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岸

彭行动党村长需“挂认识我们的村长布条” 李政贤:方便村民随时联络

(文冬2日讯)民主行动党彭亨州主席李政贤表示,他已经指示行动党全彭村长印刷“认识我们的村长” 布条,并挂在各自新村显眼的地方,让村民可以随时联络到各自的村长。

他表示,由于行动党籍的30位村长都是第一次担任村长,仍然还有村民对他们感到陌生,为了让村民可以更进一步认识行动党的村长,因此他特别请设计师设计了“认识我们的村长” 布条,并印上村长和村委秘书的联络电话,让村民可以随时联络村长或村委秘书,以寻求他们的协助。

“我个人赞助了文冬10个行动党新村的布条,而且是第一批挂上有关布条的县市,相信其他县市将陆续印刷并挂上相关布条。”

他是在今天早上联同吉打里区州议员苏建祥及文冬各新村村长召开记者会时如是表示。

他表示,在行动党村长上任的第一天他已经强调村长没有蜜月期,必须全心全力、尽心尽力并且立即投入服务村民的工作,如果村长被投诉不适任且获得州委会通过的话,将会被终止村长职务,但他对行动党村长充满信心,认为他们肯定会尽心尽力为村民服务。

他说,如果村民对行动党村委会有任何的问题或是建议可以随时联络当地州议员或是彭亨州行动党领袖,他们将虚心接受各方的意见。

 

 
 

 

反应

 

灼见

【灼见】行动党走钢索路/林恩霆

民主行动党两位巫裔国会议员,即雪芙拉和谢瑞詹中选为中委之后,表示要协助行动党招揽更多马来党员。

对行动党而言,这是政党长远生存的唯一选择;但对于非马来选民来说,这可能就是失去政治话语权的开始。

从创党理念来看,行动党主张“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原本就以多元为核心价值。

然而,回顾过去数十年的政治实践,行动党在选票动员和议题设定上,实际上更侧重捍卫非马来群体的权益,特别是华人社会的关切,为所有处于马来群体对立面的课题发声。

正因如此,行动党也在马来社会中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被贴上“反马来人”“威胁马来权益”的标签,与“五一三事件”等种族冲突的阴影难以切割。

为推多元淡化立场

为了获得更多马来选民的认同,行动党不得不淡化一些传统上受到非马来社群支持的重要立场。例如,反对固打制、推动承认统考、主张教育与经济领域的去种族化——这些长期以来,都是华社乃至印裔社群对行动党抱持高度期待的政治承诺。

如今,为了避免刺激马来社会的敏感神经,行动党在这些议题上必然趋向低调,甚至有所让步。

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策略调整将带来一定的代价。部分华裔选民,尤其是年长一代,可能因感到失望而降低对行动党的热情,甚至在未来的选举中转向其他政党,或选择弃权。

其次,若行动党妥协过多,华裔社会可能会产生被边缘化的焦虑感,认为在国家政策中已无明确代表,进而引发新一轮对小型激进华人政党的支持潮。

在这里,必须明确给予非马来社群一个提醒:行动党推动多元,虽符合政党利益,但却未必符合非马来群体在马来西亚政治氛围中的整体需求。

实际上,马来族群享受的是单元政党为其服务的待遇,而非多元包容的公正党。他们的主要政治力量,始终在巫统、伊斯兰党和土团党等单元民族政党之间徘徊。

绝不能放弃底线

因此,我国各族并未同步迈向真正的多元,其所选择的政党早已反映出现实。行动党若独自放下族群权益的旗帜,最终只会让非马来群体在政治上进一步失声。

所以,行动党在广招马来党员、努力建设多元形象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认识:一方面要向马来社会敞开大门,另一方面也绝不能放弃捍卫少数族群基本权益的底线。

唯有在多元与族群权益之间取得清晰而坚定的平衡,行动党才能真正走向“全马人民的政党”;否则,将面临两头不到岸的危险局面,甚至“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