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留学生来自中国 泰国引起两极反应

报道:萧伟基
泰国超过一半留学生来自中国,部分泰国民众担心留学生抢走就业机会,不过一些学者认为,留学生能填补泰国职场上的技能短缺。
近年来,泰国与中国的关系除了体现在经贸、投资与旅游业外,大批中国学生到泰国留学,也成为一大亮点,但是却因此引发部分泰国民众忧虑中国留学生抢走就业机会。
不过,有学者驳斥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中国留学生有助于填补泰国职场上的技能短缺,并可作泰中之间的桥梁,加强两国的联系。
中资公司收购泰国私校
据泰国《民族报》报道,泰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创新部常任秘书素帕猜透露,泰国3所私立大学已被中国投资者收购,引发民众忧虑,担心从这些学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会与泰国学生,尤其是学习中文的学生,竞争在泰国经营的中国公司的职位。
据报道,由于中国高素质大学名额有限,每年约200万至300万名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生活成本较低的泰国,成为不少中国学生的留学选择,这也促使中国投资者投资在泰国的大学。
素帕猜所指的3所私立大学,是在2017至2018年间被中国投资者收购,那就是格乐大学、西纳瓦大学和斯坦福国际大学,当中格乐大学(位于曼谷)的中国学生占全校71%,共4670人;西纳瓦大学(设于巴吞他尼府)的中国学生高达79%,共863人;斯坦福国际大学(座落于曼谷和华欣)则有1101名中国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27%。
其他中国学生比例较高的大学,有易三仓大学(占23%)和博仁大学(占16%)等。
中国与泰国留学生互补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泰国的5万3000多名外国留学生中,逾半是中国学生,人数超过2万8000人,突显了中国学生在泰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泰国商会大学传播艺术学院讲师布帕认为,中国学生的到来是一个机会,而不是威胁。
她相信他们可以成为泰国和中国就业市场之间的桥梁,而不会对泰国民众的就业前景构成风险。
她解释说,虽然在泰国毕业的中国学生,入职中国公司方面可能有优势,但是在中国留学的泰国学生,向在中国运营的泰国企业求职时也会受益。
数据显示,目前泰国3800万劳动力中,只有22%(约850万人)拥有大学学位。泰国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协会主席他纳瓦将此视为一个机会,他认为,泰国大学的中国毕业生,可以帮助解决该国外国技术员工短缺的问题。他还敦促批评者区分技术和非技术的外国员工,并强调泰国仍需要更多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
留学生成泰国机遇
泰国中小企业联合会会长桑柴建议,泰国不应担心中国毕业生的竞争,而应将他们视为潜在的教育和旅游大使。
他建议泰国向中国留学生灌输热爱泰国的价值观,从而鼓励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到泰国旅游和学习。
他进一步指出,泰国用于培养技术劳动力的预算有限,就业市场的空缺,可以通过私立大学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留学生来填补。通过日益增加的中国留学生,泰国可以加强其教育部门、劳动力和旅游业,而不是将他们视为威胁。

中国留学生拥入
刺激泰国房地产
由于大量中国投资者拥入,中资企业高管的子女在泰国的教育需求激增,加上直接从中国到泰国读大学的留学生,使国际学校和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显著增加,他们在泰国的住房需求也刺激房地产市场,包括中国人在泰国购房,以及当地人购房出租予中国留学生。
根据泰国房地产资讯中心的数据,中国人是泰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外国买家。
在2024年首9个月,中国买家购买了4386个单位,总值202亿铢(约600万美元),分别占总量和总值的近40%,稳居市场龙头地位。
房地产顾问公司“戴德梁行”(Cushman & Wakefield)分析指出,公寓是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住房,而大学周边地区的公寓销售强劲。
例如受附近绿线和粉红线轻轨路线推动,曼谷格乐大学周边过去10年售出了逾1万3000套公寓。
该区的公寓销售率高达95%,平均价格为每平米6万5000铢。曼谷大学、兰实站和法政大学周边的公寓也热销,学生和教职员工,特别是外国人对住房需求强劲。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陈泓缣今年赴成都重庆 考察棕油产业合作潜力

(吉隆坡22日讯)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拿督陈泓缣计划在今年访华,前往成都、重庆等地考察棕油产业合作潜力。
他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马中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市场在推动大马棕油等关键产业发展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马中高层频繁互访,不仅加强了政治互信,也推动了经贸关系在多个领域的拓展与突破。大马始终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双方保持着紧密而积极的交流。”
他还说,随着东盟-中国自贸区建设持续推进,各类贸易优惠政策与便利化措施不断升级,而他计划在今年访华考察棕油产业合作潜力,进一步拓展与中国西部地区的经贸联系。
去年,马中双边贸易额高达2120亿美元(约9271亿令吉),比两国建交时增长近千倍。中国也已连续16年成为大马最大贸易伙伴。
作为全球主要的棕油出口国,大马对中国市场尤为重视。
去年,大马向中国出口的棕油及相关产品总额达105亿7000万令吉,占据对华大宗商品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