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

一家狮城电子器材商涉俄乌战争被欧盟制裁

(新加坡5日讯)一家总部设在新加坡的电子器材批发商,被指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相关,于2月25日被列入欧盟制裁名单。

这家公司名为Splendent Technologies,在香港也有业务。

据欧盟上个月发布的报告,被制裁的公司,与俄罗斯的国防与安全领域有商业联系。它们违反了欧盟针对俄罗斯实施的无人机、热成像摄像机、加密器材、半导体和先进电子产品等军民两用物品的禁令。

欧盟制裁名单上列出Splendent Technologies的2个地址,分别是位于狮城宏茂桥和巴耶利峇路上段的工商业建筑。惟,据调查,这些地址过去好几年都由其他商业机构使用。

Splendent Technologies是第2家涉及俄乌战争被欧盟制裁的狮城公司。2023年12月18日,一家名为Deflog Technologies PTE LTD,主要经营光学仪器如夜视仪的狮城公司,也被欧盟加入制裁名单。

俄罗斯2014年2月入侵原属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地区,欧盟随即制定针对俄方的制裁名单,名单随着俄罗斯2022年2月全面入侵乌克兰而扩大。目前名单上有760家企业或个体,绝大多数位于俄罗斯,但也有少部分来自中国和印度等地。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守护自由贸易与格陵兰 中国欧洲联手抗美悬念

报道:黄宇翔

美国关税巨棒与并吞格陵兰的野心,敲醒了欧洲。中欧迎来联手抗美的罕见历史机遇。中国总理李强与欧盟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表达“捍卫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公平正义”的意愿;西班牙首相访华,支持欧盟取消对中国电动车惩罚性关税;《中欧投资协定》有望重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从未有如此接近改写全球权力版图的机会,自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挥舞关税巨棒后,中国寸步不让,全面报复。欧盟与加拿大虽然面对特朗普后来的缓兵之计,但丝毫不予怠慢,也坚持到底,向美国“对等关税”采取报复措施。

美国没想到的是,从乌克兰的政策转变、吞并格陵兰岛企图到关税大棒,一下子敲醒了欧洲。中国和欧盟迎来联手抗美的战略机遇期。

一方面,中欧在“关税战”议题上站在同一阵线,北京延长对欧洲白兰地的反倾销调查期,总理李强也在4月8日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表达一同“捍卫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公平正义”的意愿;另一方面,欧盟也准备取消对中国电动车的惩罚性关税,亦放出风声预备重启《中欧投资协定》。

中国积极改善与欧盟关系

中欧双方积极眉来眼去,为下月6日中欧建交50周年作准备,有望解决中国电动车、电商欧洲准入等问题,以实际行动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国际规则,坚定守护自由贸易秩序,抵御单边主义的冲击。

通过深化合作与对话,双方有望在全球贸易舞台上形成合力,推动公平、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为世界格局的稳定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尽管中国在价值观、政治体制上与欧盟有明显差异,但对欧洲却无威胁,唯特朗普的关税战、对格陵兰的领土野心则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中国对欧盟来说,是“制度竞争对手”,但美国打破了“尊重别国主权”、“自由贸易”这两大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的核心价值。

3月18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到访丹麦时表示,欧盟支持丹麦捍卫包括格陵兰岛在内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尽管在情感上冯德莱恩与德国候任总理默茨更亲近美国,默茨更自称是“大西洋主义者”,但目前在意识形态方面,欧盟与美国的分歧更甚于对华。

中国一直表现出积极意愿,改善与欧盟关系。在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后,中国频频向欧洲示好。4月2日,中国商务部决定将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期限,进一步延长至2025年7月5日。去年12月,中国与欧盟协商电动车关税,意图释放友好气氛,已经宣布对欧盟白兰地的调查期限延至4月5日。

4月8日,李强就与冯德莱恩通电话表示:“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欧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

冯德莱恩表示,两人会谈有建设性。

针对美国关税措施造成混乱,她强调,欧中作为全球两大市场,有责任支持建基于自由、公平的贸易体系改革,呼吁透过谈判解决当前情况,并强调需要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中方也回应需要“捍卫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公平正义”。这些无疑都是“价值先行”的欧洲人乐意听到的政治话语。

意识形态对手转换

欧洲与中国的分歧主要在于“民主”上,这也是美国前任总统拜登任内推动“民主外交”、自2021年起举办“民主峰会”的缘起。

但在特朗普任内,“民主峰会”被抛弃,特朗普本身就是一个“反自由主义传统”的政客。

更让欧洲无法忍受的是,特朗普的政策挑战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确立的多项国际秩序观念,他发动的全球关税战违背冷战结束后“自由贸易”的潮流;另外,他对格陵兰的领土野心也违反了二战后尊重他国“领土完整”、不得以武力改变疆界的国家主权原则。

在价值观上,欧洲与美国的分歧更甚于对华的分歧。

经济与国防去美国化

更何况,特朗普的外交信用极低,朝令夕改,即便特朗普提出优厚的条件予欧洲,最终也很可能无法兑现。面对这样的美国,欧盟从经济到国防上都开始去美国化,自力更生。

自特朗普4月2日发动关税战以来,欧盟与中国就基于“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关系日渐接近。

据英国《镜报》报道,近期有迹象表明,欧盟领导人倾向于与中国达成贸易协定,而非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结盟。

为此,在幕后,欧盟领导层愈发期盼推动贸易发展,正就一项旨在化解中欧贸易关系中长期难题的协议展开谈判。

早在3月底关税战未爆发时,欧盟贸易专员塞夫科维奇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进行关税争端的和解谈判。

据报道,双方的新方案是用“最低价”取代关税,这不仅涉及关税问题,还包括中国电动车企业在欧洲建立产业基地的要求。

欧盟希望中国车企不仅在当地组装,还需与欧洲供应商合作并分享技术,而前文提及中国也推迟了对欧洲白兰地的惩罚性关税,则是中国的投桃报李。

与此同时,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也应李强邀请于4月10日访华。因应欧盟的战略转向,桑切斯访华时公然宣布支持取消电动车关税,并表示希望改变欧盟对中国的态度。

桑切斯这一表态让美国财长贝森特很不爽,他警告欧盟,特别是西班牙不要太靠拢中国,称西班牙和中国走得更近“无异割自己喉咙”。

中欧工业界盼合资

另一突破点则是欧盟工业界希望与中国竞争对手建立合资企业,以便获取技术利益。

德国《明镜》周刊报道援引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的话说:“如果能确保在欧洲创造足够附加值,我们就应该为此类合作扫清道路。”双方可能通过“合资”的形式,使中国电动车能够进军欧洲。

早在3月初,冯德莱恩就表示,希望再次“培养和深化”与中国的关系。德国《明镜》报道称,自从特朗普以关税威胁欧盟以来,欧盟和中国走近了,《中欧投资协定》有可能恢复。

美国失绝对优势

双方一系列的修好措施,使中欧在应对特朗普关税战威胁时,可能采取共同立场,出现一场“外交革命”。

美欧关系自冷战期间,就并非一帆风顺,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发生过“西伯利亚管道危机”,欧洲与美国因为购买苏联的油气资源,关系几近破裂;在新世纪伊始的伊拉克战争更暴露了欧洲与美国的价值分歧,从柏林到马德里等地,欧洲爆发了一场场的示威,反对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的伊拉克战争,使美国与欧洲的矛盾空前尖锐。

当时,德国社会学、哲学大师哈伯马斯就说:“是时候解开这条(欧美)政治的脐带。”

美国新保守主义代表人物罗伯特卡根曾形象化地比喻说,“在外交政策的观点上,美国是战神马尔斯的后代,而欧洲人则是和平女神维纳斯的后代”,美国人好战,而欧洲人更爱好和平。

哈伯马斯今年3月21日也在《南德意志报》撰写评论《为了欧洲》,表示“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尤其是七国集团(G7)成员——虽然政治立场各异,但长期以来都认同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这一基本立场。然而随着特朗普重新掌权并引发美国政治体系动荡,这种格局已土崩瓦解”,呼吁欧洲人认识到,“尽管经济实力犹在,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的绝对优势,至少放弃了全球霸权的野心”,主张德国在扩大军事力量的同时,需要建立一套“基于多数表决的欧洲共同防务与外交政策来约束”的机制。

因“担心美国渗透进委员会内部系统”,欧盟委员会正向下周即将赴美出差的4名委员发放一次性手机和基础款笔记本电脑。

舆论认为,这种将美国视为潜在安全威胁的做法,突显出自今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欧关系的恶化。

欧盟上下一心抗美

4月9日下午,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了第一轮对美反制关税措施,将对部分美国进口商品加征最高25%的关税,27个成员国中,只有匈牙利反对,其余国家全部支持,这是除了中国以外对美国还击最强硬的经济体。

反制清单涉及约210亿欧元(约1056亿令吉)的美国商品,略低于美国对欧洲钢铁及铝材加征关税所涉及的260亿欧元。

原定第一批39亿欧元商品关税于4月15日正式生效,其中包括哈雷牛仔裤和摩托车。

第二批135亿欧元商品清单于5月中旬实施,包括牛肉、家禽等食品以及橙子和葡萄柚等柑橘类水果。

另外,对美国大豆及多种坚果类产品35亿欧元的关税措施将延后至12月1日开始执行。

欧洲除了匈牙利外,几近所有国家一致采取同样的态度,谴责特朗普的所谓“对等关税”。

以德国为例,早前看守政府的成员态度都颇为强硬,看守政府总理肖尔茨(Olaf Scholz)严厉谴责特朗普的新关税,称这是对全球贸易体系的“袭击”。

肖尔茨指出,这一“不计后果的决策”将使“全世界的企业和消费者都遭殃”,包括美国在内,没有任何赢家。

欧盟拥有4亿5000万消费者的强大内部市场,这赋予欧洲与美方对话避免贸易战的实力;绿党的副总理哈贝克也说,“这一决定可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开端相提并论(经济层面)”。

甚至过去以亲美著称的极右政党另类选择党党魁魏德尔也在各方压力下,狠批特朗普,她起初态度保守,但最终也在柏林接受传媒提问时直言:“我要向特朗普传达的信息是,加征关税从根本上来说对自由贸易是不利的。这样的做法对大家都有害处,影响已经很明显,随处可见。”又说:“整个手法实在太过强硬,而且连美国经济本身都受到影响。”

法国吁暂搁对美投资

欧洲其他大国的领袖态度也与德国领袖相同,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呼吁欧盟采取超出对等关税之外的强硬回应措施。

他建议欧洲企业暂缓对美投资,以向华盛顿施压。

马克龙4月3日说:“在我们与美国澄清情况之前,近期计划的对美投资应暂时搁置。”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也强调如美方一意孤行,意大利将支持欧盟统一行动保护欧洲产业。

欧盟做好准备反击

不过,4月9日特朗普宣布暂缓对除中国以外的大多数国家征收额外关税,为期90天。欧盟亦同样回应,暂停此前已经准备实施的反制措施,同样为期3个月。

在截稿前双方处于谈判阶段,欧盟贸易专员塞夫科维奇4月14日在华盛顿与美国同行举行会谈,争取在90天到期前采取措施达成协议,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向福克斯商业新闻网说:“我们正在取得巨大进展。这对美国工人,特别是美国汽车工人来说非常有利。”

双方谈判进展似乎理想,但美欧关系的破裂已然造成,欧盟尽管尝试与美国谈判,但也随时准备反制。

虽然特朗普暂停了极具争议性的“对等关税”政策,但对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仍然严格维持10%的基准关税。而且,特朗普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美方将欧盟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不过,他也重申一贯强硬立场,称欧盟的成立本质上是为了“占美国的便宜”,对美欧长期贸易关系的基本判断并没有丝毫改变。

冯德莱恩4月9日仍重申,欧盟随时准备实施强有力的反制手段。她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若与美方的谈判破裂,针对美国数字企业的新税收措施将成为可能选项之一。

她强调,在当前的“关税暂停期”内,欧盟寻求与美方达成一项“完全平衡”的协议。德国候任总理默茨也表示希望达成新的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协定,对所有商品实行零关税。

特朗普开启的关税战为中欧合作客观上创造了有利条件,从现在到5月6日的一个多月期间,是中欧关系的战略机遇期,中欧关系有望破冰,联手打破美国的单边主义与霸道行径,改变世界大格局。

■下篇预告

东盟不采取报复性关税

投资靠美国贸易靠中国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