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电诈据点瓦解 缅军溃败难民潮涌泰国

缅甸军政府部队,面对全国多处战火节节败退。
报道:宋阳标
自称为华裔、来自云南大理、感情亲华的克伦民族联盟,猛烈攻打缅北电诈重镇妙瓦底,军政府地方政权崩溃。妙瓦底城区已经没有军头敏昂莱武装部队的一兵一卒,导致电诈集团失去保护伞,克伦民族联盟宣布接管妙瓦底。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缅北最大的、最凶残的电诈集团基地土崩瓦解,不过大量民众流离失所,泰方已经准备好接纳10万名缅甸难民。
克伦民族联盟进攻
在2003年,果敢同盟军、若开军、德昂军在掸邦北部,与缅甸军政府敏昂莱武装部队一决雌雄的时候,克伦邦境内的多股军事力量,也在克伦民族联盟的旗号下统一起来,向军政府驻军进攻。
目前,三兄弟中的果敢同盟军、德昂军暂时按下停止键,但是若开军依然在与缅政府军激战。位于缅泰边境的克伦邦依然战火纷飞。
克伦邦下辖巴安、帕本、帕安、妙瓦底、高加力等地区,臭名昭著的电诈中心KK园区就位于妙瓦底境内,与泰国接壤。
此次扮演主角的克伦民族联盟,是缅甸最有实力的武装力量之一,在缅北数十年的战火中,它的武装力量仅次于缅共辖下的人民军。
克伦族是缅甸第二大民族,自称为华裔,来自云南大理洱海地区,感情亲华。克伦族是一个多种宗教信仰的民族,过去他们多信仰佛教,自从基督教传入缅甸后,一部分克伦人就改变信仰,信奉基督教或者天主教。
克伦族内部因信仰佛教和基督教一分为二,基督教派继续沿用克伦民族解放军的名称,佛教派组建了民主克伦佛教军(DKBA),1994年,民主克伦佛教军首领苏奇督率队向军政府投降,其军队改组为缅甸边防军第44师。
克伦民族联盟的主要武装力量为克伦民族解放军(KLNA)。驻守妙瓦底的缅甸军政府收编的原民主克伦佛教军、现在的克伦边防军(BGF),也就是缅军第44师,这支部队总人数在5000至7000左右。
2024年初,身为KK园区保护人的苏奇督宣布脱离缅甸军政府。在苏奇督宣布独立后,敏昂莱宣布调遣2万缅军围剿苏奇督。
但是,作为KK园区最大的获利者,苏奇督不会轻易放弃他在克伦邦的权益。有消息显示,之前逃离妙瓦底的许多中国诈骗分子又悄悄赶回KK园区。
4月5日,在守卫妙瓦底的数百名士兵同意投降后,军政府权力在妙瓦底崩溃,妙瓦底完全被克伦民族解放军控制。克伦民族联盟于4月6日表示,617名士兵与人员投降,包括来自妙瓦底的缅甸国防军东南司令部瘦甘比哈军营的家属。

克伦尼民族保卫军,在森林伏击军政府部队。
接管妙瓦底
目前,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谣言暗示,驻扎在妙瓦底的缅军最后的军事力量,第275步兵营也即将向克伦民族解放军投降。但是,一些舆论认为,现在证实这些报道还为时过早。
由于在缅甸许多其他地区的战斗,军方无法增援其在克伦邦的阵地,并失去了对通往边境的主要道路的控制权。作为报复,军政府对克伦民族联盟控制地区发动了更多空袭。
克伦邦的政治、军事领导人将开会讨论接管妙瓦底的管理问题,他们计划以克伦民族联盟的旗帜取代缅甸国旗。
目前,敏昂莱武装部队275营约200人藏身泰缅边境二号友谊大桥附近。泰国公共广播频道报道,缅甸政府已向泰国政府申请准证,允许其飞机降落在德省的一座机场,接载其高级军官,这些军官是从之前被克伦民族解放军占领的妙瓦底逃出来的。

克伦邦境内战争损毁家园,民众流离失所。
300万人流离失所
由于克伦邦激战,大量平民沦为难民,泰国边境安全部队已处于戒备状态,以防可能有平民从缅甸拥入。
克伦邦的基督教领袖和佛教僧侣,在给克伦民族联盟/克伦民族解放军总司令苏约翰尼将军的一封信中表示,宗教领袖要求停止克伦邦爆发的战斗,实现和平。
克伦民族联盟表示,目前敏昂莱武装部队大批增援军,正在赶往高加力和妙瓦底的路上,准备以高加力为后方据点,对妙瓦底发起反攻。此外,敏昂莱武装部队还有3艘大型军舰,沿着丹伦江进入到高加力“哉”桥附近,同时一支步兵也在11日早上抵达妙瓦底附近。
另据孟邦消息,4月8日至9日,当地革命武装分子使用无人机,连日袭击敏昂莱武装部队东南军区位于孟邦首府毛淡棉市的司令部,正在司令部会议厅内主持会议的梭温被炸伤。梭温是敏昂莱的副手,现任缅甸国防军副总司令、缅甸国家领导委员会副主席、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除了梭温外,当时会议厅内还有30余人被炸伤,包括多名高级军官,其中已有3名高级军官死亡。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的资料显示,缅甸各地的战争流离失所者人数,已激增至近300万,强调迫切需要资金来促进有效的人道主义行动。

缅军被克伦民族解放军俘虏,电诈集团失去保护伞。
电诈仍未绝迹
经营臭名昭著的KK园区诈骗产业的中国富豪,在暂时离开后,已经回到了这个位于妙瓦底以南约20公里的小镇。
在掸邦北部的许多网络诈骗行动,因为在1027行动的攻势期间终止,网络诈骗活动在攻击行动暂停后,最近又出现了反弹。
中国遣返涉诈公民
中国施加了压力,要求三兄弟联盟拘留并遣返一些实施网络诈骗的中国公民。在过去的1年里,KK园区面临着来自泰国的电力供应和Wi-Fi互联网服务的中断,同时在掸邦逮捕了参与中国网络诈骗企业的个人。暂时逃离该镇的中国公民,现在正返回KK园区。自3月初以来,某些中国网络诈骗企业主已在妙瓦底等地周围恢复运作。
一位当地居民说:“目前,有很多中国人回到城里,包括一些从老街(掸邦北部)迁移过来的人。似乎以前关闭的网络诈骗活动又开始了。最近水沟谷村的供电时间有所改善。”还有传言说,到5月底,该镇将继续通电。
控制KK园区的克伦边防军已宣布脱离军政府,并计划改组为克伦民族军(KNA)。但是,当地居民对该地区军事冲突增加的可能性表示担忧。
自2023年6月6日以来,泰国暂停了对KK园区等地的电力供应,这两个地区因为在泰缅边境的在线赌博企业和赌场密集而闻名,缺电导致运营中断或减少。
3月下旬,经中、泰、缅3国有关部门协商同意,缅甸妙瓦底地区的800百余名中国籍涉赌诈人员,途经泰国陆续被遣返回国。2023年3月中国警方与缅甸、泰国执法部门启动联合打击行动。
经3方共同努力协作,缅甸妙瓦底地区涉赌诈犯罪园区的部分中国籍人员,提出自愿回国。近日,中国警方派出工作组会同缅、泰方完成上述人员遣返程序。

缅甸人逃到泰国边境,泰国军人检查证件和随身物品。
军政府实力被削弱
据缅甸国际新闻社辖下的“缅甸和平观察”记录,在3月13日至26日两周的时间里,军人集团部队实施炮击、焚烧房屋和其他形式的破坏后,超过5万人被迫逃离4个州和地区,包括克伦邦。
3月25日,第一批运给缅甸冲突中流离失所者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从泰国进入。10辆来自泰国的卡车越过过境点,向克伦邦的3个城镇运送了约4000包援助物资,其中大部分是食品,价值约500万铢(约14万美元)。泰国红十字会已将援助物资交到军政府控制的缅甸红十字会手中。
联合国缅甸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汤姆·安德鲁斯表示:“向对该国内战最需要负责任的一方提供援助会适得其反。它不会到达最需要帮助的人群手中。”安德鲁斯说:“这条(泰国)走廊将人道主义援助品交到军政府手中,它交到了军政府控制的缅甸红十字会手中。”他补充说:“军政府会利用这些资源,为自己的军事战略优势服务。”
4月11日,泰国国防部长苏信签署了一项法令,法令要求如果有缅甸军方战机飞入泰国领空,泰国陆军及空军需要在5分钟内采取行动。
泰国首相社德他表示,已经与泰国皇家空军参谋交谈,目前泰缅边境局势在泰方控制之内,泰国不接受任何侵犯领空的行为,并将一直密切监控边境的局势。
早在4月7日,社德他便指出缅甸军人政权正受到削弱,并表示“现政权开始失去一些力量”。他还警告说,即使敏昂莱集团输了,他们也有权力和武器。为了实现和平,也许是时候与缅甸军方接触并达成协议。
泰国寻求解决危机
泰国一直在多方面寻求解决缅甸危机的办法,除此以外,泰国正在为边境附近的难民提供援助。
社德他强调,缅甸对泰国非常重要,包括他本人,泰国官员一直在与缅甸的各个利益攸关者以及中国、美国等国际伙伴对话。
泰缅边界线长达2000多公里,许多革命力量以及克伦民族联盟、掸邦重建委员会、佤邦联合党、新孟邦党一直活跃在泰缅边境。
目前,敏昂莱武装部队275营近两百名人员,从妙瓦底地区撤退至缅泰两国边境的二号友谊大桥,仍然滞留在当地。12日晚上,曾有无人机飞至上空投弹。
据称,275营正在与泰方谈判以寻求庇护。与此同时,这些人员也开始在大桥入口处挖掘掩体来防备。另外据克伦民族联盟方面11日证实,敏昂莱武装部队44师师长苏奇督,也在二号友谊大桥上。苏奇督属下的六七千人的军队不知去向。
而在军政府控制的区域,已经发生多起警察持枪越境逃跑事件。
除了果敢同盟军控制区之外,缅甸绝大多数民地武的活动区域,均爆发大小不等的战争,若开军依然步步为营,取得多次胜利。4月13日,位于曼德勒省的缅甸国防学院被两枚火箭弹袭击,19人被炸伤。

缅甸人民自卫军新兵结业仪式:反军政府力量越来越大。
仍在各地强制征兵
严重缺乏兵源的缅甸军政府,依然在各地强制征兵,军政府2月10日新颁布《征兵法》,位于掸邦北部村庄里的年轻人开始被强迫入伍。在4月1日的一份声明中,掸邦农民网络呼吁停止执行军政府强制征兵法。在敏昂莱出台《征兵法》后,多地革命武装组织针对为敏昂莱武装部队征兵的人员,展开了“锄奸”行动,期间不少相关人员被击毙。
在军政府为兵源发愁时,缅甸民族团结政府属下的人民保卫军,以及缅共属下的人民军分别举行了新兵结业典礼。
缅军政府内部有新的声音传出,部分人要求敏昂莱下台,并将政权交给其副手梭温。
4月13日到15日是缅甸的泼水节,泼水节之后缅甸将迎来缅历新年,而多处泼水台遭炸弹袭击,在4月14日,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访问缅甸曼德勒省的彬乌伦市时,未明组织对当地两所军事学院发射了超过15枚火箭,给敏昂莱政权带来更多阴影。
缅甸政府原本试图趁着节庆,渲染人民上下团结一心的气氛,并且发动多个宗教、行业组织呼吁支持和平,以及谴责各“恐怖组织”的暴力行径,然而从国内外的反应来看,这种努力未有取得多少效果。由此看来,管治政权如果不真正改弦易辙,门面功夫或枪杆子都难以挽狂澜于既倒。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扩大与数国合作 强化SMART专业能力

(布城5日讯)马来西亚将扩大与数个国家包括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的灾难管理合作,以持续强化大马特别灾难援助和搜救队(SMART)的专业能力。
国家灾难管理机构(NADMA)总监拿督凯鲁沙里尔指出,与这些国家敲定了解备忘录所展开的讨论,预计将在今年完成。
他说,灾管机构已与日本展开磋商,以敲定上述的备忘录,而与俄罗斯和韩国的讨论也已进入最后阶段,但最终的决定仍需交由内阁审视,以确保符合国家利益。
他接受马新社专访时指出,大马已与新加坡、印尼和土耳其签署了解备忘录,这表明国际社会认可我国的灾难管理能力,以及SMART的专业实力尤其是在搜救方面。
“从合作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这些备忘录是重要的一环,因为能够借此展开正式合作。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认可,显示其他国家也希望向SMART学习其能力和专长。”
凯鲁沙里尔提到,签署这些备忘录的目的不仅是为加强战略关系,也旨在通过与其他国家精英队伍的联合训练提升灾难管理效率,尤其是搜救行动。
研究增加队伍人数
他说,根据2023年2月协助土耳其加济安泰普地震搜救行动的经验,为确保SMART时时发挥作用,政府正研究增加该队伍人数的可能性。
他指出,目前SMART的队员人数仍符合国际搜救顾问小组(INSARAG)所建议的国际救援队标准,即由两支队伍组成,总人数为160人。
SMART是由大马3大制服部队组成,分别是大马消防与拯救局、大马皇家警察和大马武装部队。
凯鲁沙里尔说,在目前,当队员完成服务期后便返回原单位,因此政府正研究将这些队员留在SMART的建议。
他指出,灾管机构正与公共服务局商讨,以寻求最佳机制,从而确保SMART队员所具备的专业能力,能够保留在队伍中。
在区域层面,他说,SMART已参与由东盟秘书处举办的多项演练项目,并接获邻国如汶莱、泰国和印尼的请求,以担任其救援队顾问,协助各自的队伍获得INSARAG的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