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探索中 航向梦的起点
将于9月份公演的《雨》由梁兆雯负责声音演出与音乐设计,她视此任务为全新的挑战,并享受着所有不一样的尝试。
报道|杨佩丽
摄影|叶添益、受访者提供
一趟突然起变的航海之旅改变了她的思维,坚定了她对梦想的信念。此次对话,我们聊着声音与梦想,以及一次始料未及的钢琴演奏所带来的信心加持,让她带着自己与生俱来的嗓音与天赋,勇敢地站上更多舞台,在梦想与创作之间燃烧炽热的心。
声音是自然界中温柔的震动,它谱出优美的旋律,述说着岁月里无尽的故事。虽然我们的生活与声音亲密无间,然而它的无形,却让我们容易忽略它的存在,唯有当耳朵有感知时,我们方才从它的波动中察觉声音的有形。因此好听的声音,总是让人特别感动。
在与梁兆雯对话时,心里就有那股感动。我特别喜欢聆听她说话的声音,她说话时咬字清晰、音域悦耳有质感。她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表演,在学校时总是踊跃地举手自愿参加各项比赛。
“小时候妈妈会让我们选择学习一种乐器,我选择钢琴,后来她得知我喜欢表演,因此又让我学习声乐巩固根基。”原来,妈妈的悉心栽培是她音乐路上的第一位伯乐。
一场未知的探险
中学时期,第一次接触校内的戏剧活动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六年的中学生涯里始终没有改变。
毕业后的人生犹如一场未知的探险。“在那段时间,我曾尝试申请台湾的戏剧系,却没有被录取。命运的巧合将我引向邻国新加坡的音乐剧系,虽然最初申请也遭遇拒绝,但姐姐建议让我写了上诉信,最终奇迹般地被录取。那时,新加坡的音乐剧系名额极为有限,而对海外生的要求也颇高。”
那段跨国生活的经历,对她而言是一种极大的心情冲击,在新国度里的各种新事物皆让她感到无比兴奋。
“日记中,我曾写道:‘原来学习是这样的,我很喜欢这种模式。’课堂上的学习虽然不乏挑战,但它更大地开启了我的学习认知,了解事情并不仅仅只有单一的可能性。甚至影响了我到了大学第三年,选择了以教育为研究方向。大学期间的启蒙老师们让我明白,教学不仅是传授方程式,更重要的是深入的引导与启发。这样的教育理念深深影响了我,它伴随我一生,让我认识到基础功的真正价值远不止于理论上的对错,而更重要是如何融会贯通。”
目前,她是音乐学院的声乐导师,亦拥有儿童感觉统合课程导师认证,她同时也是剧场工作者,在戏剧领域里当演员,初试啼声当导演并解锁音乐设计领域新尝试。
毕业于音乐剧系的梁兆雯是目前马来西亚少数的本科系毕业生,在音乐和表演路上前途无可限量。
戏剧性人生转折
许多人得知梁兆雯在新国念音乐剧系但却选择回到大马发展时都特别好奇,她笑称回流的决定并非多么深思熟虑,一切因为疫情突然爆发,那突然的改变也改变了许多人的计划。
“我曾考虑留在新加坡,我的初衷是攒够资金,之后自由地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正当我思索之际,我获得了邮轮上的演员与故事叙述者的职位。思前想后,我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毕竟,可以趁此时光旅行,还能包吃住,应该是很难得的体验吧?”
她戏剧性般的生活旅程,在船上再次展开。我听得津津有味,那也是我始料未及的事情。
“在登船之前,我们必须先考取海员证。要获得它,我们需要学习许多专业知识,经历一系列严格的训练,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考验是必须从4米高的平台跳入水中,那是紧急逃生重要的一环。另一个是在封闭的铁皮房间里进行逃生训练,戴着氧气罩,摸索着找到出口的情景,至今依然难忘。成功登船后,我们的日常工作除了表演之外,还必须兼顾带领乘客参加安全演习、熟悉逃生路线的角色。
“我们的航线主要覆盖中国和日本,上船后不久,疫情爆发了,世界停摆,船上的乘客也开始陆续下船。刚开始时我们依然积极地准备着以应对重新开放的旅程,但随着看似遥遥无期的疫情封锁,我们也渐渐把日常集训放下。困在船上为了振作精神,开始时我们还举办了运动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维持这种积极心情的状态难免受挫。”
船医要学琴
“由于很多飞机停飞,因此回家的路也充满不确定性。很多时候接到通知会有航班飞行,我们雀跃地赶快收拾行李,然后突被告知航班取消,失望地把日用品再归原位,这收拾还原的动作少说也有十次,来来回回地……
“在送走了绝大部分的乘客与船员后,船上突然安静了很多。后来为了节省资源,灯也开始关了许多盏,四周越来越暗,音乐声音也渐无,举目就是死气沉沉的氛围,那时真的需要靠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我取悦来继续生活。然而,有一件事情却激励了我。船上有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船医,当时可看出他因为职责所在而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我们真正接触是有一次他看我弹琴而开始聊天。当时,我闲来无事在大厅里弹着钢琴打发时间,完全没留意他的存在。曲子弹完,他在一旁给我掌声,并说想跟我学钢琴,待回家时教导孩子。”
记得那时,梁兆雯是告诉他自己并没有教学的基本知识,船上有更专业的乐手可以教导他……“但他回我说他感受到我的音乐,所以才提出此要求。他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过去,我以为必须要有很好的技巧或才能才可表演或创作,但船医的鼓励让我意识到原来当我纯粹地弹着钢琴抒发情绪是有力量的,让我领悟到学习和创作的真正意义,原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等到技艺有多纯熟才开始行动。”
《雨》剧照。
成长中的蜕变
还会登上船继续航海表演梦吗?我问。她笑了一下:“海员证的有效期是5年,但疫情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现在只想要跟家人在一起!”
稳定下来之后,她开始循着教育梦展开声乐教课,并且获得机会参与非剧坊的戏剧课程,开拓更多尝试的人生。
声音力量直窜心坎
犹记得初次与梁兆雯相见,就是在由非剧坊呈现,叶伟章执导的舞台剧《甲虫の梦》里。当时,身为演员的她在剧里有一场声嘶力竭呐喊的戏,那股声音力量直接窜进观众心坎,一同感受着她在戏里经历的痛;第二次见她,是她初试啼声执导舞台剧《房间一》,除了当导演之外,她也为自己的戏剧进行配乐,弹着电子琴的她很有魅力,犹如场边的一道风景线。
那一次,也让亦师亦友的戏剧导师叶伟章看见她的更多可能性,力邀她参与最新戏剧作品《雨》的声音演出与音乐设计部分。
此次,我们相遇在白沙罗表演艺术中心,这是她接下来9月份参与演出的地方。
表演艺术中心大厅凑巧也有一台钢琴,应摄影要求她现场弹奏了一首曲子。即使是简短的弹奏,但她却是全情投入,让人陶醉其中,亦让人不禁期待她即将担任音乐设计的新创作。
2019年毕业演出照片。
借戏剧解锁音乐
在谈梁兆雯的创作理念之前,先了解此剧导演叶伟章的创作理念。
《雨》的故事取材自本地青年剧作家 Khairi Anwar的作品《24 Jam Dalam 37 Tahun》,向来推崇极简手法的导演决定从原著中提取最核心的部分,以对角色和情节进行大幅度的简化为创作初衷,展现演员的肢体和情绪流动。
对此,梁兆雯在音乐创作上亦循着此方向而去,采取钢琴演奏现场配乐的方式追求情感流动的共鸣。
舞台剧《甲虫の梦》让人看见梁兆雯的演技与声音的爆发力。
经常陷入反思
“这当中最大的挑战在于钢琴演奏本身不是我最纯熟的表演工具,因此很多时候我还在寻找平衡。有好几次在排练场地,当我沉浸在自己弹奏同时要反映场上的表演时,我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波动是受到影响的,”
她继续说:“我熟悉演员的工作模式,但是当钢琴演奏配合声音演出,节奏上的配合和情绪上的流动未必是一样的东西,因此,在创作的过程里,我都不断自我观察,那是很新的尝试,好玩有挑战,我很享受每个瞬间。”
虽年纪轻轻,但梁兆雯却经常会陷入反思,从自我对话中探讨更多可能性。
“为什么唱歌非得八拍才完整?假如我只唱了四拍,剩下的四拍留下了空白,我明白那空白的意义所在,我的力量和感受仍然完整存在,那为何不可以有这种空白?这次创作让我深入反思,也带来了乐趣,现场演奏的魅力和趣味正是在如此,它赋予了更多的空间和交流,使每一刻都独一无二,这就是舞台上真正的魔力所在。”
《房间一》是梁兆雯初试啼声当导演的作品。
演出资讯:
《雨》
故事大纲:
“他一生中只见过父亲六次半,每一次,都刚好下著雨……”
日期:
9月13日(晚上8时)
9月14日(晚上8时)
9月15日(下午3时)
地点:DPAC Black Box
购票:https://www.cloudjoi.com/shows/rain
询问:017-969 0089
怀抱梦想人生动力 许靖宏:我要救地球!

许靖宏在2024年马运会20公里竞走项目中破纪录夺冠。
报道|余佩妮
摄影|叶添益
梦想有多大,前景就有多广大。
2025年,你有什么梦想?你曾设定的长短梦想又完成了几个?如果说,一位19岁青少年的梦想是拯救地球?这不但是他梦想,且是身体力行一步一步去完成,你会认为太大的梦想永远只是在做白日梦吗?
新一年,我们就要把梦想放得大大的,不惧怕一切,如同这名19岁少年许靖宏,立志将地球的岩浆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为人类所用,减少环境破坏,从而拯救地球。
你还记得19岁时在做什么吗?当时的你在想些什么?对未来又怀抱着什么样的憧憬和计划?
或许,我们可以一起聆听大马少年许靖宏要拯救地球的梦想故事,让我们从中汲取灵感。
当很多青少年在疯玩社交媒体的时候,许靖宏就选择放下社交媒体和手机,把精力投入到学习、阅读喜欢的文章及亲近大自然上。

许靖宏在2024年大马运动会中夺金并打破纪录。
拟深耕地热能源领域
他因为热爱大自然,因此想对大自然做出一些贡献,让世界变得更好;最后,许靖宏锁定未来目标,准备攻读地球科学,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地底下的熔岩来产生电能。
许靖宏为了这个目标,中学毕业后即报名A-Level文凭课程,打算完成这张文凭后,独自飞往荷兰阿姆斯特丹攻读工程系的应用科学(Applied Science),专攻地球科学(Earth Science)。
他的最终目的,是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再攻读硕士课程,计划深耕地热能源(Geothermal Energy)领域。
地热就是把地球熔浆化为再生能源,这种技术代表着地球的希望。
“人们未来可以不再需要燃烧有限的天然资源,而是通过大自然本身的力量,开发出一种可持续的能源形式。”
从小便热爱大自然的许靖宏,对山林、海洋和万物充满热情,而这份情感也成为他投身再生能源的动力。
他说:“地球暖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而再生能源正是解决这一危机的关键。我坚信,能源就像大自然的经济汇率(currency)一样;人们在社会中用金钱交换物品;但从环境的角度来看,能源决定了人们的生产力和未来发展。
“再生能源可以让地球暖化的速度慢下来,这是一种对环境友善的方式,如果人类改变生产能源的方式,就能让这个世界和大自然共生共荣,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许靖宏热爱大自然,常与家人一起游山玩水。
减缓暖化回馈大自然
许靖宏也希望大家了解,再生能源不仅能减缓全球暖化,还能让人类的生活更具可持续性。
对于未来,他满怀希望,也充满使命感;他相信,再生能源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守护地球、回馈大自然的行动。
“地热能源是我的学业目标,我希望能通过它为环境做出贡献,这是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我对未来世界的承诺。”
梦想很大,学业也随之很紧凑,但尽管学业繁重和理想很重大,许靖宏也并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
他指本身现在依然培养自己的兴趣,比如音乐;而音乐和大自然两者看似毫无关联,却都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他追梦路上的精神支柱。
竞走教练启发人生道理
出生于槟城大山脚的许靖宏自小在父亲的影响下迷上羽球,他的父亲是一名电子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位热衷羽球的爱好者。
5岁时,父亲开始教他羽球,10岁便进入校队,一度晋级至州级比赛;不过,竞争激烈的羽球世界让他在小学毕业后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方向。
在田径老师的邀请下,11岁的他首次接触竞走,这项需要耐力与意志力的运动成为他的另一个天地。

竞走教练教会许靖宏很多人生道理,让他明白,态度决定一切。
参加竞走挑战自我
一开始,许靖宏是因为好奇而参加竞走,但很快发现这项运动让他更懂得如何挑战自我。
就像大多数人一样,他也是没有听过竞走是什么玩意儿,但好奇心令他想试新事物。
“我觉得‘好奇心’很重要,这个态度也是长大以后,我们需要培养的。”
“竞走是一项很特别的运动,它考验的不只是体能,还有心理素质;你想象自己在田径场走了50圈,越走越觉得疲惫,但你必须克服一切,坚持到底。”
许靖宏在吉隆坡第一次参加小学生竞走1.6公里比赛就获得第三名,后来,他陆续参加其他比赛,几乎都夺得冠军。
马运会夺金破纪录
不过,他依然认为自己在一次次的比赛中表现不够突出,初中二那年,他找了一位专业竞走教练进行系统化训练。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从此,竞走的成绩大幅提升,甚至在2024年大马运动会中夺金并打破纪录。
“我的两位竞走教练也教会我很多人生道理,他们让我明白,态度决定一切,他们的鼓励和指导,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许靖宏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认真”和“持续”每日重复训练直到形成肌肉记忆。他甚至能准确预测自己的圈速,并指无论是简单的任务还是困难的挑战,都要全力以赴。
良好平衡运动与学业
学业始终是许靖宏人生的首要目标,运动则是一种生活习惯。
“我首要是确保在运动和学业必须保持良好平衡, 我本身比较注重学业,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掌握不到学业,我是首先会选择放弃运动多于学业。”
他在中小学时是学业优秀生和运动健将,除了竞走,也参与长跑、短跑和跳远三级跳。在公教中学完成中学课程后,许靖宏的大马教育文凭获得全A佳绩,在学校担任学长团副团长和田径队副主席,是校中的闪耀之星。

竞走的姿势“怪怪的”,曾令许靖宏觉得害羞,影响训练进程。
申请加入国家竞走队
自律让他能在学业与运动之间找到平衡,当别人休息或玩乐时,他在学习;而当别人学习时,他则在训练。
“很多人想到运动就会想到比赛, 是一个与身体有关的东西, 但很多时候,它是多过这些东西的。”
但对他来说,运动是一个身体、精神、思维和思想上的东西,运动不只是比赛,它是一种生活习惯,让你身体健康和成长,也让运动者的意志、思维和态度成长。
目前,许靖宏正申请加入国家竞走队,计划于2025年正式成为国家队成员,也瞄准明年12月在泰国举行的冬季运动会,希望能再创佳绩。
他深知,自己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即将出国读书后的生活变化,“我告诉我自己,能够的话,我要支撑下来和坚持到底,即使最后被迫在学业和竞走之间做选择而被迫放弃,我都会不忘记对竞走的热爱,运动教会我突破自己。”
突破心理障碍获尊重
许靖宏以他稳健的脚步,诠释了什么是坚持与热爱,也鼓励更多年轻人尝试竞走,挑战自我。
“竞走看起来或许有点奇怪,但它让我明白,一旦突破心理障碍,就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也会更接近自己的梦想。”
曾经,他为自己在学校的操场练习竞走时的走姿感到害羞和不好意思,虽然这些都是标准竞走的走姿,但一摇一摆“扭屁股”确实引来校内同学的指指点点。
“普通的跑步却摇屁股走路,练习竞走的一部分是原地竞走, 以改善竞走技术;原地竞走的姿势就更奇怪,好像在跳广场舞的样子,旁人看到会觉得很怪。”
不在意他人看法
少年时期在乎旁人的看法和想法,后来,在深思和成熟的思考后,才发现从来没有直接评批或取笑他,一切都是他给自己压力。
“时日久了,我也发现, 奇怪不奇怪, 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分, 当你有表现的时候, 他人看到你走路比别人跑更快的时候, 他们就无话可说了, 并懂得尊敬你的运动。”
无论是竞走还是人生,许靖宏都在用他的坚持与努力,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路,他的每一步,不仅是对自己的挑战,更是一份对大自然与生命的承诺。

许靖宏校内校外获奖无数,是学校的闪耀之星。
延伸阅读:地热能源清洁可靠
地热能源(Geothermal Energy)是什么?
地热能源是从地球内部产生的热量中取得的;“地热”一词来自希腊语单字“geo”,意思是地球,而“thermal”意为热。
在由岩石和水组成的地壳下方,有一层叫做岩浆的热熔岩石;岩浆的温度达 1300°F 至 2400°F;地热能源被认为是最高效和永续的能源类型之一,是一种清洁、可靠和再生资源。
地热能源利用储存在地表内的热量发电,地热资源在北美洲已经使用了 1 万多年,因为美洲古印第安人使用地热温泉取暖、烹饪和洗澡。
虽然地热能源仅占美国能源消耗的一小部分,但美国是目前在地热能源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由于地热能源在构造板块边界附近很常见,美国大多数地热发电厂都在西部各州;加州有最多地热发电能力,拥有 40 座正在营运的地热发电厂。
冰岛、菲律宾和萨尔瓦多也是地热世界的领导者,地热能源占这些国家或地区总能源使用量的 25% 以上。

许靖宏正申请加入国家竞走队,计划于2025年正式成为国家队成员。
后记:审视过去,放眼未来
周星驰在电影《少林足球》说过,“一个人没有梦想,与一条咸鱼有什么分别”,即使梦想看似遥不可及,也不要轻易放弃。
一个19岁少年谈对地球责任与热情,更想以一己之力来拯救这个地球,也许他的梦想很远大,但他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一步一脚印,有规划的朝目标前进,踏上改变世界的旅程。
很多时候,一个人可能无法独自改变世界,但却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希望这名未来的地热工程师为地球燃起更多希望,而我们也能从他的热情而执着的故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灵感与行动力。
问问自己,你的梦想是什么?今天的你,是否在为它努力?即使生活平凡,也可以因为梦想而闪闪发光。
2024年仅剩两天,我们审视过去,展望未来,让2025年新一年的开始充满希望和干劲,为更美好的未来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