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活

致敬,捉蛇英雄!

报道|余佩妮

摄影|王宥文/受访者提供

今年是蛇年,让我们聚焦消拯局“捉蛇英雄”,了解他们如何在危险与挑战中展现专业,创造出一段段与蛇相关的故事,体现智慧与勇气的真正意义,为这个充满变化的蛇年,增添一份特殊敬意。

蛇年来临,这一年象征着智慧与变化,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面对蛇时却往往让人心惊胆跳。幸好,我们有一群无私无畏的英雄——消拯局的捉蛇队员,他们以专业的技术与无惧精神,守护着国家与社区安全。

为了迎接蛇年的到来,《南洋商报》特别专访消拯局的捉蛇专家,聆听他们分享那些惊险而趣味十足的工作经历。此次受访的就是来自雪州的两名消拯局捉蛇训练员——巴生消拯局的哈金(Hakim)及万挠消拯局的沙基尔(Syakir),他们负责提供中区(布城、吉隆坡和雪兰莪)的消拯员捉蛇训练。

展现专业与勇气

这一天阳光明媚,是消拯员表演捉蛇的好天气;这两名身穿制服的消拯捉蛇队员分别演示捕捉一条盘踞的眼镜蛇和蟒蛇。

蛇的身影闪烁着危险的光芒,在场的记者和摄记屏息凝神,而捉蛇消拯员的动作却沉稳而从容,展现出专业与勇气。

“捉蛇需要智慧与技巧。”沙基尔轻声解释,捉蛇者的站位很重要,必须站在蛇的正面或斜向25度的方向,绝不能站在蛇尾后方。“站在正面,可以准确预测蛇的攻击范围,它的第一个‘S’字型弯曲距离,就是它可能向前冲刺的极限。”

不过,沙基尔随之也警告,蛇向后转身的速度惊人,难以捕捉其动作,且攻击范围往往超出想像,因此,任何物体站在蛇尾方向极其危险。

在确定安全距离后,消拯员开始行动,他们用捕蛇钳子精准地钳住了蛇的颈部,迅速控制住蛇头;随后,另一名消拯员上前,用手熟练和精准无误的抓住蛇头。

需3名消拯员配合

“抓蛇头是技术活,拇指需要放在蛇头的顶部,与蛇眼平行;其他四指则托住蛇头下方,每根手指的位置都关系到捉蛇者的安全。”

此时在消拯员手上的蛇身开始剧烈挣扎,试图摆脱控制,但消拯员用另一只手牢牢抓住蛇的身体,并在合力之下,将它小心的装入了蛇袋中,过程干净利落,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通常来说,一次捉蛇任务需要至少3名消拯员配合。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任务,从捕捉到收袋,每一步都需谨慎。”

示范结束时,记者和摄记的心情仍未平复,仿佛刚经历一场与自然力量的正面对抗;而训练员们却只是轻轻拭去汗水露出笑容,只能说,一次次的实战和无数次的训练,造就他们的从容不惊。

全马20名捉蛇消拯员

消拯员的日常任务包括捉蛇,但并非所有消拯员都正式受训或持有证书;全马目前仅逾20名受专业捉蛇训练并获得资格证书的消拯员。这批捉蛇训练员平日各自在所属消拯局值勤,只有在需要培训其他消拯员或参与消拯展览时,才会临时调离单位,负责相关训练或活动。

消拯员捉蛇训练期通常为期3至7天,训练时主要使用两类蛇作为教学对象,即眼镜蛇(King Cobra)和蟒蛇(Python)。

应对蛇类相关情况

众所周知,眼镜蛇是剧毒蛇类,人们见到都唯恐避之不及;蟒蛇虽无毒,但却可以通过强大的力量缠绕目标,导致其窒息。这些特性让捉蛇训练充满挑战,也使训练员必须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

沙基尔透露,在雪州,目前有3名持有合格捉蛇证书的消拯员,他们负责为其他消拯员提供专业培训。“我们会根据训练需求寻找适合的蛇类和数量,平日不会特别饲养过多的蛇。”

只有在举办大型训练活动,例如与森林局合作时,消拯局才会临时收集多达10条毒蛇或无毒蛇进行实地训练。“训练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消拯员能在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应对蛇类相关的紧急情况。”

如何捉蛇?消防员亲自示范。

捕蛇3大工具

沙基尔介绍捕蛇的专业方法和工具使用,尤其是面对不同种类和体积的蛇时,会采取不同的策略。

“如果是体积较小且没有攻击性的蛇,可以直接抓住蛇头,但这一方法并不适用于体积较大的蛇,因为很难一手控制蛇头。”

限制活动按下蛇头

捕蛇通常使用3大工具,即蛇钩、捕蛇钳子和捕蛇杆;成功捕获后,会将蛇放入专门的蛇环袋或蛇袋中安全存放。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蛇钩用于限制蛇的活动和按下蛇头,在操作时能为捕蛇者创造一个安全的捉蛇空间;另外,在狭窄空间中,蛇钩尤为实用,可以将隐藏在小角落里的蛇安全移出。

捕蛇钳子适合用来夹住蛇的身体或颈部,适用于捕捉所有大小体积的蛇类,通常用于捕捉中小型蛇。

捕蛇杆专门设计用于捕捉体积较大的蛇,操作时可以套住蛇的脖子,确保在处理大蛇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捕获到蛇后,会将其临时存放在蛇环袋或蛇袋中;蛇环袋通常用于临时处理过程中,确保蛇无法逃脱;蛇袋则是更适合长时间安全存放的工具,便于携带和后续处理。

勿试图挑衅蛇

沙基尔强调,使用这些专业工具不仅能提高捕蛇的效率,还能在捕捉过程中确保捕蛇者和蛇的安全。

“如果你发现、知道或怀疑家里有蛇,首先,你不要恐慌;接下来,你要做的是隔离该区域。”最重要的是,不要试图挑衅蛇,如果出现某些情况,蛇有可能发起攻击。

“此时,你需要辨识这条蛇是有毒或无毒,如果你不能确定,可直接认定它是一条毒蛇。”你也必须拨打999紧急电话寻求帮助;在救援人员未抵达前,可以保持安全距离观察,以方便救援人员搜索。

吸吮毒液错误示范

在武侠戏里,某人被蛇咬后,旁人会帮被咬者绑扎被咬处的上方或吸吮毒液,这些都是错误示范,千万不要学,否则性命难保。

事实上,一旦被蛇咬,切忌在初步治疗中进行的4件事,就是不要切割、不绑扎、不吸吮和不吃喝有咖啡因的饮食,才是守住自身安全的第一步。

“常人被蛇咬伤后都是紧张与恐惧,让人无法冷静应对,但是,我必须提醒大家,在初步治时必须避免以上4个动作。”

咖啡因助毒素传播

沙基尔说,切割伤口和试图放血只会加重伤势,甚至引发感染;绑住伤口可能阻碍血液循环,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用嘴吸毒更是无效,还可能让毒液通过口腔进入身体;被蛇咬后更不要食用含咖啡因的饮食,咖啡因可能加速毒素传播。”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沙基尔提醒应该拍下蛇的照片,这一小小的举动能为医生提供重要线索,让他们根据具体蛇种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绝不杀死蛇

抗蛇毒血清(Anti-Polyvalent)是处理蛇咬事件的重要药物,用于遭毒蛇咬伤后的初始注射。

“另一款抗毒蛇血清Anti-venom用于毒蛇和特定蛇种,误用抗蛇毒血清可能致命;需储存在密封容器、保持温度摄氏25度和5年使用期限。”

不过,抗蛇毒血清并非万能解药,如果使用不当针对毒蛇和特定蛇种的抗蛇毒血清,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抗蛇毒血清必须妥善保存在密封容器、温度控制在摄氏25度,并确保在5年内使用。

那么,许多人好奇,消拯员一年捕捉了那么多蛇,这些蛇都去了哪里?沙基尔解释,这些蛇被捕获后,会先安置在蛇笼中,随后送往远离人类居住的森林保护区。“别误解,我们不会‘杀死’捉到的蛇,这绝对不可能。”

防止蛇入屋

不让蛇误闯住家,这里有建议!哈金表示,首先,要保持住家清洁,杂货房要整齐干净,没有昆虫和老鼠等,可以减低出现蛇的机率,“如果有家畜或宠物,如猫狗,要确保干净;蛇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就‘探测’到这些家畜或宠物了。”

他提醒人们可置放网在大门防蛇爬进家里,大门最好没有洞口让蛇有机会钻进来,高门可防蛇;如果大门有些特别设计,可能会让蛇易于攀爬。

水灾穿鞋子

“下雨时要小心,尤其是发生水灾后更要提高十二分精神注意周遭是否有蛇踪;水灾时最好穿鞋子,你不会知道自己随时是否会遇到蛇;爬山时需穿包鞋,看到蛇时不要因好奇而触摸。”

他也提醒检查住家所有洞口是干净的;土崩、水灾、瀑布、露营都要小心,海边也会有蛇出没。

 

 
 

 

反应

 

要闻

【南视界】改变世界的蛇年,你知道几个?

你知道吗?翻开近百年的历史,许多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事件,都发生在“蛇年”。仿佛历史总是选择这个年份写下波澜壮阔的一页。

蛇年,每隔12年便会重现一次,带来深远的影响。以下这些蛇年发生的大事件,让我们再次回顾那些改变了世界的瞬间。

1905 乙巳蛇年
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科学迈入崭新时代。

1917 丁巳蛇年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沙皇统治终结,社会主义革命浪潮席卷全球。

1929 己巳蛇年
全球经济大萧条爆发,金融市场崩溃,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寒冬。

1941 辛巳蛇年
日本偷袭珍珠港,直接引发美国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瞬间改变。

1953 癸巳蛇年
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签署,结束了3年的血腥战火。同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新时代的到来。

1965 乙巳蛇年
中国文化大革命爆发,这场运动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影响了一代人的命运。

1977 丁巳蛇年
四人帮被粉碎,中国文化大革命正式宣告结束,社会逐渐恢复稳定。

1989 己巳蛇年
苏联解体、柏林墙倒塌,冷战结束,世界格局重塑。同年,中国发生六四天安门事件,深刻影响国内政治生态。

2001 辛巳蛇年
九一一事件震惊全球,恐怖主义的阴影笼罩世界,国际反恐战争拉开序幕。

2013 癸巳蛇年
叙利亚内战持续,埃及政变爆发,阿拉伯之春的余波继续在中东燃烧。

这些蛇年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关键节点。从科学突破到政治革命,从战争冲突到经济动荡,蛇年总是镌刻着变革的烙印。

2025年,这个 乙巳蛇年,又会书写怎样的新篇章呢?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