,农业研究与发展局采取的这项努力,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决策。相信这个工程的推行,可以缓和我国每年从外国进口白米的部分压力。

水稻的耐盐碱程度都有一定的水平,一旦盐碱性过高,水稻的生理过程和生长将受干扰,间接影响产量与品质。

中国生产水稻佼佼者

我国的稻产区主要都集中在沿海的地区,潮起潮落,稻田地区受到咸水溢出或大浪的威胁,产量与品质也遭受一定的影响。这些地区包括吉打沿海地区亚罗士打巴登咖兰、霹雳巴力文打的瓜拉丁楼、玻璃市双溪巴登的亚罗亚桂村,以及吉兰丹州的哥乐河沿岸地区。

中国的科学家却攻克了这项难题,能够生产出口感较差但蛋白质含量比白米更丰富的米粮。

根据专家的研究,海水稻的种植其实还可以改良土地,让盐碱化的土地重新变成可正常耕作种植的土地。盐碱地一般寸草不生,种植水稻也不会受到虫害,可以节省农药和除草成本。

水稻的生产,中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中国科学院已故院士袁隆平更因研发杂交水稻,提高稻米产量,贡献人类而世所钦仰。2011年,袁隆平荣获当年度马来西亚马哈迪科学奖。

他在我国举办的“杂交水稻可否避免粮食危机”讲座会上表示,马来西亚杂交水稻的初步试验取得良好成果,相信在3年内可将杂交水稻商业化。

杂交水稻具发展空间

袁隆平承诺会尽全力协助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种植杂交水稻。

他认为,马来西亚有能力解决影响杂交水稻生产和收成的问题,包括旱灾、水灾及泥土素质,杂交水稻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可惜的是,我国相关单位及人员在较后没有积极跟进,导致上述杂交水稻技术转移的合作停滞不前,成为马中合作的其中一桩憾事。

当年扮演穿针引线的我国企业家丹斯里蔡傌友后来对本报披露,玻州政府、农业部官员及相关大学的科研人员无法积极跟进,导致这个计划不了了之。

时任玻州大臣曾经承诺提供(杂交水稻)研究田,但最终无法拨出土地;农业部方面,一旦涉及种籽及农业技术的引进,都是需要农业部的批准,必需获得官员的跟进,但事与愿违,我国平白的浪费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袁隆平一生的梦想,就是在禾下乘凉,他梦想中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起时稻浪沙沙掀凉意,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粮食安全是国家重大的使命,我国农业及粮食安全部,绝不可再错失良机,必定要借助中国先进的农业科技,保障我国的人民粮食充足,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