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去美国化与新全球化

报道:笔锋
去美国化幽灵正在欧亚上空徘徊。特朗普不分青红皂白的关税大刀及背叛乌克兰的态度,令欧亚国家幡然醒悟,不能依靠美国,从“心”出发,远离美国,远离当今地缘政治最大不确定因素。
在2025年的春天,去美国化的幽灵正在欧亚的上空徘徊。
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分青红皂白的关税大刀,以及背叛乌克兰的态度,让许多欧亚国家幡然醒悟,不能依靠美国,不能被特朗普的“不靠谱”行为玩弄于股掌之上,而是要自力更生,走出过去的“舒适圈”,从“心”出发,要远离美国,远离当今地缘政治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从“心”出发就从欧洲开始。90年代苏联解体后的欧洲是美国主导一切,唯“美”是从,北约和欧盟也是唯美国马首是瞻,但当欧洲诸国看到乌克兰领袖泽连斯基被特朗普羞辱的命运,就开始理解被朋友背后插刀的异样痛苦,开始深切反省,要将昔日法国戴高乐将军独立欧洲构想,重新激活,不能在国防上仰赖美国,也不能在心态上被美国殖民。
尤其是特朗普明言要吞并丹麦的格陵兰,更让欧洲人警惕。
由于丹麦是北约成员国,一旦美军入侵格陵兰,北约国家就有义务群起抗击。
这都让欧洲人改变思维要脱离美国控制,不被特朗普牵着鼻子走。
特朗普对欧洲的傲慢和偏见,最近显示在白宫发言人莱维特的发言上,她在面对美国记者提到法国一位议员要求美国归还自由神像的时候回答说,若不是美国,现在法国人还在说德语。但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学家指出,其实打败纳粹德国的主要力量还是靠苏联红军在东线奋勇抗敌,牺牲逾2800万人,在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两大战役中,消耗了德军主力,才奠定后来反败为胜基础。
历史反映特朗普自大狂妄
没有苏联红军参战,牵制纳粹,就不可能有诺曼第登陆的成功。当然,法国的历史学家也还击指出1776年美国革命,如果没有法国协助,美国现在还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
这些历史的恩怨情仇,都显示特朗普政府的自大狂妄,让欧洲人义愤填膺。
亚洲方面也出现雷同效应。日本被美国要求自己负担军费,不能一切都要美国老大哥埋单。这对日本的经济带来冲击。韩国方面,此前还被特朗普政府列为“敏感国家”,在于韩国内部的政争,亲美的尹锡悦面临弹劾的混乱,以及传出韩国发展核武的说法。
日韩警觉美国不可靠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都让日本与韩国警觉:美国不是可靠的盟友,而是要时刻提防的损友。
亚洲的中国早就对特朗普的两面三刀感受深刻。2017年特朗普甫上台就访问中国,也邀习近平访问美国。
但好话说尽之后就开始贸易战,也背后操作加拿大幕后扣留华为的孟晚舟事件。
最近特朗普政府不但要加重对华关税,还强购香港富商李嘉诚管理的巴拿马运河和43个港口的管理权,引起北京不满。
船运界也传出,美国甚至会对中国制造的船只进口,征收每艘100万美元(约443万令吉)的附加费,以打击当前领先全球的中国造船业。
但更令北京警惕的是美国如何介入台海事务,若一旦台海爆发战争,美军的动向就是关键。白宫最近召开台海作战计划的秘密会议,马斯克是否可以参加就成为美国媒体报道的焦点。
中国从几年前就开始脱美化,减少外贸上对美的巨大依赖。
最新数据显示,对美贸易已降至全部贸易的12%。中国外贸更多元化,同时将生产链条延伸到东盟国家,进入美国所谓的友岸外包产业链,一举两得,既可以避开美国制裁和关税,也使东盟国家和中国关系更形密切,焕发了东南亚经济繁荣的历史高峰。
中国“延长供应链”开拓新需求
东南亚的历史繁荣,展示中国的“延长供应链”,不仅在于承接输往美国和西方的产业链,也开拓了新的需求,如中国的餐饮业集团延伸到东南亚,售卖冻柠檬茶和冰淇淋的“蜜雪冰城”在东南亚开了4800家,高性价比背后,是一条数字化和工业化的产业链,将每一个环节都数字化计算,展现最高效率;而工业化力量就是兴建柠檬农场、奶粉农场,从源头上规模化,将生产要素价格压到最低,但品质却最好,因而月前在港上市集资掀起狂潮,被投资者看好。
晋非美国全球化场域
这也让亚洲的财富力量焕发新动力,如何用新的管理和技术将很多传统的产业转型,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都带来企业新的内生能量,不需要再为美国和西方市场烦恼,不再只是为西方人作嫁衣裳,回归自己的市场和人民福祉,创造更多更好的产品。特朗普的关税大刀没有砍倒亚洲企业,反而意外地砍除亚洲企业依赖美国的心态,自立自强,加快建立自己的内循环,不惧美国的打压和侮辱。
这也刺激了一个新的全球化版本。全球化没有消失,而是进入一个非美国的全球化场域。东盟之间、中国和东盟之间、中国和欧洲之间、中国和日本韩国之间,贸易和协作的密度和强度都在增强。这是一个没有美国的新全球化模式,也代表一个没有胁迫和傲慢势力的模式,正在国际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美韩“对等关税”谈判日期确认 盼以三大领域当筹码

韩德洙(中)星期一上午在首尔召开第5次经济安保战略专案小组会议。
(首尔21日讯)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暂缓对等关税政策90天”后,指定日本、韩国、英国、澳洲、印度为首批谈判对象。
继上星期完成与日本的初次谈判后,美国确定将于本月24日在首都华盛顿,与韩国一方进行贸易谈判,届时韩国将派出经济副总理崔相穆、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安德根,并以3大领域做为降低关税的谈判筹码。
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理、代总统韩德洙21日上午在首尔召开第5次经济安保战略专案小组会议时表示,韩方确定将于美东时间24日上午8时(大马晚上8时)在华盛顿召开“美韩2+2通商谈判”。
据报道,这场谈判将由崔相穆和安德根代表韩方,对上美国财长班森特、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
韩德洙表示,将派崔相穆、安德根组成韩国政府联合代表团的共同首席代表,前往华府与美方进行交涉与谈判,“随着韩美两国商业部长进行个别谈判,期盼这场两国的首次会议,能够成为具有意义的合作出发点。继上星期美日两国谈判后,本星期轮到本国,显示华府同样也重视美韩关系”。
他说:“政府将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原则,冷静地与美方进行交涉,竭尽全力寻找能够达成双赢方案。未来将以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通话中谈及的贸易平衡、造船、液化天然气3大领域为中心,厘清韩美双方关注的议题,导出达成韩美两国互惠的谈判点。”
韩德洙承诺,在谈判进行期间,韩方也将准备并推动相关政策,协助将本地企业所承受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政府也将持续监控欧盟和日本等主要国家的谈判动向”。
他说:“尽管未来与美方谈判道阻且常,但为了让此次对美谈判成功进行,我们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努力、国民和舆论的支持、政坛内的合作。”
韩德洙透露,安德根等相关部门首长将于21日下午造访国会,详细说明谈判时程和计划,期盼能够达成“超越党派”的合作。
《朝鲜日报》援引贸易专家指出,韩国考虑扩大从美国进口原油、武器、半导体生产设备、飞机(波音)与零件、肉类与农畜产品、农药与医药品、汽车、谷类,作为降低关税税率的谈判筹码。
新闻来源:ETtoday新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