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马英九当年警告成真 台湾少子化成国安危机

报道:童清峰

台湾少子高龄化问题严重,生育率倒数世界第一,将会冲击健保系统。少子化使国军兵源不足酿成国安危机,役男也需要投入战斗部队。前总统马英九早已预言危机,并指出生育补助不能解决问题。

近日,台湾教育部一部宣传广告片因脚本规划不当,遭到民众批评,该广告原意是想推销绿营的总统政见“0至6岁‘国家’一起养”,但广告中却营造出无儿乐的氛围,等于是在“助攻”当前的少子化现象。教育部随即下架广告,并表示将进行检讨。

这支30秒广告,内容是一位育有两名子女的父亲拿钱给妈妈代收模型包裹,却被妈妈质疑都当爸爸了为什么还玩模型,最后妈妈擅自拿去买婴幼儿玩具和图书。

广告一出,引发网民批评,认为是在贬低父亲的兴趣,助长少子化。

生育率全球最低

台湾少子化问题日益严峻,根据内政部最新统计,今年前3季新生儿共9万9652人,全年新生儿数恐低于去年的13万8986人,连续4年负增长,再创新低。

根据联合国最新公布的资料,台湾生育率只剩1.09,名列全球倒数第一。

前总统马英九曾指出,少子化是台湾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国安问题。如今回看,他的言论确实一针见血。

他认为,解决少子化问题,光靠提供生育补助是不够的,还需要改善大环境。经济情况不好会影响生育率,因此,如何打造安和乐利的环境,其实政治上的平稳和治安状况都很重要。

他引述学者的谈话,指他任内两岸和平,民众愿意生育,但若军机飞来飞去,则影响生育意愿,暗讽蔡政府制造两岸紧张。

根据国家发展委员会的资料,妇女总生育率于1984年开始低于维持稳定人口结构的人口替代水准2.1人,随着晚婚、不婚等社会风气盛行,2003年起落入超低生育率水准1.3人,近年在冠病疫情影响下,更是低于1.0人以下。而从2021年开始,台湾已经来到“生不如死”的人口负增长阶段。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人常常搭台北捷运,可能会留意到“博爱座”旁边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粉红色海报,上面写着“您礼让 我好孕”。

这个海报是几年前台北市政府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少子化问题所推出的专案,他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友善的生育环境,甚至提供了“好孕贴纸”,让孕妇们在搭乘大众运输工具时可以得到特别礼遇,希望这些举措能够缓解少子化现象。

蔡英文对策效果不彰

台湾审计部2022年中央政府总决算审核报告指出,台湾人总生育率逐年下降,批评蔡英文政府少子女化对策计划未能反转总生育率下滑趋势。

该报告指出,新生儿高达96%为婚生子女,而2022年底,20至44岁各年龄组平均超过50%未婚,是生育率屡创新低的主因,并点出现行少子化对策计划对未婚族群的关注不足。

审计部引述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雁馨的研究说明,“未婚族群比率快速上升”与“已婚未育、生育一胎与三胎以上者占比之消长”,是影响未来世代生育率的关键。

“目前25至34岁的年轻人只有四分之一有婚姻,就已经告诉了我们未来的生育情况很不乐观。”

长期关注台湾少子高龄化现象的前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薛承泰指出,民进党执政这些年,生育率与生育量逐年下滑;蔡政府一上台,他即呼吁20万婴儿保卫战,尽管蔡政府在许多福利政策上不断加码,生育状况仍每况愈下。

回到2010年,当时的台湾面临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生育率竟然首次跌破“一”字大关,成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区。

社会老龄化负担沉重

马英九对少子化发出的警示让大家提高警觉,开始正视出生数的减少和人口结构的失衡。随着少子化的加剧,将造成一个让人担忧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需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社会的负担将变得沉重。这会对生产力造成巨大的打击,带来深远的影响。

若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少子化将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包括产业缺工、消费力下降、政府税收减少,连带着劳工健保等方面也会受到冲击。

健保财源基础中断

前健保总经理张鸿仁撰文指出,少子化危机会让台湾整个健保财源基础无法永续。这些问题将对台湾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

有网民说,少子化带来的连锁风暴最恐怖,青壮人力、产业人力、支撑年老及幼年的中坚都会变少。在台湾房价居高不下情况下,更有人大叹“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民进党这几年根本是来灭台的”。

妇女新知基金会秘书长覃玉蓉批评,台湾政府的少子化政策将新台币400亿(约59亿令吉)经费用于“发津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解决少子化问题的根本原因。

学生不足 大专接连关闭

少子化的洪流正如海啸一般席卷而来,而台湾的私立大专校院则首当其冲。

截至今年6月,已有18所大学被迫关闭,这波冲击不仅影响学校本身,还牵动着超过8000名师生的未来。

小学人数、班级的锐减是台湾少子化问题的重要指标。

以台湾50、60岁的父母为例,他们当年读小学时,每班都有50、60人,是台湾生育率的高峰;如今随着少子化问题的加剧,每班人数大幅减少,只剩20多人。以前,各年级都用“八德”命名8个班,现在很多只剩4、5个班。

专家指出,如果问题持续恶化,将对台湾经济发展和总体竞争力造成重大影响。

更严重的是,台湾少子化导致兵源严重短缺,已成为难以忽视的国安威胁。

根据立法院预算中心报告,国军志愿役人数近年逐渐降低,从2021年底的16万4884人减至今年6月底的15万5218人,创下2018年以来新低。

减少的员额中,99%是基层的士官长、士官与士兵,人力创下2020年以来的新低。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揭仲表示,这形同把近4年志愿役人力的成长红利一次出清,对台军战力恐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少爷兵”也要准备上战场

为了解决兵源不足问题,国防部日前公开表示,明年恢复一年期义务役,役男将分发至守备部队或主战部队,接受系统性训练,以守卫台湾。换言之,原先抱持当“少爷兵”的义务役也要有上战场的心理准备。

中华经济研究院WTO中心副执行长李淳指出,台湾人口基数小,相较于东亚其他国家与地区,不论是韩国的5200万,日本1.26亿,或者中国14亿人,面临的安全威胁更为严峻。

少子及高龄化比西方快

薛承泰说,台湾少子化和高龄化速度比西方国家快,造成“双快”现象。政府必须迅速应对,否则将面临劳动力短缺等社会和经济问题。

他指出,台湾面临人口减少、老化和世代冲突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过去20年的教育使年轻人变得“免于责任”,追求自主和个人权益,但也导致了“缺乏责任的民主”和“脱序的自由”。

现在,人们仍看到很多父母替年轻人扛起责任。但随着年轻人步入中年,父母逐渐老去,这些中年人与未来的年轻人之间的冲突变得难以避免。

薛承泰说,这是因为父母的角色变迁和价值观差异所导致的。这种代沟和世代矛盾将在未来成为一个需要正视的挑战。

除了台湾,中国和香港也在面临生育率下降的挑战。这种现象反映了现代社会变迁的普遍趋势,已经不仅仅关乎个别地区,而是成为一个全球性议题。

因此,在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如何尊重个人的选择和价值观,已经变得极为重要,需要深入思考和讨论。

薛承泰指出,安倍晋三担任日本首相时,推动家庭政策,使日本生育率提高至1.4人多,仍高于台湾和韩国。

今年日本政府进一步加强结婚补助,以提升年轻人的结婚意愿。

在韩国,他们投入鼓励生育的预算远远超过台湾,从2006至2020年,已经投入新台币约9兆元(约1.3兆令吉),用在各式生育补助上,但近3年生育率降得更低。

朝鲜威胁影响韩生育率

韩国的年轻人和台湾一样,面临相似的经济压力。有观点认为,朝鲜威胁可能影响年轻人的结婚意愿。

两岸贸易繁忙,台湾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然而,薛承泰认为,台湾大部分的资金都流向美国购买武器,是否真的有必要值得商榷。

他指出,台湾的生育率持续下降,后继乏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未来人口不足,那么这些购来的武器又有谁能用呢?因此,他建议政府应该将部分资金用来鼓励生育,确保台湾未来有充足的人才。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国际

上调中港澳旅游警示 台湾陆委会:非反制措施

(台北28日讯)北京发布惩治台独的司法解释文件后,台湾的大陆委员会将中国、香港和澳门的旅游警示升级为第二高的橙色,但强调此举并非反制中国的措施。

陆委会27日通过官网发新闻稿说,中港澳近年持续增修相关国安法令,目前已有相当多起台湾人赴中国遭非法扣押、留置、盘查等情形。近期中国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严重威胁台湾人赴中港澳的人身安全。

陆委会说,政府经整体评估,认为有必要即日起提升赴中港澳旅游警示为橙色,同时建议台湾人避免非必要赴中港澳旅行。

综合台媒报道,陆委会副主委梁文杰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灯号上调并非强制事项。他也强调此举是提醒保护台湾人,而非反制中国的措施。“没有什么回到冷战时代的问题。”

陆委会曾在2020年2月和3月,以冠病疫情扩大、疫情风险增加为由,将中港澳的旅游警示灯号调升至红色。2022年10月台湾边境管制解除时,陆委会才把旅游警示灯号调降为黄色。

台媒《联合报》报道说,此次陆委会再次调升灯号,是官方近年来以非疫情因素调升灯号的罕见例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