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和平推手萧旭岑 两岸政治冬天注入暖流

萧旭岑(中时新闻网)
报道:张殿文
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说,民间努力让两岸气氛回暖;民进党不能把自己的无能,把两岸和平的责任推给民间,赖清德应放弃台独“新两国论”。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的中美间不确定性达到高峰,马英九基金会邀请中国7所大学40位师生访问团来台8天参访,年轻人之间交流竟给两岸关系的政治冬天带来一股暖流,民间互相理解和沟通加深一层,缔造台海的和平。
“没想到有这么多台湾朋友特别来看我们,超出我的想像!”
历史新时代萌芽
两届奥运乒乓金牌得主马龙坦承受宠若惊,这么多台湾人关注他们行程,所到之处排满等待签名的球迷,除了马龙,这次还有奥运射击金牌选手杨倩等随团,当对岸大学生踏上台湾土地刹那,也注定历史新时代已开始萌芽。
中国学生团参访活动从参观台湾代表性建筑101大楼进入高潮。
台北101董事长贾永婕以东道主身分全程接待、到访89楼观景台、欣赏到最新的圣诞节布置,也为他们介绍了大谷翔平“50轰”纪念球展览,但由于现场马龙的粉丝实在太多,其实很难靠近纪念球,贾永婕直呼:“感觉好像比韩星来还要轰动!”
这些球迷早在中国学生团抵达两个小时前开始等待。
一名30岁民众特别用简体字写看板,希望可以获得马龙的签名,一名16岁高中生则对媒体表示,很热爱马龙的球风,马龙在文化大学的行程之中,也亲自下场和前总统马英九开球表演,再与访问团团长邱勇组队,与台湾好手陈思羽、蒋澎龙进行双打,马龙还表示,因为有蒋澎龙和庄智渊等好手,才会有现在台湾年轻一代林昀儒等新星出现。

马龙(右)试打棒球,寓意两岸要打球,不要打仗。(取自中国时报)
马龙体验打棒球
台湾媒体关注的最高潮,则在马龙下场“打棒球”体验。这是马龙第一次接触棒球运动,加上他得知台湾刚刚拿下世界棒球冠军的佳绩,因此兴致勃勃,充满期待。
8天的行程中,马龙不仅走访了台湾的各大校园与著名景点,还展现了他对文化与教育交流的浓厚兴趣。
从台北中山女中的互动,到政治大学的座谈会,再到台北孔庙的传统仪式参访与101大楼的高楼俯瞰,行程丰富且意义非凡。
对此,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表示特别感谢陆委会主委邱垂正及教育部次长叶丙成,以开阔的心胸推动两岸交流,展现自信与务实精神。
然而,他也不忘反思,并公开向其他官员提出质疑:为何在面对两岸交流时,部分官员不愿以积极与自信的态度面对,反而选择透过特定媒体进行放话?
萧旭岑强调,两岸交流应该建立在彼此的尊重基础上。
两岸观光僵局待解
马龙此行为台湾带来了更多国际注目。这也说明,透过开放的姿态与自信的文化输出,台湾在两岸乃至国际舞台上,都能展现更多的魅力与价值。
有关部门应更积极地投入此类交流活动,让世界看见一个充满自信、热情和包容的台湾。
最关心这次交流进展的,莫过于台湾旅游界。
中国学生团来台是否意味两岸交流能破冰,下一步两岸观光僵局怎解?
中华优质旅游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奇岳指出:“我们在这个夹在夹心饼干的行业是最辛苦的。”李奇岳认为,两岸应积极沟通协调。
台湾绿营人士则是抓住中国学生团来访8日,中国军机13架次,另有两个空飘气球经过台湾北部空域,来批评中国说一套做一套。
萧旭岑说,民间社会努力让两岸气氛回暖,接下来要看政府的努力,民进党政府不能把自己的无能,把两岸和平的责任,推给民间,总统赖清德应该思考在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前,放弃自己的意识形态与“新两国论”,不要置台湾人死活于不顾。

101董事长贾永婕(左)亲自接待到访陆生杨倩(马英九办公室提供)
深入交流去除政治隔阂
请教这次艺术与运动交流是谁最先的构想?
去年马英九基金会成功邀请包括北大、清华、复旦、湖南、武汉等5所中国高校师生来访,可说是创了两岸交流的先例,也突破了民进党执政后,两岸交流受阻的障碍。
今年当然形势比去年更艰困,但马英九基金会仍希望再次邀请中国师生访问团来访,凸显无论两岸气氛再低迷,民间交流与青年交流绝对不能断。
因此积极向中国方面提出邀访,同时也向赖清德政府沟通,既然去年已有先例,希望循例能让中国学生团来台。几经努力,终于成功邀得此行来访。
艺术与运动交流,是去年基金会邀中国师生访台的活动设计与构想,认为透过两岸同学的艺术、文化与体育交流,更能让两岸青年更自然互动、更深入认识彼此。今年也是循去年前例,安排这次的艺术与运动交流。
台湾接待单位方面会感受到压力吗?
确实有感受到压力,也许是源于两岸气氛,部分联系的单位私下表示希望行程不要公开,也有公立大学校长表示不克出面接待。陆委会更要求我们签下切结书,承诺不得有政党或“政治性言论”等。
在国民党立委赖士葆协助下,我们与陆委会、教育部等部门协调,承诺调整部分行程的流程并签下切结书后,此团才获准来台。
中国的这次来台名单有没有遗珠之憾?
我觉得此行来台都是最好的一时之选,各校同学都很优秀,希望未来每年都能邀请中国各大学师生来台。
对我而言,此行来台名单并无“遗珠之憾”,倒是有许多中国的高校透过许多管道,表达此行未能参与的“遗憾”;我都告诉他们,未来会尽量邀请更多中国高校来访,不会让他们成为“遗珠之憾”。
想请教执行长两岸青年交流会给未来和平带来什么样可能和灵感?
两岸的未来在青年,如果下一代能深入认识交流,会去除目前许多人为的政治隔阂与对立,连带将降低许多潜在的冲突风险。
这也是马英九前总统与基金会坚定推动两岸青年交流的原因。马英九前总统在各个场合都强调,两岸青年越交流,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越低,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当中国的年轻人与台湾的年轻人变好朋友,他们还会想打仗吗?
两岸青年的友好交流会是两岸未来的根源,这将会是保持两岸和平的重中之重。两岸青年交流深化下去,会自然拆解分离主义,或者所谓“天然独”的毒害,对两岸和平将形成坚实的保护基础,这也是马英九基金会坚持的信念。
您目前个人为止最深刻感受的行程为何?
此行有许多让我深刻感受的行程,最深刻的是在台中洲际棒球场,让中国同学们实际下场体验棒球。
要知道,台湾的棒球文化盛行,中华队才刚刚拿到世界冠军,而马龙、杨倩两位奥运金牌来访,戴着中信兄弟的帽子,实地下场体验棒球,这样的画面传回中国,好几亿人观看,如能在中国也卷起棒球热,未来棒球将可以作为两岸青年连结的桥梁,“打球,不打仗”,会成为两岸青年共同的信念,这才是两岸人民之福,更是我衷心的期盼。
【灼见】中国加速兵推 台湾自求吾道/蔡元评
2025年,全球局紧绷高压,中美两大国激烈对抗。美国使出浑身解数扳倒中国,中国则殚精竭虑赶超反击。期盼美国在“共主”大殿上卸装下台是天方夜谭,希望中国哈腰称臣更是奢望。中美会不断的较量,火候会高到几度,须待潘多拉盒子打开后才清楚!
台湾领导人则“自求吾道”——不理会大环境变化,守着个人理念、自我中心、走自己的路。“道在我心”,真理或根本的道理自以为是!
近日,台湾再升高反中语调,将两岸关系从“互不隶属”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 。国台办警告:“如果台独势力突破红线,解放军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亲中”原罪“媚美”无罪
台湾不怕切断中国大陆脐带,不怕主张台湾独立,当然是所有本的,其靠背自然是美国。
短短3个月不到,特朗普就把全球政治格局完全改变。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看懂特朗普玩的是什么招数,也只有两个人,台湾的赖清德和菲律宾的小马可斯对美国深信不疑。
美国总统个个善玩中国牌,特朗普是佼佼者。他手法多面,一面凶悍地对中国发动形形色色的制裁,一面低声放话,称习近平是他好朋友,一面在国务院官网上“切香肠”,悄悄地删掉“不支持台独”字眼,虚化一个中国原则。
在台湾,“亲中”是原罪,“媚美”无罪。“护岛神山”台积电整厂被逼迁美国,台湾视之为“荣归”,没有一点惋惜。赖清德告诫老百姓,“千万不要让‘疑美论’成为台湾的共识”!
美乱拳打法旗靡辙乱
特朗普点明台湾军费须增高到GDP的10%,美台合作加强反中,并立即提供8.7亿美元军援物资作为“伴手礼”。 日前的七国集团(G7)外长会,再把手伸进中国内政,通过联合声明称台海、南海不得改变现况。
特朗普拿下巴拿马运河管理权后,再进一步,逼迫李嘉诚放弃43个港口,包括2个巴拿马重点;以228亿美元转让给指定的贝莱德集团。李嘉诚在商言商,把一带一路的全球布局捅了一个洞。
为了重振美国造船业,特朗普再加压,计划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在中国建造或悬挂中国旗的船舶,征收每艘150万美元停靠费,并促盟友采取类似措施,否则将发起制裁。
针对解放军日益强大,岛链战略围堵失效;特朗普于是另有盘算,试图转向全球海洋关隘封堵战略,配合商业制裁夹击,插手控管中国商船航线,迫使中国孤立。中国并非省油的灯,特朗普处处为难,除了给自己预设陷阱外,也得面对遍体鳞伤的结局!
中国整军经武备战
中国经济、军事、科技和社会高速发展,归功于5年一个规划,5年一个台阶的长期策略。其特色是连续不断,按时间表和路线图,以十年磨一剑的耐力,一点一滴推进。当中国为下一代制定规划的时候,西方世界的一切却都是为了下一次选举!中国完胜,没有秘诀,没有侥幸!
在敏感的重项上,中国另一个特色是鸭子回水,不动声色,横空出世的一刻全球惊爆。例如空军六代菱形逆踪战机,高科的DeepSeek,和即将浮出水面的核动力航母、EUV光刻机。
年初,解放军海军055大驱遵义舰,率领先进的护卫舰、核潜艇编队,2万里直奔澳洲进行环岛实弹演习,震惊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3月,120万青年报名参军,高校毕业生占比突破65%,创下历史新高。折射了青年高热从军的情怀。
以最小伤痕统一两岸
解放军通过多次围台立体演习,以及越洋贴近澳洲军演,展现其多兵种高速集结进击的实力。信息很清楚:挥军台海,跨越岛链,已无悬念。
中南海大员考虑的,是比军事行动更严肃的议题:民族的伤痕、平民的灾难、中国的大国风范。
中国经贸、产能、科技、基建和对等外交领先群伦,在当前凌乱不堪的国际政治中,树立了大国正能量、正格局。两岸统一非军事力量不可的时候,以最小的伤痕、最开明的条款、最少量的磨损搭桥愈合,是全体中华民族的盼望,更是所有西太平洋国家之所愿!
乌克兰战争是强权草菅人命的悲剧,台湾海峡拒绝这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