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美援暗渡陈仓 资助绿营反中

作者:笔锋

美国国际开发署通过非政府组织,资助绿营的外围侧翼,主要打击台湾内部“疑美论”及“亲中论”,推动颜色革命。

“维基解密”2月8日发文,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通过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推动媒体影响计划,总金额高达4.72亿美元,而华尔街金融大鳄索罗斯设立的开放社会基金会,就是开发署的白手套之一,在2016至2023年,也曾支助台湾的废死团体及相关绿营的外围侧翼,主要打击台湾内部的“疑美论”及“亲中论”,并推动颜色革命。

台湾的绿营政团或侧翼,从2016年蔡英文执政后,“抗中保台”是主轴,抗中与美国的立场原则完全绑在一起,“疑美论”就是“亲中卖台”的路线;所谓美国路线,绿营的最重要前提是:台湾行动必须基于一个事实,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台湾无法有效威慑或防御中国大陆,这是绿营论述的基本假设,因此,“疑美”就等同于放弃抗中或是“投降主义”。

在这个前提下,台湾从蔡英文执政以后,民进党就全力鼓吹亲美路线,而绿营及侧翼的反蓝、反中路线,成为民进党执政的重要力量,无论是“青鸟行动”、“大罢免”等街头行动,完全超出当年民进党在党外时期或在野时期的自发性,反而成为大批政客、网红、小绿团体获得资金、政治平台、资源的重要来源,其中部分来自民进党执政以后,以台湾的预算挹注之外,竟然还有部分是来自美国开发署的革命输出资金,美方对台湾政治次团的“远端养殖”几已深入各个政治层面。

黑熊学院是绿营在赖清德上任后最倚重的侧翼次团,不但用内政部与防卫部的相关预算喂养,黑熊学院还大肆对外以慈善募款为名,使各种资金以“软钱”的名目进入该学院,而其前院长、现任民进党不分区立委沈伯洋,更是以“抗中”作为唯一诉求的政坛奇葩,2月5日他更在支持者专页发文表示,美国利益优先,台湾要适时跟上,台湾不会也不可能再逆向而行。

赤裸裸服膺美国至上的路线,对绿营而言已成为施政的主路线,而美国开发署长达8年的支助,显然有高度成效。若以此回首审视,马英九任内的“太阳花行动”在人力、物力的动员上是一个分水岭,街头运动资金丰沛,毫无困窘,而当初的反服贸就是“抗中保台”的第一仗,事后,太阳花领袖林飞帆能成为民进党对美的重要窗口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两岸关系找不到出路 绿营孤立无援陷焦虑

作者:童清峰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可能重创台湾半导体产业,日韩加等国也跟随美优先主义,台湾在国际上孤立无援,民进党才意识到要修补两岸关系。

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风格强硬,关税大棒频频落下,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接连出手,皆遭反制,如今更将矛头指向台湾。他点名台湾垄断全球98%的高端芯片市场,扬言对半导体业祭出最高100%关税,迫使产业回流美国。此举恐重创台湾半导体业,进而重塑全球科技供应链,引发市场剧烈震荡。

相较于美国前总统拜登,特朗普对台湾的支持度大幅下降,甚至曾形容台湾只是“桌子(指中国)上的笔尖”,意指台湾在中国问题上微不足道。拜登任内四度公开承诺,一旦北京对台动武,美国将出手相挺;反观特朗普却对此避而不谈,让民进党忧心忡忡,担忧美国对台承诺生变,台海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近日,总统赖清德频频抛出“和平”讯号,在台商春节活动中强调,两岸应“交流取代围堵、对话取代对抗”,并称双方的共同目标是促进人民福祉。同时,海基会董事长吴丰山也强调,交流与对话是两岸人民福祉的关键,海基会将持续努力恢复沟通,为两岸关系寻找突破口。

吴丰山私下向苏起求救

这一系列言论引起外界关注,尤其是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的观察,指出赖清德的语调明显与过去有所不同。苏起更爆料,去年11月29日,在前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与妻子戴美玉的钻石婚宴上,吴丰山曾私下将他拉到一旁,低声请教当前局势该如何应对。吴丰山坦言对两岸紧张局势感到忧心,并询问苏起是否有破解之道,显示绿营内部对局势的隐忧与焦虑。

苏起回应道:“现在已经来不及了。”他强调,过去或许还有转圜余地,不一定非得坚守“九二共识”,但至少需要一个替代方案来建立互信,而不是陷入名词与体制之争。他认为,关键在于与北京建立对话管道,建立互信,而非相互指责、加深对立。然而,如今局势已陷入僵局,任何解决方案恐怕都为时已晚。

苏起进一步指出,吴丰山私下请教,正透露出台湾执政高层对当前局势的恐惧与焦虑。而陆委会近日连续三度封杀台北灯节上海赏灯团来台,正是这种心态的具体表现,显示当局在对中国政策上愈发谨慎甚至退缩。

绿营内部弥漫恐惧情绪

此外,资深两岸学者赵春山也向苏起坦言,绿营内部确实弥漫着恐惧情绪。赵春山曾担任前总统李登辉、马英九的两岸政策智囊,长年往返中国,并在去年3月以顾问身份随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访中,与中国学界关系深厚。

值得注意的是,赵春山目前担任亲绿的亚太基金会首席顾问,显示绿营对他的高度倚重。如今,他私下透露绿营已陷入恐惧,无疑耐人寻味,也进一步印证了当前局势的紧绷,甚至可能远超外界想像。

苏起认为,绿营的恐惧并非无来由,因为他们对两岸关系已无明确应对之道,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他们不得不继续推动既定的抗中、恐中政策,以维持政治基调;另一方面,又对局势的未来发展忧心不已,担忧情势失控。

他推测,民进党当前的策略可能是先稳定内部,确保政权运作无虞,然后再寻求美国的协助来应对中国。这种做法正反映了他们在面对两岸关系时的基本心态——既无法转向对话,也无法完全对抗,只能在夹缝中寻求支撑点。

“民进党现在最惨的,就是它完全落单了。”苏起一语道破关键。过去,日本、韩国、欧洲、加拿大、澳洲等国还会时不时声援台湾,但如今局势逆转,随着特朗普强势回归,美国的“小老弟”们恐怕不会在台海有事时出手相助。

“现在连美国自己都不一定会帮台湾,更何况这些‘小老弟’。”苏起直指,台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这让绿营当局焦虑不安,却又无计可施,只能在不确定的国际局势中小心翼翼,寻找自保之道。

赖清德无法打破台湾在国际上的孤立,转而将重心放在内部政治,积极巩固权力,同时转移外交困境的焦点。他透过打压在野党,发动大规模罢免运动,企图削弱对手势力,同时强化基本盘,塑造个人强人形象,为连任铺路。

赖清德政府转移视线

在这种局势下,赖清德政府更倚赖民粹手段,以内部斗争推动政治目标,转移焦点,试图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中稳住政权。然而,这种做法恐将加剧台湾内部对立,让社会撕裂更加严重。

苏起认为,赖清德的策略是透过与在野党的对抗来稳固内部支持,将政治焦点锁定国内,以此延缓外部困境对执政的冲击。他的手法可称为“用斗来拖”,透过不断的政治对抗来争取时间,期待外部局势变化,或等待更有利的国际契机。

苏起说,前总统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属于“暗独”,在台独议题上谨慎拿捏,避免明言挑衅;而赖清德则属于“明独”,更直接强调台湾自主性,这种立场虽能巩固内部支持,却也让台湾在国际外交上面临更大挑战。

他进一步指出,赖清德缺乏国际经验和外交历练,尤其在处理与日本等重要盟友的关系时,显得不够成熟,难以有效维系或拓展国际支持。这种局势,使台湾在特朗普回归、国际政局动荡的情况下,外交处境更加艰难。

例如,赖清德在2022年访日出席前首相安倍晋三葬礼时,未经日本代表处安排,而是自行前往,此举被视为缺乏外交细腻度与礼节,甚至引发日方不满。这种突兀的外交行为暴露了他在国际事务上的经验不足,让外界质疑其外交判断力。

不仅如此,赵春山与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等人也持类似看法,认为赖清德在外交上欠缺细致与手腕,过于强调个人政治立场,可能无法有效经营国际关系。这种做法恐损害台湾与其他国家的互信,尤其对台日关系带来潜在风险,进一步削弱台湾在国际社会中的立足点。

董事会7外国成员
台积电非纯属台湾

在台湾国际情势日益严峻之际,许多人将台积电视为“护国神山”,认为这家全球晶圆代工龙头是台湾的无形保障。但苏起持不同看法。他认为台积电的生产基地虽位于台湾,但其76%的股权由外国投资者持有,其中大部分来自美国,而董事会成员中有七人是外国人,这使得台积电在战略层面更多地服务于美国利益,而非纯粹属于台湾。台积电预计台湾时间2月12日在美国召开董事会,这是台积电创立37年来,首度在美国召开董事会。

“基本上,我认为台积电已经变成‘美积电’,这点不容质疑。”苏起直言,台积电虽然仍以台湾为生产重心,但其决策与发展方向已越来越向美国倾斜,未来在美中角力下,台湾能否真正掌握台积电的战略自主性,恐怕是个极大的问号。

这位知名学者形容台积电既是矛也是盾,犹如双刃剑。作为台湾经济支柱与美国科技竞争的关键资产,它让美国更关注台湾安全,可能加强军事与经济支持。另一方面,台积电的全球影响力与对美依赖,也可能让中国更坚定掌控台湾的决心,视其为夺取全球科技主导权的关键。

相比政治,苏起更关注中国的军事发展。他在谈话节目《少康战情室》中称,去年11月,美国五角大厦和国会分别发布了两份报告,详述中国军事领域的最新进展。他特别提到,其中一个最值得关注的项目是中国的激光武器技术,也就是所谓的“镭射枪”。这种武器利用强大电力将光线集中发射,速度极快,因为它以光速运行,远超音速。理论上,激光可用来摧毁来袭的飞弹,因为其速度快于飞弹和飞机。

苏起强调,美国关注中国激光技术,重点不在飞弹,而是其对卫星的威胁。激光可干扰或瘫痪卫星信号,影响导航与通信,对现代军事至关重要。若卫星失效,无人机、飞机、飞弹将遭受致命打击,而中国已掌握此技术,为对抗依赖卫星的军事力量提供新优势。

苏起提到,中国在粮食和能源储备方面已做好充分准备,储备了足够的米、麦、油等基本粮食和石油,能支撑1至2年的需求,与台湾仅有1至2周的存量形成鲜明对比。唯一仍需进口的主要物资是大豆,这使中国在应对突发情况时拥有相对优势。

中国随时演习变实战

报告指出,尽管目前中国尚未显示出明显军事行动,但一旦决定攻击,对台湾的预警时间将极为有限。中国已将军事物资和兵力准备就绪,无需长时间动员或额外准备。换句话说,中国可能在军事演习中突然转为实战,因为已具备随时发动战争所需的一切,这使台湾的防卫形势更加紧张和不确定。苏起认为,台湾恐无足够时间应对突袭,解放军若发动攻击,将使台湾陷入战略劣势,安全困境加剧。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