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旅与不美丽的误会/邱立本

马凯硕新作《活在亚洲世纪》。
作者:邱立本
新加坡印度裔学者马凯硕看好中国,认为关键不是选举民主,而是贤能政治。他认为美国低估了中国,高估了自己,错估了形势,颠覆了西方和印度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
印度哲学救不了印度。这是西方很多名人访问印度之后的梦醒时刻。他们在去印度之前,都对瑜伽、深不可测的印度哲学向往不已,但在印度生活了一阵子之后,面对前所未见的脏乱和官僚主义,他们都告别了自己的印度之梦,发现是一场不美丽的误会。
西方主流媒体谈到印度,第一句话往往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但这也是对“民主”二字最大的负面讽刺。20年前,西方记者写书比较中国和印度,都铁口直断,说印度的未来肯定压倒中国,因为印度有西方的选举民主,而中国没有。
《纽约时报》一位记者梅雷迪斯在2007年写了一本畅销书《大象与龙》(The Elephant and the Dragon),捧印贬中,背后的论据就是印度拥有民主。但如今全球都公认中国的发展早已碾压印度,两者不在同一个维度。就以人均GDP来说,印度还不到3000美元(约1.31万令吉),而中国已经是1万2500美元(约5.48万令吉),差距很大。
从民众的基本福祉来比较中印,重点是社会的治理。中国找出了一条新的路径,重视精细化的治理,大力发展基建,发挥现代化科技,提升国家竞争力,20年以来让8亿人脱贫,而印度受困于制度和文化的包袱,贫穷人口仍然占14.4亿人口的16%以上,社会治理还是一片混乱。
社会治理最糟糕
印度拥有很多优秀的头脑,也有很多哲学的历史和历史的哲学,但它的社会治理却是最糟糕的,基本的卫生问题都不能解决,全国好多人每天的排泄问题都是随机、随地解决,导致城市的天空弥漫异样的气味,而公共交通的秩序混乱、贫富差距尖锐、治安失控、生活上步步惊心,都让民众和游客抱怨。
最让全球关注是强奸事件奇高,被视为全球之冠,女性被欺凌的事件层出不穷。最近一位女医生在医院内被奸杀的新闻,折射女权被蹂躏的悲歌。
但印度社会讴歌他们的精英,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再到美国留学,成为美国几家科技大企业的高管。从脸书、亚马逊、谷歌到苹果,都看到印度留学生担任主管的身影,展示他们个人的竞争力,在美国可以崭露头角。
但印度内部的国家竞争力却无法上升,背后就是种姓制度、语言纷杂、宗教冲突的矛盾。学界普遍都认为印度是不折不扣的失败国家。
对于中印发展,新加坡的印度裔外交官和学者马凯硕长期都看好中国,认为关键不是选举民主,而是贤能政治,指出中国的成功在于它的体制可以提拔最佳的人才,直面很多的困难问题,内部不断变革。
在中美博弈的问题上,马凯硕认为美国严重错判,低估了中国,高估了自己,错估了形势。他的新书《活在亚洲世纪》(Living the Asian Century)都对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误判作出了深入的剖析,发人深省,展示印度式的智慧,颠覆了西方和印度主流社会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视频】中国官方发视频批美割韭菜 “将自己变成世界公敌”
(北京3日讯)中国外交部昨(12日)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批评美国打着“美国优先”旗号,扇盟友耳光,割世界韭菜,将自己变成世界公敌。
中国外交部在社交媒体X(前称推特)、微博发布的视频中指美国掀起的关税风暴席卷全球,市场哀鸿遍野。
“这个自诩‘世界灯塔’的国家,现在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煽盟友耳光,割世界韭菜,拉各国垫背,让本来就十分脆弱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把自己搞成了‘世界公敌’。”
影片之后称,有中国在,天塌不下来。中国拥有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力,中国发展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不是谁的恩赐。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哪里有‘卡脖子’,哪里就有一飞冲天。”
影片也抛出这个提问:“世界需要公平正义,市场需要重建信心,是要一个小池塘,还是一片大海,你会怎么选择?”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
A small pond or a vast ocean, which one would you choose? pic.twitter.com/O5UcFrUWIc
— CHINA MFA Spokesperson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MFA_China) April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