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佩通坦访华·商议应变之道 泰国反电诈无力之痛

报道:陈少鹄

泰国首相佩通坦访华,强调合作对付泰缅边境的电诈肆虐,对这些园区断电、断网、断油,严厉打击,被视为对北京的“投名状”,化解较早前中国演员王星在泰被绑架到缅电诈园区的风波,唤回中国游客热潮。这些园区背后是当地军阀,和缅甸军政府关系千丝万缕,成为若隐若现的保护伞。泰国地方官僚被怀疑勾结诈骗集团成为利益共同体;必须北京和缅甸军政府谈判,直捣黄龙,才能根治。

泰国首相佩通坦最近访问北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谈,强调要合作对付泰缅边境电诈园区肆虐的问题,她并表示行前已经指示立刻对这些园区断电、断网、断油,严厉打击,被视为对北京的“投名状”,以化解较早前中国演员王星在泰国被绑架到缅甸诈骗园区的风波,唤回中国游客的热潮。

但由于这些园区的背后是当地的军阀,和缅甸军政府的关系千丝万缕,成为一张若隐若现的保护伞,使得泰国的反电诈措施如打在棉花上。

而泰国地方官僚也被怀疑和诈骗集团幕后勾结,成为利益共同体。

亟需直捣黄龙才可根治

要彻底解决问题,亟需北京和缅甸军政府谈判,直捣黄龙,才可以根治。

电信诈骗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作为电信诈骗的“源头”,泰国与缅甸接壤的妙瓦底已经成为跨国电信诈骗的“重灾区”。就在佩通坦在2025年2月5日访华之前,果断实行“三断”政策,代表与中国的合作上,泰国政府同样表现出了相当积极的态度。

除此之外,泰国政府还不断强化国内立法和执法,力求在法律制度层面上打击电信诈骗问题,对外展现出相当程度的决心。

2月9日,传出缅甸民主克伦佛教军(DKBA)发出声明,下令中国人离开,声称会加强巡逻,阻止中国人进入管辖之地。原来在当地的赌场和餐厅的中国人也要在2月底离开,也宣布禁止中国人入城。

电诈形成奇特共犯结构

熟悉缅甸地方武装的人士指出,这些命令都是真的,但只是短期内做样子,风声过后,还是会再度开启。

为什么?因为这个克伦佛教军边防军本身就是电诈军团,他们在电诈的产业链上获得巨大的利润,也和缅甸的军政府有默契,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共犯结构。

不过,由于中国压力的存在,诈骗园区开始将诈骗产业链更加多元化,不再只是针对中国人来诈骗,而是延伸到西方国家,最近意大利的富商也遇到诈骗,而佩通坦也自爆,她也曾经遇过电诈,差一点就被骗,还好在最后关头发现对方漏洞,才幸保不失。

泰国的权宜之计?

然而,泰国政府对妙瓦底电诈园区实行断网、断电、断油的“三断”政策,看似雷霆万钧,实则治标不治本。面对一个形成完整黑色产业链、盘踞多年、涉及多方势力的庞大利益集团,仅靠基础设施切断能否真正撼动根基?电诈团伙会束手就擒,还是换个地方死灰复燃?更值得深思的是,泰国政府的强硬举措究竟是痛下决心,还是权宜之计?

复杂生态孕育妙瓦底

妙瓦底之所以能成为电诈天堂,并非仅仅依赖网络、电力和燃油供应,而是当地复杂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生态共同孕育的结果。这里不仅是缅甸克伦边防军控制的地盘,还有盘根错节的武装势力,背后甚至牵涉到缅甸官方默许甚至参与的利益链条。

从最初的边境贸易、网络博彩,到彻底沦为电信诈骗中心,妙瓦底的每一次产业升级,都是利益驱动的结果。即便泰国政府在边境上掐断了能源供给,妙瓦底的电诈区难道不会想方设法从缅甸内部获取资源?历史已经证明,任何靠单一手段打击的行动,最终都会因为犯罪集团的适应能力而被轻易化解。

佩通坦秀政治表演

更何况,泰国政府的“雷霆手段”是否真的坚决?目前来看,佩通坦的“三断”举措,更多是一次“秀肌肉”的政治表演,既是对国内舆论的交代,也是对中国的投名状。

毕竟,泰国正全力推动旅游业复苏,2025年力争吸引900万中国游客,打击电诈成为其必须做出的姿态。然而,从泰国的实际行动来看,执法层面依旧漏洞百出,腐败问题根深蒂固。

从员警到边防人员,早已与电诈集团形成利益同盟,甚至有人每“卖”一个受害者进妙瓦底,都能拿到可观的回扣。泰国政府真能斩断黑色产业链,还是只是在表面功夫上做做样子?

跨国犯罪生态系统成型

更现实的问题是,妙瓦底的电诈产业之所以难以铲除,根源还在于跨国犯罪的“生态系统”已经成型。

中缅泰3国的警务合作仍存在诸多掣肘,缅甸国内战乱不断,中央政府对地方武装势力几乎无控制力,而泰国作为中间地带,在电诈链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泰国政府愿意打击电诈,但能否清理腐败员警?能否真正对幕后势力动手?如果这些根源不解决,断电只是一个短期的扰乱手段,电诈园区照样可以靠油机发电、偷渡燃料,甚至换个地方继续运作。

而在这场博弈中,缅甸政府的态度更加耐人寻味。

缅甸军政府与妙瓦底的电诈团伙并非敌对关系,相反,索奇督的克伦边防军恰恰是缅军的重要棋子。

2024年4月,克伦民族联盟短暂攻下妙瓦底,索奇督却迅速反攻,最终把妙瓦底拱手交还缅军。这一幕清楚地表明,缅甸官方并非完全反对电诈产业的存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它来维持边境的平衡。而这种复杂的局势,使得任何外部力量的干预都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泰国的“三断”政策只是一个开端,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跨国打击机制。

如果没有更深入的跨国执法合作,没有更强力的反腐行动,妙瓦底的电诈集团不会被根除,只会换个地方继续生存。泰国政府需要的不仅仅是展示强硬态度,而是拿出真正的决心,把自己境内的腐败势力一并清除,否则,所谓的“断电”只会成为一场政治作秀,电诈集团依旧会在阴影中肆意妄为。

中国强化内外反诈措施

在佩通坦宣布实行“三断”政策之前,中国已经连续多年强化对电信诈骗犯罪的打击行动。然而,由于电诈分子大多身处国外,导致这一问题很难被彻底解决。

不过即使面临多重困难,中国政府也积极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国内的打击力度。

首先,中国加强了对电信网络的监管。

为了防止诈骗团伙利用虚假身分注册电话卡或网络帐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要求电信公司在为用户开通服务时严格核实身分。

须加强跨境金融监管

此外,金融领域的监管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跨境支付和网络金融方面,政府对涉及电诈的金融工具进行严格审查和管控,避免诈骗集团通过合法途径获取资金。

其次,中国加大了对电信诈骗案件的法律制裁力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信诈骗案件被立案侦办,涉案人员的法律惩罚也趋于严厉。

国家通过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电信诈骗的刑罚。

相较于国内的强力管控和严格执法,电信诈骗的跨国性质决定了仅仅依靠国内打击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中国积极推动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合作,尤其是与泰国、缅甸等电信诈骗重灾区的合作。通过加强与泰国警方的合作,特别是资讯共用、联合打击等领域的合作,双方在反电诈方面逐渐形成了联合行动小组。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已经成功协助泰国警方破获了多起电信诈骗案件,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缅甸政局动荡地方分裂

然而,缅甸的特殊情况使得反电诈合作面临更大挑战。缅甸的政局动荡和地方武装力量的分裂,使得缅甸政府对于电信诈骗问题的态度并不统一。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合作的进展并不顺利,特别是在解决跨国电诈问题的协调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障碍。

反电诈需跨国反腐

电信诈骗作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已逐渐形成跨国犯罪网络,威胁到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中国面临的电信诈骗问题不仅涉及本国公民的财产安全,更涉及到跨国犯罪链条的治理。要根治这一问题,仅依赖短期的政策干预或单一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长期而系统的策略,从加强跨国合作、强化反腐行动到提高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等方面,形成合力,从根本上切断电信诈骗的产业链。

深化与东南亚执法合作

跨国合作是打击电信诈骗的关键。电信诈骗团伙通常跨越国界,利用不同国家之间的执法漏洞进行犯罪。

为了有效打击这一犯罪活动,中国必须深化与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执法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资讯共用和联合打击机制。

通过加强跨国情报交换、联合行动和共同打击,国际社会能够形成合力,全面铲除跨境电信诈骗的根基。

与此同时,反腐行动也是至关重要的。

电信诈骗能够得以长时间滋生,部分原因是一些执法人员与犯罪团伙之间的勾结。

在某些边境地区,电诈集团与地方执法部门有着深厚的利益关系,导致反诈行动难以开展。因此,中国必须加大反腐力度,确保执法机关的清廉,防止腐败问题继续助长电信诈骗犯罪。通过强化纪律检查和清除内部腐败,可以进一步提升执法效率,切断犯罪团伙的“保护伞”。

最后,提升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也是防治电信诈骗的根本性措施。

电信诈骗的受害者大多是缺乏足够防范意识的民众,尤其是老年人和网络使用不熟练的人群。

中国应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电信诈骗的警惕性,教导他们如何识别和应对诈骗,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只有从源头减少受害者的数量,电信诈骗的产业链才能够被彻底切断。

■下篇预告

揭秘电诈前世今生

现代奴役全球化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财经新闻

大马金饰价或月内“三连涨” 中国金价“涨”声不断

报道:游燕燕

(吉隆坡20日讯)黄金市场波澜再起,国际金价即将触及3000美元(约1万3283令吉)大关,大马黄金首饰价格很可能迎来本月3连涨!

马来西亚过去两次(2月5日和2月11日)的金价涨势,都与中国紧密相连,该国的价格变动如同“导火索”,迅速点燃马来西亚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之火。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黄金消费大国,其市场动态对国际黄金市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马来西亚黄金市场亦似乎对中国的价格变动尤其“敏感”,皆在中国涨价后的几天内,随之攀升。然而,中国金价昨日再往上调涨,周大生、周大福、六福珠宝等品牌的价格,已涨至每克892人民币(约544令吉),这是否意味着,短短十多天后,国内金价或迎来本月第三涨?

随着金饰价格接二连三高涨,不管是消费者、商家或投资者都密切关注后续的价格走势。对消费者而言,何时购买金饰需要考量自身需求和价格;商家则要如何在成本上升和市场需求间寻找平衡。至于投资者,黄金市场的波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早前预计,今年底金价或回落至每盎司2700美元(约1万1961令吉),甚至可能低至每盎司2400美元(约1万0632令吉),即12个月前的价格水平。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