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寻找台海风浪中的定海神针

报道:邱立本

亲情、商情与爱情的密切交流,就是两岸风浪中的定海神针。最近马英九基金会邀请中国学生访台,让两岸新一代爆出情感的火花,台海就不会有硝烟四起的危险。

拜登总统要利用台湾来牵制北京,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华府的军援和军演的设定,要用焦土政策,以台湾为棋子,消耗中国的国力,重演乌克兰模式,企图重创解放军,不惜将宝岛沦为一个焚烧的岛屿。

这改变了过去台军“拒敌境外”的战略构想,而是设定要打巷战、城镇战。这都是台独势力与美国鹰派结合的终局思维,要鱼死网破,玉石俱焚。但更多理性的台湾民众开始思考其他的选项,因为焦土政策不利于台湾人的利益,而只是满足美国人的战略利益。美国人不会派兵来台助战,而只是提供武器。就好像在乌克兰的战场一样,只有美国的武器,而没有美国的士兵。

老大出钱小弟厮杀

这就是现代的代理人战争的本质。背后的老大出钱不出人,让小弟在前线厮杀,坐收渔人之利。美国记取韩战与越战的血腥教训,采取了“新全球主义”,要遥控各地的利益,可以出钱,但不出人,以免在选举政治中反弹。

当前中美关系的特色,就是“冷和”,彼此的产业链还是交叉重叠,但又在某些领域搞制裁脱钩,既敌对又合作,形成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中国也在这种新型的挑战中,将计就计,倒逼自己补链、强链,不受美国制裁的胁迫。如华为最近逆势反弹,宣布自行设计5G芯片成功,不受美国制裁的影响,而是自力更生,操之在我。

台海呐喊智慧融合

从这种逻辑出发,台海越来越多的声音都在呐喊,要寻找两岸新的关系,自行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用中华民族的智慧,寻找融合,拒绝兵戎相见,不要被外人见缝插针,挑拨离间,最终死伤的都是炎黄子孙,可说情何以堪。

亲情、商情与爱情的密切交流,其实就是两岸的定海神针。最近马英九基金会邀请中国大陆的学生访问台湾,让两岸新一代深入交流,了解对方的一切,而不是被很多上一代的仇恨与偏见所误导。见面三分情,同龄人之间,往往可以爆出很多情感的火花,也许是变成无话不谈的知己,也许是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当两岸的年轻人之间都是好朋友,台海就不会有硝烟四起的危险。

美国要在台湾实施焦土政策,第一个受害者就是要当兵的台湾年轻人。民调显示:他们绝大部分都不愿意恢复征兵制,遑论要为台独和美国焦土政策走上战场。他们在几个月后的台湾大选中,将会用手中的选票,拒绝主张台独、将台湾陷进战火与毁灭的赖清德。无论蓝营还是白营,都有避免台海卷进战争的主张,也将获得更多新一代的支持。若“蓝白合”能够落实,那么台湾就可以走出焦土政策的阴影,走向两岸和平的朝阳。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言论

从《哪吒2》看改变的力量/方城

《哪吒2》上映三天后,我也抽空去看了这部荣获全球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

看完后,我联想到亲情在育儿过程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教育孩子常是家长和教师最棘手的问题。

长辈习惯用自己过往的经验及观点给孩子或学生所谓善意的提醒或劝告,然而那恰恰是时下青少年无法接受的。

哪吒在父母的感化下,即使是魔童,也开始学会行善。

在戏里,哪吒因为母亲的认可,知道自己闯祸不对,进而愿意作出改变,更愿意收起魔性,努力做个别人眼中的好孩子。

母亲完全不理会别人的评论,只是倾尽全力地爱孩子,接住孩子的顽劣,并努力引导他向上向善。这难道不正是亲情的力量吗?同样的,当哪吒看见父母被伤害时,他冲动地豁出性命,让人动容。

看戏之前,我刷到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师王立宁老师的教育讲座。她提及自己因孩子顽劣不堪,关系一度恶化,甚至彼此以死相逼。

当孩子看见母亲晕倒的瞬间,他慌了,而母亲也感受到孩子对自己的在乎。于是,她明白了:母亲的接纳,才是让孩子改变的力量。

血肉相连不可改变

无论孩子如何叛逆,他们心底都会爱母亲,因为那是血肉相连的关系,是不可改变的。

当敖丙的父亲为了让孩子重塑肉身而收回杀机;当反派申公豹看见弟弟,也愿意放下自己的暴戾脾气,这正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主线。

戏里的人物正邪交织,有的看似坏人,其实也有温柔的一面;道貌岸然的好人,有时也会犯错,甚至丧失人性。

但无论如何,我觉得电影想传达的信息是:无论世间如何动荡不安,无论人性如何复杂,他们都会因亲情、因爱的呼唤,而找到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进而愿意做出改变。

故此,我们可以说:爱,是教育过程中最不可摧的力量,是让所有迷失的孩子找到方向的力量。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