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施压·中国奉陪到底 王毅斥特朗普双面人
报道:宋阳标
特朗普再度对华增加关税,贸易战延伸到造船业和人工智能科技,中方以奉陪到底的外交姿态和列反制清单的手段回击,特朗普试探性的4月或6月访华计划也在推进。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2个月,近期在贸易、军事、政治、科技等多方面向北京极限施压,意图打乱中国发展步骤,逼迫中国臣服美国。华府3月3日以芬太尼为由,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新加征10%关税,让对华关税达到20%。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此回应称,美方如果别有所图,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或者“别的什么战”,将“奉陪到底”,语气强硬坚决较为罕见,并开启对美关税反制措施。
美国防长海格塞斯回应,“渴望和平的人必须为战争做好准备,这就是我们要重建军队、为何要再度建立起吓阻力的原因。”
3月6日,中国外交部则不再沿用日前“奉陪到底”的说法,表示无论是关税战或是贸易战,冷战还是热战,都打不得、也打不赢,美方官员的有关言论蓄意煽动意识形态对抗,鼓噪中国威胁。奉劝美方,不要用自身的霸权逻辑镜像中国,不要用过时的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不要以战略竞争为名,行对华遏制打压之实。
时逢中国召开两会期间,外长王毅严厉指责国际关系中的两面人。

中美筹备领袖会面
王毅说,相互尊重是国与国交往的基本准则,也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前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幻想一边对华打压遏制,一边与中国发展良好关系。这种“两面人”的做法不利于双边关系的稳定,也无法建立彼此的互信。大国应承担起国际义务,履行好大国担当。不能唯利是图,更不能恃强凌弱。
尽管北京有所反击,但还是敦促美国以平等的身分与中国进行谈判。
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日前表示,他在2月已致函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邀请他们会面。
有消息指,特朗普可能于4月或6月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但地点未定。消息人士称,两人都将对方到访视为外交胜利,但初步讨论都聚焦于特朗普访华。
自特朗普重返美国权力之巅后,他多次发出信号,将对中国加征20%关税,并禁止在白宫等行政系统使用深度求索(DeepSeek)等源自中国的人工智能工具。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议,对任何中国船只停靠美国港口征收150万美元(下同,约667万令吉)费用,以此应对在其看来中国造船业的不公平优势,避免对美国商业构成负担或限制。
哥本哈根船运分析公司Xeneta的首席分析师桑德表示:“如果一艘船卸载1000箱货柜,那么,如果额外征收100万美元费用,每箱货柜的费用就将增加1000美元。”
他表示,船运成本增高将推高进口商品价格,成为美国经济放缓的一个因素。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则计划近日就中国制造的传统芯片(也称成熟制程芯片)举行听证会,可能会对来自中国的传统芯片加征更多的关税。
3月4日,中国商务部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禁止向15家美国实体出口两用物项;正在开展的相关出口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将特科姆公司等10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2025年3月10日起,对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对原产于美国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中国外交部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芬太尼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国自身。
中国人民从来不信邪、不怕鬼,从来不吃霸凌霸道那一套,施压、胁迫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对中国搞极限施压,那是找错了对象,打错了算盘。如果美国想要战争,无论是关税战、贸易战还是任何其他类型的战争,我们都准备战斗到底。
英国广播公司在节目中反问:特朗普押注关税将使美国和美国人民变得更富裕,但在贸易战中真的有谁会获胜吗?
中俄伊军演抗衡美韩
3月10日,美国和韩国正式启动为期11天、代号“自由护盾”的年度例行联合军演。而中国国防部在3月9日发布消息称,3月上中旬,中国、伊朗、俄罗斯海军将举行“安全纽带2025”联合演习。
美韩双方将在朝鲜半岛爆发全面战争的假想场景下,采用电脑模拟方式进行指挥所演习,并配合该演习,实施覆盖陆海空、网络、太空等全领域的联合野外机动训练;其中的野外机动训练次数从去年的10次增至今年的16次。
中国国防部的消息则显示,“安全纽带2025”演习计划位于伊朗恰巴哈尔港附近区域组织实施,主要开展打击海上目标、临检拿捕、损害管制、联合搜救等科目演练,旨在深化各参演国家军队之间的军事互信和务实合作。中国军事专家张军社指出,此次军演更深层次体现了三方在演习策划、准备以及实施中对指挥控制、兵力以及火力等方面的协同性。
美搞法律战与对华脱钩
美国国会众院3月10日通过两项针对中国的法案,《抵御中共盾牌法》要求国土安全部成立一个工作小组,重点应对北京政权对华府构成的威胁。《与依赖外国对手电池脱钩法》则要求国土安全部禁止向与北京政权关系密切的中国电池企业购买电池,推动华府与北京脱钩。
提出法案的议员表示,中国试图在全球关键产业中获得影响力,美国必须站在打击北京政权并与之脱钩的最前沿。
美国密苏里州一名联邦法官3月7日裁定,北京政权应该对在冠病疫情初期掩盖真相和囤积防护物资的行为负责,需承担240亿美元的赔偿责任。密苏里州官员称将通过扣押中国资产来执行这项判决。但中方表示,他们不接受这一裁决结果。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首访拉丁美洲时威胁拉美国家称,如果不与北京保持距离,美方将采取措施。王毅对此表示,拉美人民要建设的是自己的家园,不是别人的后院;拉美国家所期待的是独立自主,不是门罗主义。
王毅2月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说,中国对美政策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三原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中方已准备好按照这三原则,同美方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双边关系,找到两个大国在这个星球上的正确相处之道。
【1MDB案】黄宗华虽获美保护令 不能约束大马法庭
(布城23日讯)高庭裁定,虽然美国纽约东区法庭向高盛集团前银行家黄宗华发出保护令,惟这对我国的法庭不具约束力,后者可接受问话,也可出庭供证。
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涉及的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洗黑钱和滥权案今日续审。
法官科林是针对黄宗华的代表律师陈福泉申请展延黄宗华接受问话和出庭供证的日期,以便向美国法庭入禀申请更改保护令一事,做出上述裁决。
他说,我国法庭受到自身管辖权的约束,不受任何其他外国司法管辖。
“此案涉及公众利益,审讯拖延太久了。本庭不准备等待任何更改保护令的申请,也不愿等待(美国)法庭的裁决,因为外国法庭在我国法庭不具管辖权。”
科林也指出,是否接受问话,取决于证人是否同意,不能强制证人接受问话。
较早前,陈福泉告诉科林,其律师事务所在本月21日接获通知指黄宗华接获庭令,以便在今日接受问话,如有需要,则被传召为此案出庭。
陈福泉说,对此,他已和黄宗华在美国的代表律师接洽,后者向他递交由美国纽约东区法庭在2019年7月23日向黄宗华发出的保护令。
律师:不利于美国法庭上诉
陈福泉阐述,在此保护令下,黄宗华被禁止接受其他案件的问话及出庭供证,这涉及黄宗华在美国庭审中,控方向黄宗华及其辩方团队提供的资料和信息(不能被披露)。
“这项保护令迄今仍然有效,适用于黄宗华以及整个辩护团队。因此,美国的律师建议向纽约东区法庭提出动议,申请更改保护令,允许我的当事人(黄宗华)就此案接受问话及作为证人出庭供证。”
陈福泉指出,根据美国律师的说法,在这项保护令下,若黄宗华被迫就此案接受问话及出庭供证,那么黄宗华或将面对刑事制裁。
“我的当事人(黄宗华)面对的案件目前尚在美国法庭上诉中,还在等待裁决。因此,如果违反这项保护令,我的当事人可能会在美国的案件上诉中面对不利。”
他说,美国律师因此提出申请更改保护令的建议,那么其当事人就不会被禁止接受问话或供证。
“因此,我要求法庭展延黄宗华接受问话和出庭供证的日期,以便向美国法庭入禀申请更改保护令。”
陈福泉也强调,问题不在于黄宗华是否拒绝接受问话或出庭,而是黄宗华若违反保护令,可能面对刑事制裁。
“这对我的当事人(黄宗华)是非常不公平的。”
沙菲依:黄宗华供证不应被起诉
针对沙菲依建议科林援引证据法令第132条文,以便让黄宗华为此案供证时自由发言,且不能基于后者的供词对他提起任何起诉一事,陈福泉表示,若届时出现问题,黄宗华则须独自面对。
黄宗华于2019年5月被引渡到美国,在当地法庭面对与1MDB有关的刑事指控。
2024年3月,他在美国法院被裁定贪污罪成,被判监禁10年。同年10月,警察总长丹斯里拉扎鲁丁指出,黄宗华已被引渡回马,在国内协助警方的调查工作。
黄宗华曾是高盛集团在马来西亚投资银行业务的负责人,他是唯一在1MDB丑闻中受审的高盛银行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