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军攻克腊戌·击退军政府 缅北华人社区光复

腊戌(取自网络媒体伊洛瓦底)
报道:宋阳标
《亚洲周刊》专访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司令部,谈攻克腊戌,光复缅北华人最大聚居区的经过。同盟军承诺同其他少数民族兄弟一起克服困难、维护和平及发展经济。
2024年7月25日,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果敢同盟军)军事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经过23天的‘腊戌解放行动’,敏昂莱政变武装主力大部已被驱离市区,我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目前正在清剿残敌。现宣告腊戌市全面解放,由缅甸联邦第一特区人民政府正式全面接管该市行政,特区警方维护社会治安,同盟军部队进行安全防卫。”
腊戌,缅甸北部战略要冲,位于缅甸南马河上游,西南距曼德勒230公里,华人和华侨较多,主要信仰佛教,是中缅边境贸易的重要城市之一,距中国云南省畹町约130公里,是中缅陆路交通贸易的要冲、中缅公路的终点。
自2023年果敢同盟军与若开军、德昂军发动“1027行动”以来,果敢同盟军已相继收复历史辖区。同盟军为了反击缅甸军政府的军事挑衅,在7月初发动了腊戌攻势,23天内把腊戌从敏昂莱政权手下解放出来。
《亚洲周刊》就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腊戌军事行动专访了同盟军司令部,摘要如下:
忍无可忍还击自卫
问:对腊戌的战斗是什么时候开始筹划的?
腊戌是缅北门户、最大的华人聚居地和中缅陆路交通贸易要冲,也是缅甸军政府长期经营的战略据点、缅军东北军区司令部所在地。
腊戌是华人参与开发缅甸的重要区域,它见证了缅甸华人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繁衍生息的沧桑历史,同时与中国的关系紧密,曾经是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缅甸境内的起始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在这里发起腊戌解放战役抗击日本侵略者,付出了重大牺牲。
曾盼达和平协议
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作为以华裔为主体的子弟兵,一直关注腊戌华人同胞在军政府统治下的生存处境。但是,我军在发起腊戌解放战役之前,并没有专门指定夺取腊戌的军事计划,一直期盼着在中方的调停下,与军政府达成和平协议,早日恢复缅甸联邦第一特区的和平安宁,医治战争创伤,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在敏昂莱政权以谈判为掩护,调集大量兵员立足腊戌图谋反攻第一特区、并且发起军事挑衅打死打伤我军战士的情况下,我军忍无可忍发起自卫还击作战,向腊戌缅军出击。
如果不控制腊戌,就意味着政变军人集团随时可以威胁到第一特区的安全,因此,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还击原则,我军干部战士不畏艰险、一鼓作气解放了腊戌,让这座华人先辈血泪浇灌的英雄城市回到了人民手中。
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
问:战斗经历了多久,中间大概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的时间点和时长分别是什么?
涉及到军事机密的有关情况在这里不便透露,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从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也是我军从中国人民革命领袖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中学习到的法宝。
紧紧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武装人民,通过人民战争争取民族区域自由、平等的权利,是我军的革命目标和战斗力来源,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干战都来自于第一特区的各族群众,与人民同生死、共命运,是我军以弱胜强、克服劣势装备等不利条件、在艰苦环境中敢于亮剑、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信心支援。
战争目的不是杀戮
我军在腊戌的军事作战行动,大体上采取了先清理外围、后中心突破、再扫荡顽敌等几个大的战斗阶段,同时我军大力展开对敌瓦解工作,争取认清形势的缅军放下武器,减少敌我双方战争伤亡,战争的目的不是杀戮,在此次腊戌解放战役中,同样有不少成建制、零散的缅军放下武器投诚,他们得到妥善安置,敏昂莱政权迷信武力的政策不得人心,在战场上遭受失败乃是必然。
缅甸华人安身立命之地
问:为什么一定要拿下腊戌,腊戌对果敢或者缅北华人有什么战略意义?
腊戌是缅甸华人的安身立命之地,在全缅各地都有不少华人分布,但是腊戌具有象征意义,因为它不仅是缅甸最大的华人聚居区,同时腊戌更见证了华裔族群与各兄弟民族开发缅甸的光荣历史,在这里,有着缅甸华人对于母国历史、文化、心理认同,赓续本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血脉传承。
无论从族群、文化、地缘、军事、经济等多重维度来看,腊戌都是缅甸联邦第一特区的门户与窗口。
历史上,它是华人进入缅甸融入联邦国家的关键节点,现实中,它是缅北华人发展经济贸易、追求自立自强的核心区域,毋庸置疑缅北华人在联邦国家属于少数族裔,但是华人的勤劳勇敢、无私奉献、团结自强从来都是联邦社会的一股正能量。
在大缅族主义及军政府专制统治下,缅北华人的创造力与创新力遭到压制,民众生活极端困苦,产业畸形发展,在国际社会造成了很不好的印象。
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之所以坚持长期斗争,争取民族自决、平等,就是为了让缅北华人获得生存权与发展权,改变历史悲情命运,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助推联邦社会进步。
清除潜藏电诈分子
问:接管以后,会在腊戌进行哪些方面的改变?
鉴于依然处于战时阶段,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我军尚未有长期的规划。但是,一旦转入和平建设时期,我们有信心、决心和耐心让腊戌的明天更美好。
首先,我们将和腊戌各族人民一道快速医治战争创伤,还给老百姓一个和平安宁、休养生息的生活与发展环境,切实保障民生。
其次,必须进行社会改革,清除潜藏在腊戌的电诈分子,营造一个良好、安全、法制化的营商环境,让受到战火摧残的工商业重新焕发生机,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大中华区、东南亚各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商来投资兴业,发展腊戌。
只要充分发挥腊戌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辐射功能,腊戌一定会成为缅北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
最后一点,我们将放大腊戌的文化、教育功能,将之打造成为缅北华人和兄弟民族的文化中心,在民族融合、文化教育、国际交往等方面成为第一特区的一张名片。

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取自网络媒体伊洛瓦底)
腊戌属于各族人民
问:有没有长期计划如何开发腊戌以及如何保持住胜利果实?
长期开发腊戌这个问题,目前尚不能有系统的规划。关于如何保持住胜利果实,我们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对于第一特区而言,腊戌并非是什么胜利果实或者战利品。我军干战的流血牺牲,只是为了将原本属于缅北华人和腊戌各族人民群众的东西还给他们,具体而言,腊戌是属于腊戌各族人民群众的。
广义的讲,腊戌属于所有为了缅甸联邦开发、独立、建设付出了心血的华裔族群和兄弟民族,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从政变军人集团手中夺回了属于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利和生存发展空间。
只要我们坚持和人民站在一起,坚决维护、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坚定地为了特区民众福祉而奋斗,那么,便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打败我们!
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为民服务”,始终是正义党、同盟军和第一特区政府的根本宗旨,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有人民群众支持,我们就不畏惧任何挑战!
汇集政局破冰力量
问:拿下腊戌后,缅北其他民地武什么态度?
长期以来,缅甸联邦第一特区各族人民争取高度自治、自由平等的不懈斗争,得到了国内外一切富有正义感人们的广泛同情与支持,从2009年政变军人集团策动“88事变”、夺走特区人民的自治权利以后,缅甸民族正义党、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克服困难、不怕挫折、坚持斗争,终于在“1027”飓风军事行动中一举光复了历史辖区,成功夺回了各族人民的自治权利。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缅甸联邦第一特区争取民族自决、自治的革命斗争,历来是联邦各少数民族革命斗争的一部分,包括缅北华人在内的联邦各少数民族以及广大缅族人民,都是缅甸联邦多民族大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员,守望相助、携手并肩、融合发展本来就是缅甸联邦立国的根本原则,只是因为大缅族主义者及军人专制政权的破坏,才造成了缅甸的历史悲情命运。
我们认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的正义斗争,始终离不开各少数民族兄弟及其武装力量的大力支持;我们认为,正是各少数民族及其武装力量的斗争与团结,汇聚成为推动今日缅甸联邦政治格局破冰前进的关键力量。
维护和平睦邻友好
问:今后如何考虑周边民地武装及邻国的关系?
第一特区与周边民地武装交往关系原则:平等友好、和平共处、守望相助。
第一特区与邻国交往关系原则:睦邻友好、血脉融通、商贸协作、同气连枝。鉴于第一特区与北方邻国之间的文化、血脉渊源,我们希望自己争取民族高度自治权利的斗争,得到母国骨肉同胞的理解、同情与支持,我们将致力于维护好中缅两国之间的胞波情谊,成为中缅两国文化交往、经济交融、互联互通、互利合作的实践者与参与者,为两国之间的长远合作、共同发展贡献特区力量。
简言之,以下几句话:坚持维护和平、睦邻友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建设联结中缅经济走廊的模范自治特区,为区域国际安全、经济发展、文化交往、民生幸福而不懈努力奋斗!
(另外,缅军总司令、国家领导委员会主席、国家管理委员会、国家总理主席敏昂莱8月5日发表电视讲话,重申军方将继续为全国地区稳定与安全继续努力。他曾于上个月在一次会议上指责一些国家为缅甸国内民地武提供武器弹药、资金、药物、食品、技术等。)
视频推荐 :
推进地震灾区重建 缅军延长停火至月底

地震加剧缅甸的人道主义危机。图为缅甸内比都3月30日发生地震后的情况。
(内比都23日讯)缅甸军政府宣布进一步延长停火至本月30日,以推进地震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
缅甸中部3月28日发生大地震后,多个反军政府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单方面停火,为灾区开辟人道救援通道。缅军随后于本月2日宣布停火20天,直至本月22日。
见证腊戍城区交接
据缅官媒报道,军政府总司令办公室22日发声明宣布延长停火,“以确保受灾地区持续有效地恢复重建工作,并推动实现长期、稳定和真正的和平”。
但军方也补充说,如果武装组织发动袭击,他们将毫不犹豫地报复。
另一方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2日说,应双方邀请,中国近日派出监督组前往腊戍,监督缅军和果敢军之间停火,见证腊戍城区平稳顺利交接。
果敢军去年8月占领腊戍后,有消息指缅军政府无法通过武力收复失地,希望中国施压果敢军放弃腊戍。同年12月,果敢军同意参加中国促成的和谈,并于今年1月和缅军政府达成停火协议。
据缅甸媒体报道,一些军政府官员近日已返回腊戍,北部其他城市也有军车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