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18岁与险恶台海/邱立本

封面笔记:邱立本(《亚洲周刊》总编辑)
民进党推动公投,希望用18岁公民权修宪案来讨好年轻人,但年轻人却不满18岁要当兵服役。18岁不再是寂寞的年龄,而是要面对台海险恶的未来。
白景瑞的电影《寂寞的17岁》,曾经是台湾青春电影的杰作。但台湾今天的新一代没想到,他们的18岁成为政治博弈的磨心。
2022台湾九合一选举被忽略的是“18岁公民权修宪案”的投票,举行复决公投,决定是否要将当前的20岁投票选举权降低到18岁。民进党希望争取更多的年轻人,将支持者的基本盘扩大,成为执政的优势。
但这项公投,并没有成功闯关。由于修改宪法门槛很高,需要926万多票,结果支持的票数只有510万多票,公投的结果失败。绿营希望争取更多年轻选民的如意算盘没有实现。
尽管修宪案没有通过,但这次民进党大败,背后的重大原因是牵涉18岁年轻人的命运。在两岸关系恶化的阴影下,美国开始对绿营政府施压,要求恢复征兵制,18岁的年轻人就须服役,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来“抗中保台”。
但台湾年轻人对此非常反感,认为马英九时代台海风平浪静,不需要征兵,如今蔡英文施政,台海被西方媒体形容为“全球最危险的地方”,年轻人被推上战争的前线,很可能就成为战争的炮灰。尤其最近很多绿营的狂热分子还在鼓吹训练“黑熊勇士”,发展“保乡神射手”,痛骂凡是反对这种说法的都是投降主义,都是“中共同路人”。
这肯定引起很多新一代的反感,因为他们才是台海战争最密切的“利益攸关者”(Stakeholder),但主张战争的却是一些老年的绿营政客,他们自己不用上战场,而只是动动嘴巴而已。
绿营内部的世代差异形成了深层的矛盾,这是九合一选举绿营大败的原因。
民进党希望用18岁公民权修宪案来讨好年轻人,但年轻人却不满18岁要当兵服役。18岁不再是寂寞的年龄,而是要面对台海险恶的未来。在生与死的边缘,台湾年轻人会探索新的可能性,了解如何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
18岁青年不会抗拒中国
对于很多台湾的新一代来说,中国并不是绿营大内宣所说的龙潭虎穴,反而是一个可以闯荡发展的新天地。即便在疫情中,台湾不少年轻人会喜欢用中国的“小红书”与“抖音”,看充满活力的生活剪影、形形色色的视频直播,当然还会看中国的电视剧,喜欢在淘宝、拼多多网购。
台湾18岁的青年在成长的时候,就已经目睹中国快速崛起,了解这是一个全球敢于与美国霸权对峙的超级大国。他们不会抗拒中国的一切,反而是以充满好奇的眼光,去看神州大地的变局。
因而两岸新一代应加强理解,彼此融合,发展善意,拒绝敌意,才是两岸和平的保障。那些主张用武力来解决两岸问题的政治人物,都需要先了解寂寞18岁的心声。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国台办抨民进党 以法欺两岸婚群

陈斌华(取自中国国台办)
(北京26日讯)台湾的中配网红“亚亚”遭限期出境后,中国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26日讽刺民进党自诩法治人权,一再用司法欺凌两岸婚姻群体,“有悖人伦,伤天害理。”
网设台独举报专栏
中国国台办同日也宣布成立“举报专栏”,称台湾政府“频繁打压迫害政治异己”,要求受迫害者提供信息。并未指出任何实际案例,但颇有报复意味。
据报道,陈斌华表示,两岸婚姻群体是两岸一家亲的生动写照,中国配偶是台湾民众的家人、亲人。
他批评“民进党当局”自诩自由、法治、人权,却一再滥用司法手段,欺凌两岸婚姻群体,迫使家庭分离。

中国国台办设置“举报专栏”是为了对台独分析追责。(取自中国国台办)
中国央视26日报道,中国国台办26日在官网出现一个名为“台独打手、帮凶迫害台湾同胞恶劣行径举报专栏”,并在文中指控民进党政府“近期频繁打压迫害政治异己和岛内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政党、团体、人士。某些台独组织、台独分子、公职人员、侧翼网红充当打手、帮凶,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陈斌华被问及“举报专栏”时表示,设置专栏是为了对“上述恶劣行径和首恶分子追责”,并呼吁“受打压迫害者”或了解相关情况者,可将信息提供至特定电邮,必将“妥善处理,依法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