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政策扶持·产业升级 中国动画迎第二盛世

报道:黄宇翔

中国动画经历辉煌、衰落与复兴。

日本、美国动画的冲击,让中国动画一度陷入低谷,但凭借政策扶持与产业升级,国产动画终于迎来新盛世。

说到当代中国动画,最近票房大杀四方、斩获135亿人民币票房的《哪吒2》备受关注,近年来的《中国奇谭》、《大鱼海棠》也备受好评。

但早在此前,中国动画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就有过辉煌,但由于受到打开国门的冲击,被外来的日本动画挑战,遇上中衰,直到近十数年中兴,目前早向盛世,是中国动画的第二个盛世。

中国动画的发展很早,在民国时期就粗具规模,当时发展的中心就是远东国际都会的上海,万籁鸣兄弟4人就是中国动画的先驱,1926年加入长城画片公司,拍摄成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5年又制成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41年制作改编自《西游记》的动画《铁扇公主》,长达80分钟,更是亚洲首部、世界第4部动画长片,是中国,以至于亚洲动画里程碑式的作品,1942年在日本公映时更引起轰动。

人称日本“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也是看这部动画片后放弃学医,选择改行从事动画创作,他受《铁扇公主》影响甚深,自言1953年开始连载的漫画《我的孙悟空》,不少设定都受到《铁扇公主》的影响,如火焰山的火焰、牛魔王的座骑等。

中国动画影响日本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渡言的研究更指《铁扇公主》在日本公映后刺激“日本动画家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座谈会,讨论能在中国动画里学到些什么、日本动画将来的方向应该怎么走?”日本动画界也受到《铁扇公主》的影响,开始制作《桃太郎》系列的长片。

万籁鸣作为中国动画的奠基人,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加入国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下简称“上美影”),相关动画名人还包括特伟、钱家骏等,他们缔造新中国动画的第一个黄金时代,1960、1970年代,以“上美影”《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电影大放异彩,“上美影”具有浓烈的中国风格,将多种传统中国的水墨、剪纸技术融入动画制作当中,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也广受后来日本动画之神宫崎骏的赞叹,对《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印象深刻。

日本动画“倾销”中国

时移势改,到1980年代,中国打开国门,以日本动画为首的动画纷纷输入中国,甚至以“倾销”形式进入,例如中国第一部“引进”动画片是日本的《小飞侠阿童木》(中国译名为《铁臂阿童木》),由日本电子品牌卡西欧(CASIO)赞助中央电视台在1980年播出,电视台不单免付版权费,还能收到广告费,一下子为日本动画打入中国市场,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动画《变形金刚》也以同样的方式进入,通过卖玩具的方式赚取收入,新的竞争者与商业模式使传统国企应接艰难。

同时,过去成功的“上美影”也面对由国企转型为市场化经营的困顿期,大量动画人才因更佳的薪资条件跳槽离开。

厚积薄发扭转颓势

在风起云涌的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这段岁月,中国电视台的动画频道几近是精致的日本动画与活泼的美国卡通的天下。虽然偶有“葫芦兄弟”、“山水情”等佳作,但整体而言已难与技术成熟的日本及美国争锋。

1990年代,“上美影”在国外的竞争下,疲态尽现,1999年,“上美影”花费1200万人民币钜资制作的《宝莲灯》,最终票房收获2900万,但这却是强弩之末,中国动画产业已在外国竞争下节节败退,难有一席之地,以至于中国政府及后推出文件,限制电视台对外国动画片的引进,在2002年规定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要60%由中国制作,及后又规定电视台黄金时间不准放外国动画片,使得在新世纪的2005年开始,中国动画也进入“喜羊羊与灰太狼”时代,踏入一个调整的阵痛期,“明夷待访”,直到2010年代初才开始扭转形势,厚积薄发,成就一个新的盛世。

哪吒周边产品火爆

■曾浩年

《哪吒2》不仅创造票房神话,更掀起一波周边经济热潮。

泡泡玛特《哪吒2》系列盲盒单独一场直播就能轻松突破7万套预售,收入近4000万人民币(约2446万令吉)。产能告急下,发货期已排至8月。

隐藏款泡泡玛特“敖丙版哪吒”更从69元炒至697元。

哪吒游戏卡牌市场同样疯狂,导演饺子签名卡全球限量10张,最高报价已达18万人民币。

普通哪吒SP卡也被炒至1万2500人民币,反映收藏市场热度。

与美国电影6:4票房与衍生品收入比例,以及日本更高的3:7相比,中国目前的9:1比例显示出巨大发展空间。

这波“饺子经济”热潮不仅体现国产动画IP的商业价值,更预示中国文化产业的广阔前景。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娱乐

《哪吒2》票房冲破5000万 暂居大马最卖座电影第14

报道:陈慧芬

(吉隆坡7日讯)华语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在大马的票房冲破了5000万令吉,此票房成绩也达到了发行商的预想目标。

GSC以及TGV在脸书公布成绩时写道:“5000万票房不是梦,《哪吒2》在马来西亚票房正式突破5000万令吉大关!这是属于我们的传奇,是你们一票一票撑起的奇迹!”

根据维基百科“马来西亚最高票房电影名单”最近更新的记录,《哪吒2》5000万令吉票房暂居第14名,若票房持续攀升,相信排名也能上升。而此榜单上排第一的是2022年上映的本地电影《末基劳:英雄崛起·Mat Kilau: Kebangkitan Pahlawan》,共卖出约8942万令吉票房的疯狂纪录。

在这之前,《哪吒2》已先后成为“大马最卖座中国电影”、“大马最卖座中文电影”,以及“大马最卖座动画电影”。

大马最高票房电影排名(近期更新):

1. 《末基劳:英雄崛起·Mat Kilau: Kebangkitan Pahlawan》约8942万令吉(2022年)

2.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Avengers: Endgame》约8754万令吉(2019年)

3.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Avengers: Infinity Wars》约7149万令吉(2018年)

4. 《蜘蛛侠:英雄无归·Spider-Man: No Way Home》约6421万令吉(2021年)

5. 《Sheriff: Narko Integriti》约6320万令吉(2024年)

6. 《玩命关头7·Furious 7》约6065万令吉(2015年)

7. 《野蛮游戏:全面晋级·Jumanji: The Next Level》约5566万令吉(2019年)

8. 《阿凡达:水之道·Avatar: Way of Water》约5413万令吉(2022年)

9. 《野蛮游戏:疯狂丛林·Jumanji: Welcome to the Jungle》约5408万令吉(2023年)

10. 《侏罗纪世界:迷失国度·Jurassic World: Fallen Kingdom》约5379万令吉(2018年)

14. 《哪吒之魔童闹海》约5000万令吉(2025年)*

*还在上映中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