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外长访华称呼被指矮化 大马朝野争辩“大哥”论

报道:林友顺

马来西亚外交部长希山慕丁日前访华对中国外长王毅说“你永远是我的大哥”,虽然深受中国的欢迎,不过却在返国后引来怒火,直指他在中国面前“自我矮化”,“有损外交礼仪”。尽管希山慕丁澄清那只是要对王毅表达敬意,不过在野党及学者皆认为他的举动有损国誉,要他撤回言论并向人民道歉。

希山慕丁是在4月初应中国国务委员及外长王毅的邀请访华,两人在福建会谈后主持联合记者会时,刻意秀一两句华语,他以生硬的华语形容马中两国:“我们都是一家人。”

随后他转头向王毅说:“你永远是我的大哥。”表情有点尴尬的王毅则竖起大拇指,以英文回应:“我们是兄弟。”希山慕丁称兄道弟的视频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广传,国内骂声隆隆响起。

国会反对党领袖安华指责希山慕丁的言论是在“侮辱大马的独立主权”,这不是外交和国际关系世界应使用的语言和风格,因为它似乎矮化了马来西亚的地位;作为一个中立且不偏向于任何一个世界大国的国家,希山慕丁的言论显然是“对我们国家的侮辱”。

他要外长立即向国人道歉,并撤回这无聊的言论。安华指希山慕丁的言论可能导致大马对华外交政策倒退了25年,并破坏了在外交部中经验丰富官员过去数十年的辛勤工作。他强调,希山慕丁的言论已经向国际社会发出信号,即在国盟的领导下,大马的中立国地位正在发生变化。

他担心,鉴于国盟执政地位摇摇欲坠,国盟可能正损害国家的利益、国家安全和主权。希山慕丁的言论也引来国防部前副部长刘镇东的批评,他说:“外交不是这样搞的。马来西亚是独立主权国家,没有谁是大哥。”

希山强调尊重非示弱

面对炮火,希山慕丁在推特发文澄清,其所言的“大哥”并非指马中双边关系,因为两国关系是建立在互信平等的基础上。他说,王毅比他年长,部长级别也比他高,所以他称王毅“大哥”只是出于尊重,而非示弱。

他强调:“尊重别人并不意味软弱。”希山慕丁被视为是亲华派,他并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

王毅陷尴尬状态

尽管希山慕丁尝试对其失误解套,然而有些力量还是不放过他。外交部前部长阿尼法阿曼要希山慕丁停止争辩,并承认错误。

他指出,希山慕丁不仅用词不恰当,而且显然将王毅陷入尴尬状态:“王毅的肢体语言说明了一切,他很快说出了‘我们是兄弟’这句话。”阿尼法认为,身为大马外长,希山慕丁在选择词汇时必须更加谨慎和得体。毕竟,外交是第一道防线。

他补充,在外交场合上失言已经是错了,如今还要试图做出争辩,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真实性格。

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饶兆斌对《亚洲周刊》说,“大哥”这类词语确实不应该出现在外交场合。虽然希山慕丁后来澄清说这是基于他个人对王毅的尊重,但就算如此,也不适合、不应该这样说。

饶兆斌认为,希山慕丁弄巧反拙,反响非常不好,对中国而言也是很尴尬的;他强调,马中两国都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关系可以很好很和睦,但是不适于用“大哥小弟”的关系来形容。

三名学者,即砂拉越大学国际关系学者莫哈末阿里夫、智库策略研究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阿末玛兹鲁,以及智库义腾研究中心研究协调员法库拉兹也罕见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处理外交关系时,不该使用这样的字眼。

他们认为,如果大马视中国为大哥,这如同向其他强国及本区域别的国家发出强烈外交信号。

外交界也注意到,在希山慕丁访华前夕,他也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谈,探讨两国继续加强在安全、卫生、贸易及投资领域的合作。

推进疫后合作 马中取得共识

马来西亚与中国日前就双边关系取得共识,启动中马合作高级别委员会,并由大马外长希山慕丁及中国外长王毅共同主持,规划推进后疫情时期两国合作。

希山慕丁与王毅已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将共同牵头这一重要机制,在后疫情时期把握先机,助力两国和本地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这是国盟政府上台一年后,大马外长首次访华,两国就贸易、疫情、食品安全、一带一路计划及缅甸问题进行讨论。王毅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马中两国要开个好头。

在两天的会谈中,大马棕油出口取得突破,获得中方承诺落实中国红棕油团体标准。

鉴于大马目前是唯一生产红棕油的国家,这意味着对大马出口红棕油大开方便之门。大马经济因疫情受重创,加大原产品出口将有助大马提振经济。

中国则在与大马深化疫苗合作取得进展,成功加大对大马输出疫苗数量。随着中方科兴疫苗半成品陆续运抵吉隆坡,大马已成为本地区继印尼之后第二个和中方开启灌装合作的国家,标志着双方疫苗合作进入新阶段。

大马目前主要是输入辉瑞疫苗,科兴及阿斯利康疫苗则是另外的选择。

考虑增购中国疫苗

希山慕丁称,大马正在考虑增购中国疫苗,并扩大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国产疫苗的使用。

与辉瑞疫苗整支进口不同的是,科兴疫苗是出口到大马后再进行灌装,为大马节省进口成本。

王毅在会见东盟四国包括大马外长后表示,他和4位东盟外长一致同意加强疫苗研发及生产合作,中国和印尼、大马等国将重点提升疫苗原液的灌装能力,中国和新加坡将探讨推进生产、储运全链条合作,中国和菲律宾将加强疫苗审批合作。这在侧面反映出中国正通过疫情推动疫苗外交,抗衡美国拜登政府重返太平洋围堵中国的战略行动。

除了疫苗,马中两国原则上也同意加快实施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探讨开展健康码互认,实现范围更广、效率更高的人员流动,让“常来常往”重新成为两国民众交流的常态,这为两国人民、企业及留学生互访点燃希望之火。

提振经济寄“华”重望

疫情加上政局不稳定,大马在过去一年可说是处于经济灾难期,外资不来,企业倒闭,失业率飙升,为通过议会政变上台的国盟政府形成巨大压力。

中国,显然是大马提振经济寄以重望的国家。

希山慕丁此行的另一个目的是为首相慕尤丁访华进行铺垫工作。

在大选日益接近的时刻,如何吸引外资及交出成绩对国盟非常重要,而访华有利于以马来人主导的国盟政府向华社释放善意,不过在当前政局氛围下,人们对慕尤丁是否能重演当年首相拉萨访华及与中国建交所带来的效益,并不乐观。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政治

阿克马:愿当中间人 拉拢希山凯利回归巫统

(马六甲14日讯)巫青团长拿督阿克马愿意充当”鲁仲连”,以拉拢拿督斯里希山慕丁、凯利和沙里尔韩丹回归巫统。

他接受《每日新闻》访问时表示,他认同这项建议,甚至愿意这么做。

“我随时准备好(担任中间人),只为巩固我们挚爱的巫统。我的立场是将宗教与民族的斗争置于一切之上。因此,我愿意真诚地为此贡献力量。”

巫统加埔青年团长阿菲菲昨日建议,阿克马充当游说希山慕丁、凯利及沙里尔韩丹重返巫统的“桥梁”,认为这3名前领袖及其他被冻结党籍者的回归,将象征党的团结,有助于巩固其地位。

也是巫青团前团长的凯利因在第15届全国大选竞选期间涉嫌破坏竞选活动,而被巫统开除。该党前副主席希山慕丁及前宣传主任沙里尔则被冻结党籍6年。

自巫统最高理事会上月25日决定解除巴西沙叻前国会议员达祖丁的党籍冻结令后,党内开始出现希望希山慕丁、凯利和沙里尔韩丹等人回归巫统的呼声。

巫统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日前对此表示,该党欢迎任何人包括希山慕丁和凯利回归,但他们必须像达祖丁一样提交申请。

凯利日前受询时强调,如果只是“当跟随者”,他不愿回归巫统。

希山慕丁则表示至今仍不解为何被冻结党籍,但他拒绝提出上诉。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