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养生睡姿”改善睡眠 还能改善假胯宽

正确的睡姿能让帮助睡眠。(取自pexels.com@Ivan Oboleninov)
睡姿会影响人的睡眠好坏,不好的睡姿甚至可能让人越睡越累、越睡越丑。养生博主分享三大中医力推的睡姿,包括吉祥卧、还阳卧、混元卧,不只可以帮助睡眠,还可以拉身肌肉、改善假胯宽等,直呼“改变睡姿后真的可以睡个好觉”。
一名网友在小红书发布一支影片并表示“改变睡姿后真的可以睡个好觉”,她分享,自己学中医后改善睡姿,真的对睡眠有所帮助,其中三大睡姿最为推荐。第一,吉祥卧,身体向右侧卧,右手大拇指放在耳垂上,双腿并拢、微微弯曲,左手放在大腿根部,可改善睡眠,并提升睡眠质量。

养生博主分享三大中医力推的睡姿。(取材自小红书@茂茂的养生日记)
第二,还阳卧,身体平躺,两侧髋关节放松,脚心相对,双手掌心放在小腹上,拉伸肌肉,可改善假胯宽,补充阳气。第三,混元卧,身体平躺,脚心相对,双手重叠放在百会穴,可促进全身循环,快速入睡,锻炼内部功能。
其他网友纷纷留言“第一个吉祥卧,刚开始可能有点不习惯,睡几天以后你会越来越喜欢这个睡姿。佛陀和修行的人都喜欢吉祥卧,睡醒后整个人很清醒精神。仰着睡会感觉越睡越累”、“我喜欢第二和第三种姿势睡觉”、“怪不得小宝宝每天那么能睡呢”。

养生博主分享三大中医力推的睡姿。(取自小红书@茂茂的养生日记)
但也有人说“双手放在肚子上我必做噩梦,鬼压床”、“手放肚子上睡会做噩梦,或者压梦”、“我是那种平躺才能睡得着的人”、“这个还阳卧试过,小睡一会,醒来腿差点直不过来了”、“睡觉怎么高兴怎么睡”。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医生推荐1简单技巧 10到15分钟助入眠

(取自Elements Envato)
(华盛顿4日讯)对某些人来说,“入睡”是一件难事。美国一名在线睡眠诊所的家庭科医生建议,通过一种简单的心理技巧,或许能帮助更快入眠。
据《纽约邮报》报道,美国Dreem Health在线睡眠诊所的医学总监、全科医生威廉·吕(William Lu,音译)表示,很多人在床上辗转反侧、数羊半天还是睡不着,这时可以尝试“刺激控制”这一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暂时离开床铺。
改变睡眠环境
威廉·吕解释:“如果患者难以入睡,我通常建议他们下床。这种认知行为疗法用于治疗失眠,称为‘刺激控制’。”有些医生建议下床后躺在地板上,但他认为,坐在沙发或舒服的椅子上也一样有效。他强调,这一方法的核心是减少床铺与清醒状态的关联,尤其对短期或严重失眠者来说,有助于“重置”大脑对床的认知,让床铺再次成为专属于睡眠的场所。
英国床垫品牌MattressNextDay的CEO马丁·席雷(Martin Seeley)也认同这一观点:“如果睡不着,可以尝试换个地方,比如去温度较低的房间,在地板上铺上瑜伽垫或褥子,然后待上10到15分钟。”他指出,这种方式能帮助大脑调整状态,“改变地面、温度和环境,有助于打破睡眠障碍循环,让大脑获得一个全新的感官体验,从而缓解焦虑感,更容易入睡。”
困了再上床
“刺激控制”另一种方式是,只在非常困的时候才上床睡觉。专家指出,“疲劳”(身体能量耗尽)和“困倦”(无法保持清醒)并不一样,要学会区分。如果只是身体疲劳,但精神仍然亢奋,最好先别躺上床,以免强化床与清醒状态的联系。
选择合适枕头
此外,不合适的枕头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威廉·吕表示:“如果肌肉和骨骼感到不适,肯定会影响睡眠。如果发现自己睡觉时脖子以奇怪的角度弯曲或伸展,说明枕头不适合。”
他建议根据睡姿选择合适的枕头:“仰卧者可以使用较扁的枕头,以减少颈部弯曲程度;侧睡者则需要较厚的枕头,以支撑脖子,确保睡眠姿势舒适。”
逆向思维:试着“不睡觉”反而更容易入眠
威廉·吕还提到,“试图不睡觉”反而能帮助入眠,这是“矛盾意向法”(Paradoxical Intention)的应用。他解释道:“睡眠本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学会倾听身体的信号,找到自己真正困倦的时刻。越是刻意努力入睡,反而可能更难睡着。”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