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通坦打血统牌 推动中泰高铁

佩通坦访问北京,她在中国总理李强(左)陪同下接受欢迎仪式。(取自佩通坦脸书)
作者:萧伟基
泰国首相佩通坦访华时自称华裔,力挽中国社会对泰国安全的信心,泰国同时批准中泰铁路一部分的高铁二期项目,未来将连接曼谷与中国云南昆明高铁。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两国在电动车和电商等投资合作不断加强。
身为第5代泰国华裔的泰国首相佩通坦(泰国前首相他信幼女)最近在访问中国时大打“血统牌”博取中国民众好感。
她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以英语称:“身为一位拥有华裔血统的泰国首相,我向大家保证,中国朋友在泰国一定会非常安全。”
反映泰国正倾全力挽回中国游客的信心,重振因中国艺人王星在泰国被拐骗至缅甸事件而遭拖累的泰国旅游业。
中泰建交50周年
在佩通坦访华首日,泰国也在泰缅边境地区切断供电,借此打击以中国人为主要诈骗对象的缅甸电诈园;由中国承建的泰国高铁二期项目(属于中泰铁路一部分)也刚获内阁批准,反映泰国极为重视与中国的关系,营造对中国友善的氛围。
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佩通坦是应中国总理李强之邀,于2月5日至8日访问中国,这是她在去年8月上任以来首次访华,也是两国年内首次高层交往。佩通坦在访华期间先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李强会晤,并出席了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
习近平向佩通坦表示,中泰两国应深化互信,扩大合作,以应对日益增加的全球不确定性。
习近平列举了计划连接曼谷与中国云南昆明的高铁项目,并表示数字经济和电动车是两国进一步加强合作的领域。
习近平也对曼谷当局对缅甸电诈园区采取了“有力措施”而向佩通坦表示感谢。
佩通坦则强调访泰游客的安全是泰国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打击犯罪活动。

中国制造的复兴号CR300动车将在曼谷和呵叻之间行驶。(图:泰国国家铁路局)
网骗成关注焦点
佩通坦力挽狂澜
网络诈骗和安全问题最近成为中泰两国间关注焦点,特别是在王星被诱骗至泰国随后遭绑架到缅甸电诈园后,泰国作为电诈集团“中转站”,导致不少中国人被诱骗至缅甸电诈园的问题受到极大关注。
泰国是旅游业大国,而中国游客是最大的外国游客来源,王星事件引发安全疑虑,大批中国游客取消到泰国旅游,打击泰国旅游业。
泰国对此极为重视,佩通坦在春节前夕通过人工智能(AI)录制汉语发音视频,欢迎中国游客访泰。
泰国当局也从2月5日起,对位于泰缅边境的缅甸5个地区实施断电。长期以来,泰国地方电力局为该5个地区供应电力,包括电诈园所在的妙瓦底,而该电力局是泰国内政部属下的国有企业。
在各方联手打击电诈之下,61名被诱骗至缅甸电诈园的外籍人员于2月6日被缅方移交给泰缅边境的湄索边境检查站,其中包括39名中国公民。中国驻泰国清迈总领馆表示,将与泰方保持联系和沟通,在中泰法律框架下妥善处理中国籍人员回国事宜。
中国游客是泰最大客源
旅游业是泰国经济重要支柱,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0%以上,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去年泰国接待了3500万人次游客,当中670万人次来自中国,是最大的外国游客来源,而曼谷是全球最多游客到访的城市。
泰国把今年的中国游客目标订在730万人次,以重振前些年受疫情冲击的旅游业。但王星事件令不少中国游客却步,促使泰国决心解决问题,吸引游客。
事实上,被“卖猪仔”通过泰国进入缅甸电诈园的受害者,几乎都是之前已落入圈套的,一般游客在泰国并不会被绑架到缅甸,只是王星事件爆发后,引起中国民众的恐慌,并在社媒上发酵,所以泰国当局包括佩通坦一再强调中国游客在泰国的安全受保障。

佩通坦与中国官员会晤,试图清除中国对泰国的安全疑虑(取自@ingshin X平台)
中泰高铁预计2030年竣工
建成后将通过寮国连接中国的泰国高铁,是反映中泰关系友好的重点项目。
就在佩通坦访华前夕的2月4日,泰国内阁批准了高铁二期工程,由中部的呵叻至东北部的廊开,全长约357公里,工程预计于2030年竣工。
高铁通车后,将可由曼谷直达泰寮边境的廊开,并通过中寮铁路连接中国云南昆明,成为泛亚铁路的一部分,未来还可连接大马铁路,直达新加坡。
由中国承建的泰国高铁是“一带一路”项目,也是泰国首条高铁,以及继印尼雅加达—万隆高铁后的东南亚第2条高铁,反映中国高铁“出海”成功。
泰国高铁一期已于2017年获内阁批准,路线由曼谷至呵叻,全长约253公里,预计2028年竣工,但建设进度缓慢,动工7年迄今仅建好36%,在此次由中泰两国领袖签署的联合声明中,即提到双方同意加速中泰铁路一期建设,争取尽早启动二期建设,应扎实推进中寮泰联通发展构想,确保三国早日实现“无缝连接”。
征地问题最大障碍
据分析,泰国高铁一期工程进度缓慢出于多个原因,征地问题是最大障碍;由于泰国王室控制大量土地,为了避开这些地段,高铁路线经多次调整,导致了时间和成本的双重拖延。
此外,泰国政治长期处在各种势力的博弈局面,导致各种基础建设项目常受到各方利益的干扰。
中泰两国签署的联合声明涉及方方面面,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进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双方将持续深化促进经济韧性、高品质发展、清洁能源、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双方强调在双边、澜湄合作等地区合作机制下,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加强打击人口贩运、电信网络诈骗、毒品走私、非法网络赌博、洗钱等跨境犯罪;双方将进一步讨论尽早确立适当协调合作机制,有效打击网赌电诈。

中国车企在泰国掀起价格战。
去年中国投资占230亿
在经贸方面,中国已经成为泰国最大的投资国之一,当中电动车是重点产业。
近年进驻泰国的中资企业大幅增加,泰国投资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泰国去年的外国直接投资申请额,中国占1746亿泰铢(约230亿令吉),同比增加10%,日本的投资额则大降32%,仅达491亿泰铢(约65亿令吉),而从工作许可证的签发数量来看,面向中国人的发放量达到4万人,已经超过了日本人,显示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泰国重要的外资来源。
在泰国积极推动发展的“东部经济走廊”,已有包括比亚迪、广汽、上汽集团旗下的名爵和长城汽车等中国汽车企业进驻,比亚迪泰国厂于去年7月投资,成为该集团在东南亚的首家厂房。在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比亚迪以41%份额领先,而在去年泰国整体汽车市场大挫逾两成的大环境下,比亚迪更是逆势上扬,展现中国电动车企业的实力。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以来,“中国加一”策略成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许多跨国企业的部署,当中泰国是其中一个受惠国,不少制造业生产线从中国转移至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中国家电集团海尔去年9月即宣布,将在泰国东部设厂,投资额为135亿泰铢。
另一家电企业美的集团也进行了投资。泰国大型工业园区企业WHA集团总执行长加里蓬透露,在2020年至2024年中期,65%的工业园区买主是中国企业。
泰成中车企内卷新战场
中泰关系也有波澜,尤其在经贸方面,由于受到中国廉价商品涌入的冲击,近一年来泰国已有逾2000家工厂倒闭,数目远多于以往,而许多中小企业也受冲击,呼吁政府关注。
尽管泰国吸引多家中国电动车企业设厂,但它们并没有采购太多泰国的零件,而且还掀起价格战,使泰国成为中国车企“内卷”新战场,冲击已在当地设厂多年的日本汽车销量,需要减产甚至关厂。
去年泰国时任首相社德他曾指出,泰国制造业已经萎缩,产能利用率已降到60%以下,专家建议泰国应该聚焦在制造中国没有生产的商品。
为了减缓中国商品涌入的冲击,泰国自去年7月开始对价值低于1500泰铢(约198令吉)的商品征收7%的增值税,并采取措施打击不符合当地标准的进口低劣商品,虽然没明言,但显然是针对中国产品。
此外,对于缅甸电诈园,泰国是重要的中转站,大部分被诱骗到电诈园的外国苦主都是在抵达泰国后即被接走,并几乎畅通无阻的通过边境非法抵达缅甸,显然是获泰国各方势力包庇的一条“产业链”,泰国当局虽针对电诈园区采取断电断网断油措施,但对于包庇不法分子,乃至成为共犯的地方势力、官员甚至军警,泰国当局并没有作出太大的打击行动,不利于“打诈”。
总体而言,中泰关系处于良好势头,中泰建交50周年是两国关系重要里程碑,双方将共同举办系列庆祝活动,深化文化交流互鉴,让“中泰一家亲”更加深入人心,佩通坦访华是良好的开端。

佩通坦祖籍梅州客家
在中国大打“血统牌”的总理佩通坦是泰国前首相他信幼女,现年38岁,是祖籍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塔下村的客家人,为第五代华裔,原姓丘。
原名丘达新的他信自从2005年携家人到梅州“寻根”后,已多次到梅州祭祖。
流亡在外的他信妹妹英乐(另一位泰国前首相)曾在2018年出任广东汕头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
反对党控“父亲操控政府” 佩通坦挺过不信任投票

2025年3月26日,在挺过不信任投票后,佩通坦(中右)与一些泰国议员合照。
(曼谷26日讯)泰国首相佩通坦26日面临泰国国会不信任投票,为她上任至今对执政联盟的初步考验。尽管佩通坦被指是其父亲的傀儡,当天的表决结果出炉,她在488名议员中获得319人支持,顺利挺过危机。
据外媒报道,本周的国会质询中,前身为前进党的反对党人民党对她提出多项指控,包括经济管理不善、逃税、图利家族,以及放任其父亲、前首相他信干预政府运作,甚至幕后操控政府。
他信因涉及利益冲突及滥用职权被定罪,曾流亡海外长达15年,并被禁止担任公职。他信于2023年回国,在医院被拘留6个月后获得假释,并宣布退出政坛。
身为家族中第4名出任泰国首相的成员,佩通坦则坚称从未受父亲操控,仅偶尔向他请益。

2025年3月26日,在挺过不信任投票后,佩通坦(前排中左)与一些泰国议员合照。
26日的表决中,佩通坦获得319名议员支持,显示她的联盟依然稳固。她也在社媒X平台发文,感谢执政党及反对党议员,“不论是支持或反对,每张选票都是我和内阁继续为人民努力工作的动力。”
泰国的执政联盟目前掌控下议院500个席位中的320席,而反对首相的动议需获出席议员过半数同意才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